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5 10:33:32 来源: sp20241205
国家烈士遗骸搜寻队发掘出的部分烈士遗物。退役军人事务部供图
国家烈士遗骸搜寻队对无名烈士墓葬实施发掘。退役军人事务部供图
阳光灿烂,青草茵茵。
张希荣、魏建华、陈富祥、陈生林、李生财、郭具虎、刘彦斌、薛根定——70多年前牺牲在西藏阿里地区的8位烈士,如今终于“找到”了他们的亲人。
“去年以来,我部组织国家烈士遗骸搜寻队及国家烈士遗骸DNA鉴定实验室等专家团队,克服高寒高海拔等因素影响,圆满完成西藏阿里地区无名烈士遗骸发掘鉴定工作,为8位烈士确认身份、找到亲人。”在9月29日退役军人事务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烈士遗骸搜寻鉴定中心)党委副书记奚玉峰介绍了相关情况。
噶尔县、日土县是位于阿里西部的两个边境县。“2023年,我们调研时发现,在噶尔县和日土县附近有疑似烈士墓葬。”西藏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工作人员表示,他们第一时间将这一情况向退役军人事务部汇报,随后根据要求,会同属地相关部门开展调查核实工作,最终确定对无名烈士墓葬实施发掘。
变形的水壶、褪色的腰带、乌黑的鞋底、红色的牙刷……在发掘现场,与烈士遗骸一同出土的还有烈士的遗物。“相对于日常的田野考古发掘,我们每一铲都更加轻柔和小心。”来自武汉大学的一位专家这样描述他们在日土县发掘出第一具烈士遗骸的场景,“打开棺木的那一刻,我们一眼就看到烈士遗骸颅骨处的‘八一’帽徽和肩胛骨附近的领章。遗骸下面,垫着一条厚厚的毛毯。我们推测,这可能是战友们为长眠在高原的烈士留下的最后的温暖。”
在薛根定烈士的墓葬中,国家烈士遗骸搜寻队的队员们含泪把骨骼拼凑在一起,逐块收殓。与骸骨一起装棺的,还有保存完好的口哨、印章和指南针。“刹那间,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位解放军战士的生动形象,仿佛听到在这片荒芜的高原上,响起清脆的哨声……”一名队员说。
利落的短发、清新的笑容、青春的面庞——在发布会现场的展板上,记者看到了3位烈士的复原肖像。“他们牺牲时都很年轻。”国家烈士遗骸DNA鉴定实验室专家团队成员、吉林大学生物考古实验室教授吕绍武参与了烈士遗骸的鉴定工作,“他们的生命定格在花样年华,这让我们的心情倍感沉重。”
由于阿里地区特殊的气候环境,出土遗骸保存相对完整,为烈士身份确认及颅面复原等工作创造了条件。奚玉峰介绍,国家烈士遗骸DNA鉴定实验室专家团队第一时间采集遗骸检测样本,采用科学分析方法,开展DNA鉴定比对分析,最终确认8位烈士身份。复旦大学专家团队综合运用AI等前沿技术,对烈士容貌进行复原,让他们跨越时空与亲人“重逢”。
“开展工作前,我们特意为烈士举行了一个简朴庄重的悼念仪式。大家集体向烈士鞠躬默哀,表达敬意。”复旦大学一位专家介绍,对烈士颅骨进行三维扫描时,大家都小心翼翼,“我还记得,一位成员轻声说,动作轻点,别弄疼了他们。”
“得知确认结果的时候,我们松了一口气。”一名国家烈士遗骸搜寻队队员说,在海拔4500多米的高原忍着缺氧带来的头痛,长时间进行发掘作业确实很辛苦,“但我们的付出非常有意义,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告慰烈士:你的名字,对祖国很重要!”
“搜寻发掘烈士遗骸、进行鉴定保护、为烈士寻亲,缅怀的是革命先烈,教育的是亿万后人,传递的是人民情感,彰显的是国家责任。”奚玉峰介绍,近年来,国家烈士遗骸搜寻队及国家烈士遗骸DNA鉴定实验室持续开展烈士遗骸搜寻鉴定保护工作,健全管理运行机制,完善烈士遗骸搜寻鉴定工作流程,建成了国家烈士遗骸DNA数据库及烈士亲属DNA数据库。下一步,有关部门将按程序启动8位烈士的安葬工作,隆重举行安葬仪式。(柴华 张培瑶)
(责编:陈羽、黄子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