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妙笔
展现治水智慧(古悦新喜)

发布时间:2024-12-28 03:03:58 来源: sp20241228

  中国画《李冰父子与都江堰》,作者梁时民、李锛、张跃进。

  中国画《摹楼璹耕作图》(局部),作者元代程棨(传)。

  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生态问题。在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中,治水成为防治土地荒漠化与干旱的重要一环。从古至今,中国人对水利之用有着深刻理解,从发明水利机具到兴修水利工程,历代画家用丹青妙笔将中国人的治水智慧录入史册。在第三十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即将到来之际,品读绘画中的水利之美,领略中国人的生态环境治理智慧,可为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荒漠化防治水平提供启示。

  呈现水利机具设计巧思

  水对于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在用水、治水、管水等实践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了许多水利机具,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率。

  水具与农功的密切关联,除在史籍中有所记录,在传世考古和绘画图像中也得到直观表现。如《庄子·天地》记载,子贡路遇一老翁抱瓮灌园,便教他用桔槔取水以更加省力。“桔槔”这种较早出现的汲水机具,在山东省嘉祥县武氏祠的东汉画像石、甘肃省敦煌市莫高窟的壁画中都清晰可见。这些画面以场景式描绘,生动再现了桔槔取水原理——“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泆汤”。桔槔的出现,实现了让水从低向高的空间移动,早在春秋时期便已用于农业生产,可“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

  随着大田灌溉需水量的增加,翻车代替桔槔成为主要引水灌溉机具,由于其形似“龙骨”,又名“龙骨水车”,也是世界上出现最早、使用时间最久的农用水车。龙骨水车形制轻便,“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功百倍于常”。北宋郭忠恕(传)《柳龙骨车图》和南宋李嵩(传)《龙骨车图》,便以细致的笔触,描绘了龙骨水车借助畜力实现农田灌溉的情景。两幅画中,均可见一架设于近水地头的轮毂装置,车槽较长,童子执鞭驱牛前进以带动轮轴,从而实现引水灌溉,充分彰显古人创造智慧。

  先进的水利机具还频频出现在“耕织图”中。如宋代杨威(传)《耕获图》、元代程棨(传)《摹楼璹耕作图》、清代陈枚《耕织图》等,皆对农田灌溉等活动和所用水具有着生动具体的描绘。先进水利机具的发明,使农田灌溉充分而得宜,从而保障了水稻灌浆、稳产高产。透过《摹楼璹耕作图》等作品,还可得知南宋水田耕作的系统性、科学性,这对江南地区开发和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物阜民丰,由此而兴。

  通过品读绘画中的水利机具发展变化,不仅可以直观感受劳动技术的进步,还有助于从古人识水、用水的智慧中汲取养分。

  彰显因势利导治水理念

  水利灌溉、河防疏泛均被视为兴国安邦的重要保障。在不断改进水利机具的同时,人们还通过修建水利工程治理江河、灌溉田地。

  最早反映古人治水智慧的当数“大禹治水”故事,这也成为绘画创作的主题。据北宋《宣和画谱》记载,东晋顾恺之曾作《夏禹治水图》。此后,如隋代展子虔、五代朱简章等均有相关画作载于史籍。唐代佚名《大禹治水图》,便生动描绘了大禹带领民众开山凿岭、疏通水道的情景,画面构图饱满,场面宏大,细节丰富,具有很强的视觉感染力。类似主题还可见南宋赵伯驹(传)《禹王治水图》等。借助笔墨丹青,“大禹治水”所含“疏源浚流”的治水智慧,以及“因势利导”的治水理念得以传承不息,对后世水利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兴修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的同时以囤水积水助力农田灌溉,是绵延千年的治水智慧。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中,都江堰水利工程尤具代表性。它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也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中国画名家宗其香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绘制的《修筑都江堰》,便着重刻画了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亲临实地、督造江堤的场景,画风朴实,历史感扑面而来。入选“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由梁时民、李锛、张跃进合作的中国画《李冰父子与都江堰》,则以俯瞰视角展现了宏伟壮阔、荡气回肠的都江堰修建场面。画面中,岷江汹涌,山石峥嵘;鱼嘴筑堰,宝瓶分流;烧山碎石、河道清理、石料运送等原属不同时空的场景并置出现,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这两件画作,将古人因势利导改造水流的治水智慧具象化,充分彰显都江堰让成都平原由“泽国”变为“天府之国”的历史意义。

  梯田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既可以通过山顶蓄水满足农作物的灌溉需求,也可以通过按照梯级布置的排灌系统有效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秦汉时期,梯田耕作方式即已形成。作为一种改变地表形态的耕作方式,梯田在提供大量耕地面积的同时,也成就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明代,梯田修筑技术已相当成熟,梯田景观却很少出现在山水画中,只有少量作品以概括的手法表现梯田的造型特点,展现朴拙的田园之美。近现代以来,不少美术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大地,运用多元艺术手法描绘梯田新貌,折射时代发展。像亚明中国画《梯田修进白云里》借鉴西画的焦点透视,勾勒壮观的梯田建设场景。李可染中国画《山顶梯田》、关山月中国画《静静的山村》等作品,则在笔墨探索中将传统美学与现代梯田图式相结合。在近些年涌现的如徐里油画《加榜梯田》、张路江油画《阳光下的红河梯田》等作品中,梯田的自然美、人文美与工程美进一步融为一体。

  随着时代发展,治水实践不断丰富。如今,众多水利工程屹立于大江南北,在防洪、灌溉、抗旱、发电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成为当代美术工作者热衷表现的主题。像刘杰油画《三门峡大坝》、方向中国画《龙羊峡水电站》、袁文彬油画《李家峡水库》等作品,以宏大视角直抒胸臆,赞咏这些水利工程的奇绝。王克举油画《俯瞰龙羊峡》、全立新油画《黄河·几字湾左岸幸福家园》等作品,通过对清澈的河水和两岸生机勃勃的景象描绘,侧面烘托人们在防涝抗旱方面的成果。沙永汇版画《智慧黄河》等作品则艺术化地表现了新时代治水兴水图景,铺陈人水和谐的美丽中国画卷。

  如今,激荡着画家创作灵感的水利工程还在不断建设、维护。这些文明创造,彰显中华民族追求“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承接历史,启迪未来。

  谱写水文与人文的交响

  开渠、引水、通漕……古人的治水智慧,在人工水道的开凿中得到进一步体现。从古至今,一条条人工水道,既提升了水资源利用效率,也谱写了水文与人文的交响。

  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实现了人工水道与天然水系的有机结合,对促进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农业生产等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历代画家通过不同视角,从自然、历史、人文等维度挥洒笔墨、抒发情思。明代钱穀、张复合绘的《水程图》册,是关于京杭大运河的一件相当完整的图像记录。画作描绘了明代万历年间,文学家王世贞自家乡江苏太仓经大运河北上进京途中所见的景观风物,设色雅淡,笔触细腻,运河风光尽收眼底。清代王翚等人合作的《康熙南巡图》、徐扬《乾隆南巡图》等,则以长卷形式详细记录了大运河沿岸的地域风貌与风土人情,一派繁华之景。新时代,随着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步伐加快,不少画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着力描绘千年运河的古韵新貌,如集体创作的长卷《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北京大运河揽胜图》《京杭大运河揽胜图》等。在创作中,美术工作者摆脱对运河开凿场景的直白描绘,而从更广的时空跨度、文化意义等方面入手,为画作注入丰富内涵。

  同属人工水道,以青年为主力开凿于1958年的广东省雷州青年运河,有效解决了雷州半岛干旱缺水的问题,为防治土地荒漠化作出重要贡献。画家陆俨少创作了多件表现该运河的画作。比如,《雷州青年运河水库大坝》中,水波荡漾,一派静谧安然的景象。画家不仅呈现了雷州青年运河的生态美景,更使其生发精神意蕴,引人遐思。

  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红旗渠的开凿,把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之旗插在太行之巅。这条修建在悬崖绝壁上的“人工天河”,是河南林州人民改善自然环境、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记忆载体,更沉淀出红旗渠精神。在一代代画家笔下,人工奇迹与精神伟力交织,熠熠生辉。像龙瑞、王珂合作的中国画《红旗渠》等,以俯瞰视角、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红旗渠在群山之间蜿蜒向前、润泽万家的壮阔景象。马亚非和张松正合作的《山碑——红旗渠纪念雕塑》等,则通过表现辛勤的开渠者形象,彰显红旗渠精神。

  纵观古今,水利题材绘画蕴含着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贯通历史与现在,牵连国计与民生,折射出华夏儿女的勤劳、勇敢与智慧,也为中华文明绵延赓续提供精神力量。

  (作者为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副研究员)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6日 08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