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0 14:17:22 来源: sp20250110
中新社 上海5月10日电 题:邬达克“建筑之诗” 回响申城
中新社 记者 李姝徵
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诺曼底公寓……百余年前,匈牙利籍建筑师邬达克来到上海,为这座城市写下“建筑之诗”。5月10日,记者徜徉在上海街头,“沪漂”邬达克笔下的“诗句”仍回响申城。
近“百岁高龄”的大光明电影院,是邬达克留在上海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座曾经的“远东第一影院”见证了中国电影发展史,也是上海人从小就常去的观影地。
大光明电影院外观(资料图)。董芳 摄“小时候学校组织来看电影,我却对这座建筑本身充满好奇。”乔于恩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也是一名旅行博主。观众厅与门厅轴线30度的扭转,一层大厅地板上神秘的符号……在儿时的乔于恩眼中,大光明电影院是一座奇特的建筑,是一句美却难懂的“诗”。
长大后的乔于恩翻阅诸多资料,才明白:受限于用地条件,大光明电影院所处的地块狭长又不规整,奇异的形状是邬达克“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巧思;地板上神秘的“邬达克密码”,融合了他名字的缩写与匈牙利国徽上的双十字图案。
走出大光明电影院,沿着南京西路往东步行数十米,便是国际饭店。这座投用于1934年的建筑是曾经的“远东第一高楼”,也是邬达克留在上海的雄伟“诗句”。
在耄耋老人的记忆中,国际饭店超脱于日常生活。“有一个人初来上海,跑来看国际饭店,他不断地仰起头,结果一阵风吹来,把他的帽子吹到地上。”年近90岁的陈国雄说:“小时候大人讲:‘到南京路看国际饭店,当心被大风吹落帽子’。”
在今天的上海,国际饭店已难称雄伟,却有着香气四溢的热闹:高楼掩映中,长长的队伍沿着黄河路排到南京西路,人们在等待甜香的上海名产——国际饭店蝴蝶酥出炉。
5月10日,刚出炉的国际饭店蝴蝶酥。任新月 摄“前天来尝过一次,确实好吃。”从山东烟台来沪旅游的孙自凡拖着行李箱排在队伍中,“离开上海前,我打算多买一些,带回去当礼物。”
从1918年到1947年,邬达克在上海接手并建成的项目不下50个,单体建筑超过100幢。在闹市,在角落,人们都可能与邬达克留下的“诗句”相逢。它们构成了今人所津津乐道的“老上海”,海派文化、海派精神也孕育其间。
“要理解上海这座城市,邬达克的建筑是一个很特别也很有趣的切入点。”组织过许多次CityWalk(城市漫步)的乔于恩以“传奇建筑师邬达克”为主题,策划了两条漫步线路。“从一无所有的匈牙利‘沪漂’到‘塑造上海面貌’的男人,邬达克的传奇经历很能引发来沪打拼的小伙伴们‘精神共鸣’。”乔于恩说。
哥伦比亚圈住宅圈是邬达克早期作品之一。5月9日,记者在此处的海军俱乐部附属游泳池看到,池边设有各色餐饮店,已成为上海热门“打卡地”。任新月 摄同样出自邬达克之手的诺曼底公寓,更名为“武康大楼”,跻身上海“网红建筑”顶流。这幢曾经仅对海外侨民开放的高端公寓,如今迎接着海内外游客的“注目礼”。更有数字游民们租下楼内房间,在社交媒体上更新“武康大楼生活实录”,收获点赞与关注,开启别样沪漂模式。
邬达克留在上海的“建筑之诗”,是他传奇经历的写照。百余年间,邬达克的“诗句”塑造着城市的面貌、融入城市的居民日常,亦被后来者反复“吟诵”。
“一个人的故事是故事,一千人的故事就是历史。”在《蚌壳与珍珠》(一本上海武康大楼居民口述史)一书封面上,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伍江写道:“历史文化名人的故事与普通人的回忆交织,历史就由许多人的经历组成。”(完)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