中国经济巨轮向“新”而行

发布时间:2025-01-10 21:12:51 来源: sp20250110

原标题:中国经济巨轮向“新”而行

【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系列报道】

编者按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明年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经济工作”,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即日起,本报《经济》周刊推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系列报道,聚焦当前经济形势,探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气象。

大国重器,举世瞩目。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命名并在广州南沙首次试航;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命名交付;C919大型客机实现商业运营并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今年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如何看待明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怎样理解“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的内涵?如何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1.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5G智慧无人机、5G智慧急救车、桥梁拉索检测机器人……11月19日至21日,2023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湖北武汉举办,一大批新技术、新成果、新应用集中亮相,尽显科技创新魅力。

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科技创新活力强劲,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未来产业积极培育。

上海张江高新区布局14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了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创新机构,支持企业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攻关。2023年1月至10月,上海张江高新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9576.5亿元,约占全市的80%。

浙江省温州乐清市岭底乡坚持党建引领,与浙江省农科院合作成立高山农业服务站,为农户提供优质品种、技术指导等,并依托数字技术建立“一品一码”质量溯源机制,提高了优质果品率,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和乡村产业发展。

今年以来,我国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升级构筑竞争新优势,加快向“新”而行。

“我国创新动能持续增强。”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张宇贤说,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程度进一步加深,“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进入快车道,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智慧矿山、智慧港口等新业态不断涌现,为我国经济发展拓展新空间。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洪群联表示,我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推进,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产业持续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攀升。高端制造业和高附加值产品增长较快,智能制造新场景、新方案、新模式不断涌现,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明显。

如今,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科技创新至关重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明年九项重点任务中,第一项就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要更多聚焦结构性矛盾、体制性障碍,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实现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洪群联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科技创新事关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经济循环畅通,是有效应对外部遏制打压和不确定不稳定风险的关键。要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攻克一批受制于人的关键核心技术,确保产业链安全,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

2.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近期,“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概念引发广泛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进行了一系列相关部署: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

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

中央财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

该负责人表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要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包括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用好新型生产工具,特别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赋能发展新兴产业。技术层面要补短板、筑长板、重视通用技术。产业层面要巩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前布局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

如今,多地把科技创新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形成的产业高地,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

北京紧抓数字经济发展,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布局未来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链融合开放。前三季度,北京3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工业企业产值增长16.2%,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新能源整车制造、发电机及发电机组制造、显示器件等新兴细分行业增加值增速均在10%以上。

沈阳结合地方实际和产业优势,瞄准无人驾驶、人形机器人等重点方向,积极布局一批前沿性未来产业。今年上半年,全市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航空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59.5%、18%和34%。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魏琪嘉认为,新质生产力包含大量前沿性且能够产生颠覆性影响、对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新科技。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3.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1月至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42.6万辆和830.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5%和36.7%;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汽车新车总销量的30.8%;新能源汽车出口109.1万辆,同比增长83.5%。

今年以来,备受关注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兴产业较快发展,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与此同时,也要看到,部分新兴行业存在重复布局和内卷式竞争,一些行业产能过剩。

以光伏行业为例,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运行情况显示,今年9月至10月,我国光伏制造业继续保持高位运行。据测算,全国硅料、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超过60%。下半年以来,国内光伏产品价格连续走低,部分光伏产品出口增速有所放缓,中低端产能过剩风险需高度关注。

明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

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日前在2023—2024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一方面要看到,我国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还面临有效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经营困难、风险隐患仍然较多、世界经济贸易动力不足等风险挑战;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宏观政策空间仍然较足,全面深化改革为发展注入新动力,产业体系完备配套能力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蕴含新的机遇,这些有利条件将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红利和更为广阔的舞台。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需要打造工业数字基础设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浪潮集团执行总裁、总工程师,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董事长肖雪说。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高东升表示,工信部将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智慧供应链,推进5G、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等领域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和应用场景建设,推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加快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深入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培育壮大未来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责编:杨曦、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