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戏曲作品应与时代同频共振(来自现场的声音)

发布时间:2024-11-15 02:39:57 来源: sp20241115

  《范进中举》剧照。   谢 涛供图

  优秀的戏曲作品应当与时代同频共振,使璀璨夺目的古老艺术焕发新的魅力和风采,融入当下人们的生活、走进当代观众的心坎。

  从艺40多年,我体会最深的,就是文艺创作永远都不能脱离生活,不仅要坚守文化传统,还要与时代呼应。围绕太原解放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建党百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等重大时间节点和重大主题,我们创作了一系列现代戏。反映不同时期本土人文精神的太原老街三部曲《上马街》《起凤街》《迎新街》,表现脱贫攻坚成果的现代戏《圪梁梁上》,都是从小人物的视角演绎大时代的发展,以传统戏曲演绎时代新华章。而《范进中举》《烂柯山下》《傅山进京》《于成龙》《庄周试妻》等作品,则是因为接续传统戏的历史脉络、注重人文意蕴的时代表达而获得成功,是晋剧艺术守正创新的成功实践。尤其是新编历史剧《庄周试妻》,从风格样式到人物塑造,从剧本特色到创意构思,融汇了多种戏剧表演体系,美学阐释灵动大气、富有诗意,蕴含着对人性的深入思考。

  对于戏曲表演者,守正创新不是口号,而是用真诚、真情、真心去塑造每一个角色。作为一名女老生,我在跨越性别与年龄挑战的同时,努力塑造形神兼备的艺术形象。新创剧目人物的塑造,有些东西是本行当甚至艺术门类中不够或没有的,因此需要寻找、借用其他行当或剧种的表演方法,通过人物情感的抒发、细微身韵的流露、心理活动的传达、舞台气氛的营造,把塑造人物所需的程式“化”为一体。《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如果只用老生行当的程式去表现就有局限,创作中需要融合丑角、穷生的台步和技巧去体现人物性格,其中扫把功、髯口功、椅子功以及丰富的声腔运用,为的就是更饱满地展示人物内心的丰富性。《傅山进京》中的傅山则截然不同,这种舞台形象在晋剧舞台上没有出现过,因此剧作在借鉴京剧麒派和马派艺术的同时,抓住“倔老头”这个形象特点,把生活中的观察与戏曲表演程式打碎后糅合在一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烂柯山下》中朱买臣在最后一场有大段的道白,我通过语速的快慢缓急,语音的轻重顿挫,辅之以眼神、水袖、袍带的表演,体现其动摇徘徊的内心情感,展现人性反省的多层次。

  无论演过多少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观众,在演绎中都可能产生新的感悟。在塑造人物时,我格外注重人物身上最能与观众产生心灵共鸣的一面。如《范进中举》中的范进,我着力表现出他竭尽全力却不被接受、不被认可的失意,因为这种情绪是共通的,每个人都可能从范进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塑造《烂柯山下》里的朱买臣形象时,我努力表达出当代人对于婚姻的价值取向和认知。主角遇到的情感问题和困惑,是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整部作品就像是穿着古装的现代戏。不少观众反馈,自己在看过这部戏之后深有感触,开始反思夫妻之间应如何更好地相互理解和沟通。在于成龙的初仕之地(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演出《于成龙》时,我希望能够跨越300多年的时光,将他清正廉洁、一心为民的精神内核与忧国忧民的士大夫情怀,以最动情的方式重现出来。在道出“罗城的百姓,好啊!”这句台词时,我哽咽了,感觉于成龙冥冥之中又回到了这片土地,罗城的观众似乎也感受到了这种情愫,用热烈的掌声给予了回应。

  任何形式的戏曲艺术,只要契合时代的审美需求和艺术风尚,就不会失去观众。无论在乡村还是城市,无论是学校还是社区,无论在舞台还是讲台,我始终不敢忘记并一直践行着“传承与弘扬晋剧艺术,让晋剧为时代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认认真真唱好每一出戏,把最好的艺术奉献给观众,把晋剧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血脉传下去,在时代之光中映照出更璀璨的光彩,这是晋剧人的使命。

  (作者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16日 20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