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

发布时间:2024-12-01 01:23:06 来源: sp20241201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25日 09 版)

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巩固和拓展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可以从哪些方面着力?如何优化学科设置、加强学科建设,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如何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本期学术版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编  者

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着力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麻国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是由一系列概念、范畴、原理等构成的完整知识结构和思想体系,反映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客观存在的规律性认识,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本质、内涵、要求等,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着理论支撑作用。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积极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推动各族群众科学认知进而自觉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广泛凝聚共识和力量。

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必须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理论体系的构建离不开历史脉络的梳理。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在我国各族人民共同书写的历史中逐渐融聚而成的。梳理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演进规律,从中抽象出道理、学理、哲理,方能使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构在清晰坚实的历史和事实基础之上,并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叙事体系和话语体系。

一部厚重的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诞生、发展、交融并共同缔造统一国家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并且凝聚力、向心力日益增强的历史。中华民族历史的演进,具有众多民族“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等特点。这样的演进特点造就了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

多元一体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关键词,也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我们不仅有多样的族群,还有多样的区域、语言、宗教、习俗和文化。但中华民族的“多元”不是彼此分立、相互脱离的,各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层面具有共同性和统一性。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汇聚形成中华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化。多元聚为一体,一体引领多元,中华民族即使在历史上最孱弱的时期也没有分崩离析,中华文明绵延发展五千多年而从未中断。

从历史逻辑出发,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有自身独特的历史,解析中华民族的历史,就不能套用西方那一套民族理论。西方民族理论研究存在过于强调不同民族间的差异性,忽略民族之间的互动性、有机联系性和共生性等问题,带有浓重的西方中心主义倾向。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是“想象的共同体”,而是中华大地上不同民族融聚一体的历史结果,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家庭。西方很多人习惯于把中国看作西方现代化理论视野中的近现代民族国家,没有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角度来看中国,这样就难以真正理解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也难以理解中华民族的未来。

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要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从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整体角度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研究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发生机制、历史进程及其发展规律,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把握历史叙述权和话语权。要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置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语境之下,书写好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的故事,形成增强国家凝聚力和国家认同感的中国叙事。

深化对党的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致力于捍卫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在1938年召开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明确将“团结各民族为一体”作为党的任务之一。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提出:“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1954年制定的宪法指出:“我国各民族已经团结成为一个自由平等的民族大家庭”。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阐明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内涵,并强调在实现四个现代化进程中,各民族的社会主义一致性将更加发展。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统筹谋划和推进民族工作,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民族工作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巩固和拓展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需要系统梳理总结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的民族工作历史,深化对党的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的认识。

比如,深化对坚持党对民族工作领导的历史必然性的认识。鸦片战争后,面对深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为寻求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道路进行了多种努力,但都以失败告终。最终只有中国共产党汇聚起全民族的力量,领导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新篇。要立足历史事实,运用历史眼光、比较方法,揭示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实现各民族力量整合的道理、学理、哲理,阐明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在于坚持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

比如,深化对党的民族理论创新机理的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是新时代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提出的原创性理念。需要深入研究这些理念的意义、内涵、实质等,研究这些理念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思想渊源,研究中华民族大一统历史传统及其制度实践对这些理念的历史文化滋养,把党的民族理论的创新过程和机理呈现出来、揭示出来。

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

中华民族大团结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和基础。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要深入研究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为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围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开展研究。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对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至关重要。要站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高度,深入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常态化路径和机制,研究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表达体系的构建和运用等。要关注网络空间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筑,研究如何通过网络平台建设、内容创新、生态净化等,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网络传播格局。

围绕推动各民族共同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展研究。各民族人民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者,也是现代化成果的共同享有者。民族地区已经与全国一道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更加坚实。要深入分析民族地区的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研究推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探索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

围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开展研究。当前,我国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断深化,呈现出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要深入研究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特点、新趋势,研究如何通过经济互嵌、文化互嵌、结构互嵌、居住互嵌、关系互嵌等推动构建互嵌式的社会结构,推动各民族进一步交往交流交融,有效促进民族团结。

围绕提升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水平开展研究。民族事务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方面,需要对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将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升各族群众的法治意识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要关注研判民族领域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分析其发生机制、应对措施等,为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提供更多智力支持。

(作者为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以多学科之力深化理论研究(学术随笔)

王延中

学科建设是学术理论发展的依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优化学科设置,加强学科建设,把准研究方向,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跨学科特点。面向未来,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统领和指导,优化民族学学科设置,以系统观念推动多学科共同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推动适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的学科专业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

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迫切需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引领推进民族学学科建设。我国传统民族学研究还存在着一些囿于西方民族理论和话语体系的问题,在学科导向、研究路径等方面存在一些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实践不断创新发展,为新时代民族学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要优化民族学的学科设置,转换民族学的研究范式,构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强大阐释力、支撑力的理论体系。比如,民族史研究要从关注单一民族的历史起源、形成与发展,向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等聚焦;民族文化研究要从关注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向加强对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关系的研究聚焦,突出中华文化的共同性,更好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理论支撑。

聚力才能更好发力。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共同使命和任务。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综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民族学、政治学、历史学、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等学科,通过多学科知识、理论、方法的优化配置和系统集成形成学术合力,发挥学科联动作用。举例来说,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中共党史党建学等的参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阐释清楚党的民族理论是如何创新发展的,揭示出我们能够走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原因所在;研究中华民族发展史,也需要将其放到整个人类发展史的范畴中去考察,这就需要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区域国别学等的参与,这样有利于从国际比较的视野阐释清楚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独特性;研究民族事务治理,需要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的参与,可以从民族事务治理成效的多学科研究分析中总结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和智慧。以多学科之力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需要打破学科界限和学术资源壁垒,积极开展跨部门、跨领域、跨专业的联合调查研究,组织跨学科论坛,鼓励各学科专家从本学科角度围绕主题提出专业意见,开展多学科对话,促进学术交流,形成重大成果。

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需要各相关学科共同努力,也需要加快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专业化学科支撑。目前,中央统战部等四部委已经确立了28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国家民委和民族地区也建立了一批研究基地或教学科研机构。要发挥好各级各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教学基地、实践基地的引领和载体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各类研究基地、教学基地、实践基地的指导,不断提升其研究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建立更加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各相关机构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联合攻关。

人才是加强学科建设、深化理论研究的关键。要在坚持正确研究方向的前提下,激发广大专家学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专家学者深入钻研、勇于创新,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中国大地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努力提出新观点、新概念、新话语。加强青年专家学者培养,为他们创造更多机会、搭建更多平台,鼓励他们潜心钻研、厚积薄发,推出更多立足中国历史、解读中国实践、回答中国问题的原创性理论成果,为形成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增添力量。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

构建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学苑论衡)

刘正寅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大地各民族浸润数千年中华文明、经历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在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必须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史料体系是历史学的基石,为话语体系、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重要支撑。在中华文明绵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大量以不同形式、不同语言文字记录的各种文献,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构建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有助于深入探究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揭示中华民族内在凝聚力和发展动力,阐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与繁荣的促进作用,解决相关领域研究中存在的被西方思想理论和话语体系所左右的问题,从而推出更多立足中国历史、解读中国实践、回答中国问题的原创性成果。

深入挖掘研究汉文史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先秦时期的文献中就出现了有关民族的记述,甲骨文、金文以及先秦诸子著述等包含着丰富的民族史资料。秦汉以来,随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及其对边疆的开发,有关周边民族的知识日渐丰富。《史记》将中华各民族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历史书写,开创了为少数民族撰写传记的体例。此后历代相沿,“二十四史”中绝大多数都包含有关于少数民族的传记,多民族历史书写的传统在中国历史著述中得到继承和发展。另有大量有关边疆民族史志的文献,比较集中地保留了古代民族资料。此外,散见于方志、会要、文集、笔记、碑铭、谱牒中的各种民族史志资料也非常丰富。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地区也广泛使用汉文。有些少数民族政权如辽、金、西夏、元、清等创有自己的文字,同时也广泛使用汉文进行历史书写;有些边疆少数民族主要使用本民族或其他民族的语言文字进行沟通,同时也将汉文作为重要的族际交流工具,在这个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总体上看,汉文史料具有连续性、全面性等特点,时间上涵盖中华民族各个历史时期,地域上覆盖包括中原与边疆的广大地区。要加强对这些史料的挖掘整理和分析研究,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和中华民族认同。根据中国历史演进的内在线索和自身特点,揭示中华民族发展的整体性与内在联系性,呈现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明、共同谱写中国历史的进程,阐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基于长期交往交流交融而形成的民族共同体,进而揭示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凝聚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发展规律。

深入挖掘研究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史料及域外历史文献。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也要重视对少数民族留下的历史记述的挖掘研究。这些历史资料既包括大量汉文资料,也包括大量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资料。其中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史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于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史料直接反映了边疆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对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域外历史文献,如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阿拉伯语等语言文献,也保存有大量与中华民族历史有关的记述,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树立运用跨学科的视野和方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资料形式多样、载体丰富。从形式上看,既包括官方档案文献、经典史著、地方史志,也包括个人笔记、诗文,还包括各种传说、神话故事等。从载体上看,既有文字的,也有各种艺术作品、图像资料等。因此,需要综合运用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科学、准确地整理、研究这些资料。历史文献的形成具有建构性的特点,反映了文献书写者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认知视角、书写动机以及所处的时空背景、民族关系等。借助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文献资料进行考察与分析,不仅可以挖掘出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客观事实,还能解读出历史书写行为之间的文化因素及认知差异,揭示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以及文献书写中蕴含的中华民族认同,进而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动因、趋势等,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研究走深走实。

(作者为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25日 09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