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7 20:15:05 来源: sp20241127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目标。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工作。此前,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系统性思路力促体教融合“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这两个文件对于解决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难点、补齐人才全面发展的短板发挥了重要作用。
深化体教融合,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校园体育如何加强,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如何搭建?近年来,重庆市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索,积累了经验。
强化校园体育
体育活动既要时间充足还要提升质量
上午9点半,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盛小学操场热闹起来,时长40分钟的体育大课间,孩子们除了跑步,还伴随着韵律感十足的音乐,跳起后坝狮舞。
据介绍,后坝狮舞是重庆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后坝狮舞引入课间操,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也让这一非遗项目得到传承。“近年来,我们不断丰富校园体育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运动技能,保证学生每天有不少于1.5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中盛小学党总支书记犹慧说,“‘小眼镜’‘小胖墩’明显变少了,孩子们变得更加乐观自信。”
在重庆谢家湾学校,除了开齐开足体育课,体育社团和学校联赛成为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抓手。“学校现有70多个体育社团,从棒球、击剑到乒乓球、国际象棋,几乎每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和社团。”学校体育学科主任丁伟健介绍,社团活动丰富多彩,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体育活动的魅力,养成主动锻炼的习惯。
随着体育氛围日益浓厚,校园联赛也逐渐形成规模。一二年级有长绳联赛、三年级有气排球联赛、四年级有棒球联赛、五年级有篮球联赛、六年级有足球联赛,加上持续两个月的校园体育节,校园体育呈现多姿多彩的生动景象。
充实师资队伍
想方设法吸引优秀退役运动员进校园
如何让孩子们的锻炼更加系统、科学?谢家湾学校的体育老师系统设计了1800余节体育课。丁伟健表示,体育老师每周都进行身体素质训练和学科教学研讨,以保障体育课高质量进行。
下午4点半,重庆市巴蜀中学,学生们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体育锻炼。篮球场上,孩子们组队较量,打得有模有样;排球场上,孩子们隔网对决,一招一式颇有“专业范儿”……
近年来,巴蜀中学一手抓普及,一手抓提高,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输送竞技体育人才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巴蜀中学共有田径、女排、女篮、女足等8支运动队,为专业俱乐部和高校运动队输送了多名队员。
巴蜀中学体艺中心主任吴双介绍,学校想方设法吸引优秀退役运动员进入校园担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让他们愿意来、留得住。“有5名老师是从省级专业队或省级职业俱乐部退役后进入学校工作,并且都承担学校运动队教练工作。同时,我们还聘请了4名专业教练员担任运动队的主管教练。”吴双说。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成立了凤翔俱乐部,与市、区体育局合作,组建射击、健美操、击剑等运动队。凤鸣山中学高一学生杨舒涵是学校射击队的一员,去年,她获得重庆市射击锦标赛乙组冠军。“我希望成为奥运冠军杨倩那样的射击运动员,在更大的赛场上取得更好的成绩。”杨舒涵说。
形成发展合力
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开展校园体育活动
重庆市渝中区体校逐渐探索出“区队校办、市区共建、协同发展”的体教融合路径。目前,体校依托巴蜀中学、求精中学、大坪小学、石油路小学等13所中小学建立区级青少年体育专项训练基地,并与4所重点中学签订体教融合合作协议。
体校负责选拔学生运动员到各学校就读、训练,学校负责提供场地设施并保障学生运动员学习及食宿安全,实现优势互补。“依靠‘两条腿’走路,越来越多学训兼优的孩子脱颖而出。”渝中区体校校长冯孟育说,“这几年我们的招生人数增加了很多。”
随着社会体育俱乐部的不断发展,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渠道进一步拓宽。天才足球俱乐部创始人刘锐说,该俱乐部目前与重庆50多所中小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我们主要帮学校开设足球社团课、足球体育课,负责校队训练,引导更多学生接触足球、爱上足球。”
重庆市体育局青少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选拔培养后备力量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不断整合优势资源,形成发展合力。体育部门将会同各方做好俱乐部的资质审核,并进行后期监督。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15日 14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