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学员浙江“取经”:培养艺术乡建“带头人”

发布时间:2024-11-14 15:51:38 来源: sp20241114

   中新网 杭州6月22日电 (张斌)“各地都在推动艺术文化和乡村振兴相结合的背景下,各类产品同质化的趋势已经初步显现,我们更要因地制宜找准自己的特色,用艺术乡建的系统性思维赋能本地发展。”6月21日,来自山东济南的学员冯统在受访时说。

  当天,“艺术乡村促共富‘一乡一品’经营管理高级人才培养”成果汇报展在位于杭州的浙江工商大学艺术学院举行,标志着这一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正式“开花结果”。

参会人员合影。郑思婷摄

  该项目负责人、浙江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核心专家、浙江工商大学副教授王丽云介绍,经过遴选,2023年,50名来自全国21个省域的学员在北京、浙江等地展开集中培训、采风交流等。学员类型丰富,有艺术家、手艺人、项目策划师、规划设计师、乡村运营师、品牌经营者和高校教师等。

  来自青海省西宁市的青海省旅游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撒拉族学员韩颖说,此前,她通过对课程的系统化学习,和实地对浙江5个市9个县(市、区),18个优秀艺术乡村的学习考察,望见了美丽乡村建设“小切口,大场景”的实践,学习了在农业转型、绿色发展、智慧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成果,“我们不断接受新思想、新事物,视野比以前开阔多了。”

  和她年龄相仿,冯统原本是从事文化艺术教育的山东艺术学院青年教师,因慕名浙江乡村发展参加该项目培训,并探索将山东的孔子文化和浙江省湖州的乡村文旅发展相结合形成策划创意方案,已经获得落地。

  “一定要市场化,让项目运转更可持续。同时要注意运营的前置,让产业支撑文化,让文化赋能产业。”他说。

  浙江省长兴县泗安镇罗家地村党委书记张贵清则笑称,自己是这次“收获最大”的学员,不仅自己能够来系统学习乡村运营、艺术乡建,更得到一本为自己的村子打造的文旅发展规划。“和原来比,我的观念最大的改变就是,村子要发展一定要开放,不能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是吸引各类市场主体来投资兴业,发展乡村文化。”

学员介绍自己为长兴小浦镇所做的规划设计。张斌摄

  学习期间,学员们前往北京、杭州和长兴县等地参加专题班集中培训和部分现场教学活动。长兴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孙宏惠介绍,近年来,长兴县紧扣“共同富裕”大场景,聚焦“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的协调统一,结合艺术乡建工作的开展,在该县范围内广泛实施艺术特色村落培育创建行动,相关做法入选浙江省艺术乡建典型案例。

  经过专题培训和现场教学,有学员专门为长兴小浦镇银杏长廊等4个集中创作基地产出涵盖项目策划、品牌构建、文创产品设计、空间规划设计、宣传片、动画片、村歌、艺术创作等多组艺术乡村建设方案,为地方艺术乡建提出思路。

  “我们希望让学员们用实际行动回报所学,把优秀经验带回家乡。”王丽云说,项目注重人才的跨界专业能力和系统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邀请了涵盖艺术、乡村、品牌经营管理三大领域的31位知名专家学者、艺术家和企业家作为授课导师。

  经历三十多天的集中培训和近一年的采风交流、创作实践与转换赋能,她感受到各地学员们对于艺术乡建的热情和创新能力。在她看来,此次项目最大的成果在于,引导学员对艺术乡建从片面性、单一化、模式化的理解,转向构建整体性、系统化、因地制宜的发展理念,也让艺术乡建“人人可赋能、处处可开花”的理念深入学员内心。

  “这个项目立意高远,服务面向国家需求,为国家输出优秀的‘一乡一品’经营管理高级人才提供培养方案,也是学校以青年骨干教师为主力,积极开拓艺术学科领域国家级研究项目的新突破。”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顾青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学员们将在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