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8 15:34:35 来源: sp20241118
1月30日,在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封冻的松花江冰面上,首届中国·吉林松花江滑冰马拉松挑战赛开赛,雪地自行车马拉松挑战赛、冰上龙舟超级联赛等10项冰雪体育赛事,以及冰湖露营、冰河穿越挑战等10项冰雪体验活动同时举办,“松花江上·雪谷市集”过大年活动同步开启。冰面上,7000多名运动员竞逐,万余名游客感受东北年味儿。比赛活动现场直播访问点击量高达3368万人次。
借助冰雪冷资源释放经济热效应是白山市积极践行“两山”理念的探索实践之一。近年来,白山市以绿色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全面振兴为主线,不断厚植生态优势、发挥资源潜力、积蓄发展动能,让生态底色更亮、发展成色更足。
1.构建四季畅游新格局
高高挂起的红灯笼透着喜庆,521米长的巨型雪滑梯上传来阵阵笑声,穿着东北花棉袄的服务员成了游客朋友圈里的热点……大年初二,雪谷市集沉浸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中。
一处专营白山特产的摊位前,老板小徐在推介自家产品时,还不忘给家乡宣传:“大肉串香,冰糖葫芦甜,人参泡酒能驱寒,欢迎大伙儿来松花江冰面儿上过大年!”小徐是土生土长的白山人,在雪谷市集附近经营一家特产店。“这几年,白山年年有大变化,游客一年比一年多。今年,听说家附近要建个20万平方米的大集,我第一时间就报名加入。”小徐说,从市集开街游客就络绎不绝,自家摊位几乎天天“爆单”。
白山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长白山核心腹地,鸭绿江、松花江穿流而过,因山得名,因水而秀,素有“长白林海”“立体资源宝库”等美誉,也曾是抗美援朝的重要后援地。依托宝贵的文旅资源,白山市在2021年明确提出“一山两江”品牌战略,并逐渐构建起四季畅游新格局。全市高标准推进了一批重点文旅融合项目建设,创新打造了“长白山之夏”“长白山之冬”节庆品牌、“鸭绿江文化旅游季”等文旅IP,推出自驾游、康养游、乡村游和红色旅游等各类线路,适合四季畅游。
2023至2024年新雪季,白山市再次以冰雪运动为牵引力,以冰雪旅游为推动力,以冰雪文化为凝聚力,陆续举办了白山滑雪开板周、白山温泉康养周、白山矿泉漂流季等40多项冰雪活动。
“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白山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变化。”白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文江说,“白山市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积极参与国家级卫生城、园林城、文明城创建活动,提升环境质量。同时,旅游产业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就业,住宿、餐饮、交通等相关行业也得到整体提升。2023年,白山市接待国内游客1256.09万人次,同比增长307.65%,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06.08亿元,同比增长393.13%,实现了旅游人数、收入双提升。”目前,白山市正在编制《松花江经济带旅游发展专项规划》《鸭绿江经济带旅游发展专项规划》,旨在以更加完善的顶层设计带动全域旅游大发展。
2.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
在白山市抚松县,坐落着亚洲最大的人参交易市场——万良长白山人参市场。晚6点,市场里,一家土特产店经理冷延伟和员工们还在整理人参订单,准备打包发货。他笑着介绍:“白山人参的品质越来越好,每逢年节,人参相关产品都会成为热销年货礼品。”
白山市是我国人参主产区之一,园参种植面积约3.96万亩,占吉林省种植面积的28.3%;林下参种植面积50万亩以上,占吉林省种植面积的40%。这样的成绩离不开科研的贡献,白山市人大代表、当地某植保技术公司负责人徐怀友就是带头人之一。近年来,他带领团队联合省内外科研院所,合作选育出适合当地种植的人参良种,实现了人参种植全流程溯源和跟踪服务,并协助有关部门制定了33项人参种植标准。
2023年,白山市“抚松人参”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公布的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抚松县人参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李昊说:“白山人参种植实现了土壤生物菌肥改良养护、病虫害的统防统治等技术运用,有机肥、生物药、生物菌剂等科学搭配使用,园参标准化比重达85%。如今的白山不仅有了人参绿色品牌,还走上了特色农业绿色发展之路。”目前,白山市拥有人参加工企业3554户、人参品牌产品181个、原料基地15个,开发出人参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等五大系列820余款产品,人参产业总产值达210.76亿元。
不仅仅是人参,借助长白山独特的气候,白山市中药材种植品种超过30种,标准化种植比重达60%以上,已建成抚松人参、靖宇西洋参、临江刺五加等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示范基地,中药材种植业实现产值约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56%。
春节刚过,白山市靖宇县濛江乡珠子河村会议室气氛热烈,村民们正为新一年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出谋划策。珠子河村位于高寒山区,多为偏坡地,种植粮食作物总是歉收。2015年,在政府的帮助和反复调研的基础上,珠子河村调整产业结构,开始种植蓝莓,尝到了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的甜头。“就拿去年村里的蓝莓产值来说,平均一亩地的纯利润能达到两千到三千元!”村党支部书记付国明说,小小的蓝莓让乡亲们实现了“家家有项目,户户有产业”。
目前,珠子河村蓝莓、蓝靛果等小浆果种植规模超过1500亩,而白山市蓝莓种植面积已经达到7.18万亩,年产鲜果3.8万吨,综合产值10亿元。部分蓝莓种植村还建起富有特色的采摘园、文化长廊等,实现了“农业搭台,旅游唱戏”。
近年来,白山市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深入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工程,聚焦参、蛙、菌、药、菜、牧、果、蜂、渔、水十大产业集群建设,促进农村产业集群式发展,形成了以人参为主体、特色种植养殖业规模化发展的“一主多元”现代化农业产业布局。
3.坚持不懈守护绿水青山
近年来,随着松花江旅游业开发,原本就注重保护绿水青山的白山市更加重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河长和河道保洁员的工作量随之增大。“一次下大雨,上游冲下来很多树枝。我们带着河道保洁员和村民们打捞了两三天,每天天刚蒙蒙亮就开工,一直干到傍晚太阳落山。”白山市靖宇县花园口镇松江村头道松花江段河长范晶说,她每个月需要巡河4到8次。即便入冬后,河面的清理工作也不曾停止,河长们依旧要带着河道保洁员定时定点巡查、清理。
白山市自2018年打响碧水保卫战以来,全面落实河长制,建立覆盖所有河流的常态化河道保洁机制,全市“四级”967名河长常态化开展巡河。到2023年底,全市已为1304个入河排口建立“一口一档”,开展全域万里绿水长廊建设项目61个,建设长度达130公里,完成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守护水岸线、修复水生态、弘扬水文化和做强水经济等重点任务。2023年,白山市在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中跃居吉林省第一位。
除开展碧水保卫战,白山市还借助蓝天、青山、黑土地、草原湿地保卫战,全面监管秸秆禁烧,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和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加强农用地污染源头防控,严格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准入管理,持续开展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行动。
“看!游过来的这群就是秋沙鸭。前几年,这儿只有几只绿头鸭,现在不光有绿头鸭、秋沙鸭,还有鸳鸯、东方白鹳和白头鹤等20多种水鸟!”白山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李纯金从2015年开始拍摄动物。他用镜头记录灵动的生命,也记载着白山市的生态变化。
白山市浑江区六道江镇距离市区15千米,可每到冬天,这里的张家村和胜利村都会聚集大批的动物摄影爱好者。“早些年,只有我一人过来拍摄,现在生态保护做得好,动物种类越来越丰富,不光有省内摄影爱好者定期来,还有外省朋友远道而来,热闹得很。”李纯金感慨道。
在李纯金的摄影作品中,红嘴鸥成群结队地在水面盘旋,苍鹭展翅翱翔,松鼠一边吃着坚果,一边探头和游客对视……这样一幅幅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生态画面,源于白山市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坚持不懈和高度重视。近年来,白山市人大常委会针对浑江流域保护现状,创造性地提出跨省、跨地区开展流域立法协作新思路,签订了《浑江流域跨区域立法协同合作框架协议》,推动地方协同立法向区域化、流域化发展。
如今的白山,森林覆盖率高达84.6%,居全国地级市之首,432条大小河流组成了东北地区的水系之源,野生动植物2850余种,被公认为地球同一纬度带原始状况保持最好、生物物种最多的自然生物圈和物种基因库,被誉为东北亚的“绿肺”和“水塔”,更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功创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本报记者 任爽 本报见习记者 许天舒 本报通讯员 芦猛) 【编辑:卞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