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中国丨巴基斯坦“洋辅导员”马思浩:愿为中巴友谊贡献自己的力量

发布时间:2024-11-30 19:35:02 来源: sp20241130

  他们因向往而来到中国,因梦想而选择留下。当外国人“遇见中国”,究竟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总台环球资讯广播特别策划“遇见中国”,聆听外国友人与中国的“对话”。

  来自巴基斯坦的马思浩(MUHAMMAD MAZHAR)已经在中国待了13年,在中国攻读硕士学位的他,如今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南华大学国际学院辅导员。今天,让我们走进这位巴基斯坦“洋辅导员”遇见中国的故事。

  办公桌前,面对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聆听着五花八门的问题,南华大学的“洋辅导员”马思浩熟练切换着英语、中文和乌尔都语,耐心解答学生的问题。办公室里熙来攘往,他手下的键盘击打声也保持着稳定的节奏,未曾停歇。

  马思浩和中国的缘分开始于13年前。2011年是中国和巴基斯坦建交60周年。那一年,位于湖南衡阳市的南华大学首次招收医学专业留学生,马思浩便是其中一员。

  马思浩:“我那时候留学目标国选择的是澳大利亚和中国。我爷爷跟我爸爸说,他说如果我们的孩子去留学的话,一定要去中国,因为中国是我们非常好的朋友。”

  长辈的谆谆教诲,让他深知,中国不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先进的技术,更是值得信赖的朋友。带着家人的期许,马思浩跨越千里,开始了他在中国的求学之路。

  “学习时遇到不懂的地方,老师都会很耐心地答疑解惑。生活中,有了朋友的耐心帮助,我学到的中文能够在生活场景进行‘实地演练’,汉语水平也迅速提高。”

  在老师和中国朋友的帮助下,马思浩获得了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6级证书。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他还因为自己的语言特长和工作能力,获得了当留学生辅导员的机会。

  作为辅导员,马思浩毫不吝啬地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初来乍到的留学生们跟上学习节奏。

  “我经常在路上碰见一些学生,找我咨询他们现在的困惑,寻求我的帮助。”

  从办公室到学生宿舍,不过五百米的路程,马思浩却往往要花上半个小时,因为路上遇到的学生、老师、朋友总会找他说一说、聊一聊。

  “从学校到老师的身份的转变,能帮助我从学校的角度看他们的问题,理解他们的困难,所以我和学生的关系非常好。”

  从求学到工作,马思浩一直保持着探索湖南衡阳这座城市的热情,如有闲暇时间,他最热衷的事情就是到处走走,深入了解这座城市。在衡阳的十三年里,马思浩见证了不少衡阳“巨变”,让他感慨万分。

  “我来衡阳的时候,衡阳也是一个小城市,没有很多大城市一样的东西,来衡阳的这13年,我见证了衡阳的交通越来越发达,城市面貌越来越新,整个衡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正是因为自己对这座城市的发展前景充满信任,马思浩满怀热忱地期待巴基斯坦的学子跨越国界,来到这片沃土深造,如同自己一般,能在衡阳获得成长。

  2021年,南华大学顺利通过巴基斯坦医学委员会海外认证,“留学南华”医学教育在巴基斯坦等国家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随着越来越多的巴基斯坦留学生来到南华学习,已学有所成的毕业生们也纷纷回到家乡,用在华学习到的知识和技术建设自己的家园。

  “90%的巴基斯坦的留学生毕业以后,回到巴基斯坦当地的医院当了医生,还有10%的学生留在中国做贸易。”

  马思浩说,来中国前不曾明确的未来,在十几年的在华经历中逐渐明晰。

  “未来我想在医学上深造,当医生,用学到的知识去帮助更多人。我也希望能有更多巴基斯坦的学生来到中国读书,学习知识和先进技术,为中巴友谊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思浩说,当年中国老师给他起这个中文名字,是希望他成为一个思想睿智、胸怀宽广的人。如今他也将这份期待送给所有来中国学习的留学生们,希望他们也能谱写出属于自己的,遇见中国的故事。

  记者丨王洹星、曹菲、李媛

  签审丨魏郁

  监制丨蔡耀远 【编辑: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