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搭建平台赋能加力 精准服务促人才返乡稳就业

发布时间:2024-12-06 04:18:46 来源: sp20241206

   中新网 济南3月5日电 (吕妍)“上胶车间需要阿科码胶粉3.6吨,高温布15卷……”3月5日,在枣庄市峄城区华玥钻业(山东)工艺饰品有限公司实习的蒋悦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她坐在电脑前,录入各个车间所需的生产原材料。

  据悉,自枣庄推进“榴枣归乡”工程以来,峄城区阴平镇畅通沟通渠道,先后举办“榴筑梦 枣归家”巾帼就业创业座谈会、“榴枣归乡 青筑阴平”大学生家乡行等活动4场次,参与人数超过200人次,高频次搭建政府与各类归乡来枣人员沟通交流平台,形成良性互动,吸引回乡创业、就业人员120余人。

  同时,阴平镇优化服务保障,探索实施“企管家”企业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累计推送惠企政策260余家次。下一步,该镇还将持续加大招才、引才、聚才力度,开展好“榴枣归乡”工程,让更多优秀人才回乡就业、创业、安家落户。

峄城区阴平镇招聘会现场。苏娜 摄

  上述只是山东精准服务促人才返乡就业的典型案例之一。近年来,山东着力在青年人才“引、育、留”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发展思路,不断优化引才环境,全面落实各项激励保障政策,为推动山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一直想着回到家乡,离家近点工作,这一次机会太好了,也选中了自己心仪的工作岗位,我一定要踏踏实实干。”刚入职菏泽市定陶区某公司的杨巧春说。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菏泽市定陶区开展线上线下齐招聘、精准职业“一对一”培训,提供生物化学、电子商务、机械制造、信息科技、家政服务等多个领域的就业岗位,为企业和人才提供双向便利,促进劳动者在家门口就业、人才留在家乡兴业。

  “截至目前,定陶区累计收集70余家企业招聘信息,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共吸引超800人次前来求职应聘,初步达成就业意向620余人,下一步我们也将继续收集返乡人员就近就业意向,更新动态,持续推出多种形式招聘活动,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更多的就业平台。”菏泽市定陶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何进才说。

  近年来,定陶区着力引进人才、培育人才,成立“就业服务专班”,就业专员对返乡就业意向人员分析就业市场现状,针对性给出就业建议,真正让在外返乡就业人才留得住、干得好,激发人才返乡内生动力,助力家乡发展。

  为充分发挥在外优秀人才反哺家乡作用,同属菏泽市的鲁西新区岳程街道全面精准摸排,建立优秀人才信息库,把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优秀人才纳入信息库。

菏泽市定陶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招聘会现场。定陶融媒体中心供图

  同时,菏泽鲁西新区搭建交流平台,利用春节、中秋节等在外人才集中返乡的有利契机,召开以“回引优秀人才、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人才回引座谈会,介绍该区近年来经济、社会、民生等各项事业发展情况以及新政策,听取他们对于家乡发展的意见建议。鼓励在外优秀人才结合自身优势,尽自己所能,当好家乡建设的智囊团、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家乡形象的代言人,以实际行动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个人力量。

  “我从一个返乡创业的普通大学生,一步步取得现在的成绩,离不开菏泽鲁西新区日益优化的营商环境和政府的各项帮扶政策。”菏泽市一迅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天彪说。

资料图:安丘春季大型人才招聘会暨高校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安丘市委宣传部供图

  潍坊市安丘市则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引才机制,大力实施“外引内培”人才工程,由“定期引”变“全天候”,由“单一引”变“全方位”。

  针对本地企业中高端研发人才缺乏的问题,安丘市人社等部门为企业搭建线上线下招工平台,依托就业人才智慧信息化平台,企业和求职者之间实现了网上互通信息、资源共享,提升了招聘成功率。“我们将继续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保持与在外人才的常态化联系,以真诚的服务和优质的营商环境,欢迎在外优秀人才回乡发展。”安丘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切实解决企业“招工难、用工难”问题,安丘市按照构建全方位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总体要求,常态化深入企业开展“人才对接”和“接你回家”等线上线下特色专场招聘活动。同时,聚集“青年人才”招引,推行“产业引才”“产业项目+人才团队”的招才引智模式,向500余名高校毕业生发放“感召信”,吸引广大在外学子回乡就业创业。

  聊城市临清市重视人才生态发展环境,构建17个乡村人才工作室,建立人才信息库,为人才提供良好的人才发展平台。为了招揽引进人才,临清市严格贯彻落实人才新政“35条”,在人才住房、子女教育、人才奖励等各个方面给予优惠政策进行兜底,补足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等软硬件“短板”,为人才返乡就业创业提供底气和保障。

  临清市先后促进多名在外人才返乡就业、创业,比如,回引人才山东博特轴承有限公司经理杨海涛,他发挥自身优势,建立产业人才工作室,积极培育本土优秀人才,每月定期组织免费培训课程,为企业老板、职工送技能、送技术。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训7000余人次,为企业解决生产管理、产品销售等方面的难题860余件,有效助推了产业提档升级。(完)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