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30 11:12:00 来源: sp20241130
人民网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周静圆)到乡村的绿水青山间品一杯茶,在郊外听一场露天音乐会,去博物馆的历史文物里穿梭……入夏以来,我国各地加速旅游业提质升级,文旅融合故事不断“上新”,文创、音乐节、新技术等正成为文旅市场新的消费增长点,“旅游+”模式焕发全新活力。
“演出+旅游”带动消费增长
刚过去的端午节假期,山东的钱女士和朋友结伴去北京看演唱会。她们白天看升国旗、逛故宫和国家博物馆,晚上看演出,假期生活丰富多彩。
随着夏日演出市场旺季来临,演唱会、音乐节、歌舞剧等热门演出呈现“一票难求”的火热场景,越来越多游客愿意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
数据显示,仅2024新疆超级草莓音乐节三天就共计入场超13万人次,包括住宿、餐饮、交通、门票等在内直接拉动消费约1.6亿元。今年端午节假期,北京、云南大理、陕西西安等地音乐节关注度较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当地住宿、餐饮等消费增长。
面对演出经济的火爆,各地文旅部门纷纷出招,升级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回应大众的热情。因此,很多游客不仅收获了观演的快乐,还体验了多彩的地域风情。
“文化+旅游”盘活文化资源
眼下,“只此中国色·青”特展在江苏南京六朝博物馆火爆展出。该展聚焦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青色”元素,汇聚了来自国内12家文博场馆的玉器、瓷器、书画、服饰等180余件文物,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从感知到感悟甚至是感动,博物馆和历史文物会为观众带来更多的文化体验和情感共鸣。”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南京市博物总馆副馆长宋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长城、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稳步推进。游客无论是登上万里长城,还是重走长征路,抑或是游览黄河、长江景观,都能从中感受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近年来,各地不断“活化”文化资源,深入挖掘精神内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旅游正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
“旅游+科技”丰富游客体验
在江苏扬州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里,“5G大运河沉浸式体验区”是人气最旺的“打卡”点;在湖北武汉,昙华林沉浸式灯光秀,以城墙和钟楼为幕,让游客身临其境感知武昌古城魅力;广东潮州涵碧楼引入虚拟现实等技术还原历史场景,讲述红色故事……
当下,科技快速发展,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元宇宙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文旅产业,为沉浸式文旅业态发展插上技术的“翅膀”。各地借助新技术,打造独具特色的主题体验场景。
人民数据研究院研究员吴汉华表示,“烟火气”“科技感”“沉浸式”成为旅游行业的高频词,这背后反映了我国旅游市场的活力。“旅游+”新业态、新产品的涌现,不仅丰富了旅游业态,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生动实践。
文旅“热”,消费“兴”。“旅游+”模式夏日“盛放”,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巨大的潜力,点燃夏日文旅消费市场的火热活力。
(责编:梁秋坪、邓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