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代校务何遂长孙:祖父以孙中山精神教育学生

发布时间:2024-11-25 02:24:21 来源: sp20241125

   中新社 广州2月8日电 题:黄埔军校代校务何遂长孙:祖父以孙中山精神教育学生

   中新社 记者 蔡敏婕

  何遂是辛亥革命元老、民国军事教育家。1928年5月,受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之托,何遂担任黄埔军校代校务(即同时代理校长和副校长之职),为北伐期间国民革命军中的黄埔系培训人才。近日, 中新社 记者走访何遂长孙何代宁,了解何家三代黄埔情。

近日,何代宁在广州展示名为“纪念孙中山诞辰130周年暨黄埔军校校本部重建落成典礼”的照片。 中新社 记者 陈骥旻 摄

  在主持黄埔军校期间,何遂除大力整顿校务、主持了第六期学员毕业典礼和第七期学员入学与教育外,至今最为人称颂的业绩,是主持兴建了孙总理纪念碑,并把东征、北伐诸役阵亡将士名字留在黄埔岛上。

  “黄埔军校训练出来的军人所向披靡,能够战胜旧军阀的部队,在当年是了不得的事情。在孙中山精神鼓舞下,军校学生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我的爷爷要为他们的丰功伟绩建立纪念碑。”何代宁称,何遂崇敬孙中山,在做代校务期间,他认真总结孙中山精神,“这位民主革命先行者弥留之际呼唤的‘和平,奋斗,救中国’七个字,给他的心灵很大震动,他笔端饱蘸感情,写下了孙中山先生的这七字遗训”。

  “如今,我们去参观黄埔军校旧址,细品爷爷留下的碑文,从中感受到爷爷希望通过赞颂先烈,号召后人要有为中华民族自由解放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革命激情。”在何代宁眼中,黄埔军校承载着爷爷何遂与父亲何世庸两代人强国强军的梦想,“我们家经常说黄埔,从小到大都是”。

  何氏一家人才辈出。1933年,受何遂影响,其长子何世庸考入黄埔军校第十期,在南京开始为期3年的军校生涯,毕业后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地下党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担任首任两广盐务局局长。

  1938年,黄埔军校大部分建筑物被日军飞机炸毁,满目疮痍。“1957年,爷爷带着父亲看黄埔军校旧址,校本部已经毁掉了,爷爷心里很难受,连连说‘可惜了,可惜了’。”何代宁回忆称,担任广东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17年来,何世庸推动旧址重建,终于在1996年,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之际,黄埔军校校本部重建落成。

  “重建过程很艰难,当时查了很多历史图纸,翻看了很多资料,到处奔波。历经两年才基本修复军校校本部的容貌。”何代宁展示名为“纪念孙中山诞辰130周年暨黄埔军校校本部重建落成典礼”的照片,照片上年过八旬的何世庸依然神采奕奕,在舞台上宣布校本部落成,“这也算还了爷爷的一部分遗愿,父亲还特意把这张照片镶上镜框保留”。

  在何代宁眼中,何遂的腰板永远是挺直的。他既是一位身心硬朗,毕生为祖国的解放和进步奋斗的老军人,也是一个充满浪漫情怀的诗人、画家、书法家。何遂给后人留下了众多作品,印证了他同时代壮阔的历史。

  “爷爷在台湾工作将近两年,他的书画作品中有很多台湾美景,比如阿里山、日月潭等,将对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愿望融入画中。”何代宁说,如今中国国家博物馆仍保留着何遂与他生死之交吴石共同完成的作品《长江万里图》。

  何代宁经常到黄埔军校旧址发掘历史,并撰写成册,“我们正把先辈们的经历写成书,让后人看到黄埔历史。”

  这些年,何代宁保持与黄埔后人以及何遂故友后人联系,大家交朋友,增进互信。“今年6月16日是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届时将会有很多在台湾的黄埔军校后人回来。希望通过黄埔百年的活动,增进两岸交流。”(完)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