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狮舞vs江南龙舞,孩子一伸手谁的DNA动了?

发布时间:2024-11-17 07:35:57 来源: sp20241117

  女童与舞狮队惊喜互动一幕刷屏,民俗非遗“大流量”催生正能量

  岭南狮舞vs江南龙舞,孩子一伸手谁的DNA动了?

  春节期间,一则短视频刷屏——广东揭阳街头,7岁女孩在店铺门口练舞狮,正巧载有舞狮队的卡车路过,队员们即兴敲锣擂鼓、呐喊助兴……整个街区仿佛成了他们互动的舞台,惊喜同框的温情一幕打动了很多网友。无独有偶,上海多个古镇、商圈、社区新春上演各具特色的舞龙舞狮,洋溢着积极向上的精气神;昨天开学首日,沪上中小学生纷纷跳起龙年手势舞,尝试龙年剪纸拓印等,在喜庆热烈氛围中感受年俗韵味。

  岭南狮舞vs江南龙舞,孩子们一伸手,谁的DNA动了?助力非遗民俗走进大众视野,靠什么为其传承“画龙点睛”?春节之后,民俗文化能否延续这份热度融入当代日常?

  “从女童舞狮视频走红到英歌舞亮相伦敦街头,中国节日民俗影响力日益出圈。努力发掘传统文化精华,借力互联网社交平台圈粉,让非遗活在当下、火在当下,才能有力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民俗研究室主任毕旭玲在接受采访时谈到,恰逢农历甲辰龙年,龙与狮的形象既包含着人类的理想追求,又超脱于平凡现实生活,能引起不同文化背景民众的共鸣,是立体丰富的民族文化载体。身处互联网时代,挖掘“大流量”催生正能量,不失为非遗传承发展的有效路径。

  暖心同框火了,打开“出圈”“破壁”新路径

  “瞬间泪目!小女孩低头三甩,表达对前辈的敬意与感激,如此同框太暖心,文化传承在代际间自然流动。”“文化自信不是虚的,就在高高跃起的龙身上……”视频留言区里的高赞评论,传递着网友们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

  龙,以华夏大地为之象征,代表着祥瑞、神圣及威力;雄狮,则喻示着勇敢、力量与豪迈。这些生灵的形象和特质在华夏文明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塑造龙和狮形象的过程中,中国古人灌注了种种观念,包括审美观、世界观、人生观等,也创造了诸多神话传说,其中蕴含了属于人类共通的理想。”毕旭玲谈到,点睛后的瑞兽被赋予生命能量,寄寓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昂首摆尾、上下翻腾、缠绕跌扑等舞狮技巧,刚柔相济,极具观赏性和艺术感染力。

  不可否认,传统非遗技艺大多靠家族式传承、手传心授,越来越多传承人意识到,要破解后继乏人、断层失传等瓶颈,让优秀文化遗产历久弥新,掌握“流量密码”相当重要。近年来,类似“出圈”“破壁”探索并不少见。当非遗搬上“云端”,竹编、根雕、漆艺等手艺人在直播间秀绝活;山村做伞人“触网”,与网友分享一把油纸伞诞生的幕后故事;一批纪录片、短视频,用镜头讲述传承千百年的技艺和匠心……由此,传统技艺从鲜为人知到“圈粉”无数,在当下焕发新活力,觅得新知音。

  业内人士认为,与其说是非遗“出圈”,不如理解成一种“回归”——借助互联网力量,让传统民俗重回大众生活,焕发时代价值。如果说此前一段时间“回归”多是原汁原味的展示呈现,如今更多“混搭”创新在萌芽。比如,小程序定制个性化图案,千年蜀绣变身潮服,二次元游戏中嵌入非遗元素……内容“上新”的背后,更是营销理念与互联网思维的更新,让古老非遗以轻盈灵动的姿态走近Z世代。

  根植地域特色,诠释龙狮新气度新力量

  作为百姓历来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形式,龙舞狮舞早年具有求雨、禳灾、酬神、祈平安等意义。“龙舞盛世、狮舞和谐”,这是属于中华民族的气度。无论是岭南文化里的狮舞赛龙舟,还是海派文化中的江南龙舞,如何根植不同地域特色与深厚底蕴,加以挖掘放大,是民俗文化焕新面临的命题。

  中国龙舞和狮舞有明显地域特色,比如狮舞分北狮和南狮。龙舞地域性就更明显了。与狮舞相比,江南龙舞更发达,《史记》《汉书》等古老文献都描述了江南先民断发文身的龙崇拜,其祭祀仪式就是传承到当代的江南龙舞的雏形。

  上海龙舞作为江南龙舞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海派文化的开放与包容,也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其中,闵行区传统舞蹈鲤鱼跳龙门,是苏北帮和安徽帮的民间文艺交融的结果;松江叶榭舞草龙拜谢韩湘子、神龙,以及祈雨仪式反映了感恩自然的祈报思想;浦东三林镇“绕龙灯”曾入选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了传统龙舞精华,又兼收国内外技艺,融汇舞蹈的肢体语言、戏曲的步伐亮相、武术的精气神韵、杂技的翻滚腾挪,形成现代龙舞特色。

  在业内看来,保护珍贵文化遗产,不仅要把形式传承下去,还要重视对其传统和精神的理解,它们反映了中国人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对勇武精神的歌颂,对“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尊崇。

  有声音提醒,眼下一些民俗传播多是散点式、阶段性的,比如春节舞龙舞狮、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但节日如何产生、为何其习俗能保留下来,不少人并不明白。“我们需要更多的契机、更加体系化的讲述,把能体现中国人独特宇宙观、家国观的谱系建构起来,让传统节日的来龙去脉逐渐明晰。培养全民重视并享受传统文化氛围,通过种种创新形式把民俗非遗与当代生活结合起来,让非遗文化向下扎根、向上开花。”毕旭玲说。

  文汇报记者 许 旸 【编辑: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