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消费空间 激活消费潜力

发布时间:2024-11-24 13:41:16 来源: sp20241124

  【财经论语】 

  都市街巷的饮品店里,三五友人围炉而坐,在煮茶的烟火气中度过闲暇午后;在社交平台,购买什么品牌的羽绒服更有性价比,成为人们讨论消费选择的新热点;热糖炒栗子茶、热桂花米酿,饮品店推出的季节特色热饮,引发着排队购买的热潮……

  业已严冬,虽然多地降温降雪,不同行业展现出的冬日“暖经济”却正在我国持续升温。不仅是多个行业,在不同地域,多样的消费业态也在迸发活力。在北方,长白山等冰雪资源丰富的地区,节庆、研学、滑雪等冰雪旅游项目,以及适时推出的旅游消费补贴,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滑雪爱好者来到这里欣赏北国风光,畅享滑雪乐趣。放眼南方,海南的多个市县趁着“越冬”旅游的契机,让游客在文艺演出、体育赛事等冬季主题活动中,感受欢乐温暖的游玩氛围。寒冷冬日里,人们仍然可以感受到各地消费市场的火热。

  这个冬季的消费热度,也是我国消费持续回暖、经济发展长期向好趋势的体现。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可见,前三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107亿元,同比增长6.8%。商品零售305002亿元,增长5.5%;餐饮收入37105亿元,增长18.7%。全国网上零售额108198亿元,同比增长11.6%。我国消费新业态持续活跃,市场活力不断迸发,居民消费需求正在不断释放。

  向好的数据,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也要看到,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潜力仍然受到一些制约,居民消费意愿、消费能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面对巨大的消费潜力、超大规模市场,各地正进一步打通消费渠道、创造消费热点,同时加速畅通“双循环”,拉动经济进一步发展。

  在一些城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作为引导和带动消费的重要举措,正如火如荼。202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五个城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其后,深圳、武汉、长沙、郑州、西安、杭州等地也纷纷出台相关规划和方案。国际消费中心是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是全球消费资源的集聚地,是一国乃至全球消费市场的制高点,是国际消费发展的风向标,普遍呈现国际知名、城市繁荣、商业活跃、到达便利、消费舒适、区位优越等特征,具备丰富多元的消费供给、宜人便捷的消费环境、完善有序的消费制度、领先的经济文化地位等关键要素。

  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战略,为提升消费带来了积极的拉动作用。在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启动以来,王府井、前门大栅栏、三里屯等34个传统商圈改造提升;环球主题公园盛大开园、全市乡村民宿发展到4965家,文旅消费市场持续释放活力;消费需求从商品消费为主转向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均衡发展,消费市场呈现多元化、品质化、个性化升级趋势。广州的消费活力也不断提升,在2023福布斯中国发布的中国消费活力城市排行榜上,广州的城市商业魅力持续升级,和去年相比上升一位,位列中国大陆城市第三,紧随北京、上海。

  然而,也应看到,与纽约、巴黎、迪拜、东京等辐射全球消费的国际城市相比,目前我国城市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上仍存在一定差距。成为国际消费中心,要求城市具有超强的经济实力,高度发达的综合服务业,业务能力能够服务全球。同时,也要求其具有特色鲜明的商业内容,成为具有识别度的全球性商业地标,能够吸引国际化、规模化的全球消费群体。

  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进程中,各地应根据自身优势,出台相关政策举措,不断扩大居民消费和推动消费升级,并提升消费的全球影响力、吸引力。在城市商圈建设方面,要结合地方特色和不同层次消费需求,因地制宜建设世界级、都会级和区域级等不同层面商圈体系,坚持多元化发展,优化商圈布局,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消费新业态新场景。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趋势下,应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不断开发线上消费新模式、新场景,引领数字消费新趋势。在统筹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方面,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高端国际消费资源集聚,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势产业,同时大力发展本土文旅产业,打造全球旅游目的地城市,吸引全球消费人群。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姚亚奇)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