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5 18:24:46 来源: sp20241205
中新社 杭州4月19日电 题:年轻人文化馆“抢课热” 传统文化现新机
作者 张斌
一堂名额16人的唢呐班有近五百人报名摇号,六百多人报名摇号抢20个名额的越剧班,书法课报名摇号人数上千人……今年以来,浙江省文化馆因推出系列课程引发民众积极摇号在网上“火了”。
近日,在浙江杭州, 中新社 实地探访浙江省文化馆的唢呐班课堂看到,16名学员都是年轻面孔,大家带着自行准备的唢呐,合奏了一首在年轻人中受到欢迎的《蜜雪冰城主题曲》。有的学员还给自己的唢呐做了装饰,个性十足。
4月15日晚,浙江省文化馆唢呐班授课现场。张斌 摄“零基础”的“90后”学员沈杨是摇到号的“幸运儿”之一,已经上了几堂课的他对 中新社 说,这里的课堂氛围轻松愉快,打破了自己“唢呐只用于红白喜事”的刻板印象,特别是学会用唢呐吹奏一首曲子后,他的成就感满满。
“原来工作日的休息时间,基本是在家里躺着玩手机,现在晚上来文化馆上课发现还挺有意思,同学都是年轻人,学习很认真,至少感觉氛围很纯粹,也能让自己有个技艺,我以后也会坚持学下去。”他说。
实际上,唢呐班的学员们基本从未接触过唢呐甚至是音乐,参与摇号报名,更多也是希望为忙碌的生活增加新的可能。
授课老师、浙江演艺集团民族乐团的青年唢呐演奏者薛天龙对 中新社 介绍说,自己也是年轻人,为了让大家学习唢呐的时候不感到枯燥,他特别选取网络上比较“火爆”的曲目引发学员共鸣。
“任何的艺术形式都要在传播的时候融入当下的文化才能更好传承和发展。短短的八节课,虽然很难学深学透,但能够影响大家对传统乐器的态度,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觉醒’。”他说。
4月15日,浙江省文化馆越剧班授课现场。张斌摄浙江省文化馆艺术培训部主任周平介绍说,该馆2024年春季推出75门课程,其中三成是如唢呐一样的传统文化内容,培训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天19时后和周末。
在省、市、县(市、区)三级文化馆都有过工作经历的浙江省文化馆党总支书记、馆长阮静经过多年观察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十足,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一直都在。文化馆“出圈”的新现象,折射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文化事业改革创新的深入。
以浙江省文化馆为例,在国家加大对文化事业支持力度的背景下,该馆公益培训课程从过去“先到先得”的“抢号”模式调整为更公平的“摇号”模式,教学方式从“我说你听”调整为更注重互动体验的新形式,也吸纳了一批年轻的专业人士担任教师。
这些创新很快有了反响,甚至引发数百人、数千人抢一门课的效果——相比少数抢到课的学员,大部分人的文化需求如何被满足?
阮静对 中新社 说,浙江全省文化馆正在联动社区、商圈等,利用各类场所、空间推出家门口的“夜校”,与相关单位、企业、园区等合作开展培训,并且推出课程直播,尽可能满足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化馆激发了民众的文化热情,更多社会机构可以把握机遇,拓展培训服务。”她说。(完)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