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固本促发展 产业铺就富民路(深度关注·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发布时间:2025-01-10 10:35:54 来源: sp20250110

  大雪突降,给群山披上了一层银装。一大早,山下的山西长治市襄垣县夏店镇平安村,党员带着村民正忙着铲雪。“村里有养殖场和菌棚,要抓紧把道路的雪铲完,解决出行问题。”平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武明胜说。

  平安村是个新名字,由西石村、李家岭村、王家岭村、富家河村合并而来。刚合并时,村里集体收入单一,如今,依托党建引领新机制,村里产业兴旺,凝聚力大幅增强,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

  近年来,长治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把责任落实、政策落实、任务落实作为关键,压实各级党组织书记责任,构建市级统筹指导、县级一线指挥、乡村两级前沿作战的组织体系,统筹推进、上下联动,不断夯实组织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见实效。

  筑牢战斗堡垒

  发展特色产业

  武明胜刚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时,很多人心里犯嘀咕:“他原来是西石村的党支部书记,做事肯定要向着他们村的。”

  “那时候,村集体没啥收入,大家对党支部没信心。”武明胜是2017年镇里从外面请回来的能人,先当了西石村党支部书记,2021年又当选为平安村党支部书记。合并后,几个村产业基础不同,项目布局不平衡,融合不够充分,村民自治难度较大,一系列问题摆在了村两委面前。

  如何破题?武明胜找到夏店镇党委书记刘怀忠商量办法,多次到其他村调研、求教,与村两委反复研究、得出结论:先解决遗留问题,再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

  2022年,山西省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各村开展清除不规范合同、化解村集体债务、增加“三资”收入行动。许多土地以不合理的低价甚至无偿被长期租赁,不仅给村集体收入造成损失,也阻碍了产业发展。“我们通过清理了一批欠账,收回了一些村集体的土地,摸清了‘三资’底数。”刘怀忠说,仅平安村就要回欠账款7.9万元。

  处理完历史遗留问题,下一步是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合并前的4个村,除了西石村刚发展肉鸡养殖场,其他村都是依靠种植业,收入不高。“能否依托养殖场,把产业链延长?”武明胜带着村两委谋划思路,决定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纽带作用。

  如何处理养鸡场的鸡粪?村里向上级部门申请项目支持,成立农业公司,发展有机肥加工项目;成立农机合作社,为周边村提供托管服务;打造食用菇种植基地,新建冷库与香菇大棚。这些产业项目,村两委决定由原有的几个合作社分别负责,形成“一社一个特色产业”,走“养殖+种植+加工”的发展路径。目前,村集体收入达到100万元,通过分红和务工就业,村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

  村集体经济壮大,进一步凝聚了人心。2023年,武明胜带领村两委办了3件事:修复原李家岭村的道路,解决原富家河村的吃水难问题,重修被雨水冲垮的原王家岭村广场。惠民实事,让村民看到了村两委的决心,原先的顾虑打消了。

  “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一个月能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武明胜说,如今的村党支部,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跟、困难有人上。

  长治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保春介绍,长治市共2436个村完成“清化收”工作。同时,市里成立了各级集体经济平台公司,统筹资金支持项目;建立集体经济发展协会,集中乡村能人。通过“党建引领、资源盘活、产业推动、带民致富”的发展路径,许多村走上乡村振兴的快车道。

  加强组织引导

  发挥党员优势

  潞城区史回镇小常村的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内,50多座大棚整齐划一。大棚旁的车间内,自动化生产线正在批量生产菌棒。一系列流程衔接顺畅,工人只需要日常看护、校正机器。

  史回镇党委书记桑彦军回忆起项目建设之初,感慨费了不少劲:“当时面临人才、资金等困难,镇里下了很大功夫。”

  原来,镇党委把食用菌项目规划好了,却没有村愿意承接。“多年前,有村子引进过食用菌大棚,但是由于不懂技术、市场,买了菌棒却出不了菇,损失惨重。”桑彦军说,“大家心里都有忌惮。”

  桑彦军找到小常村党支部书记王栓文做工作:“你相不相信镇党委?有问题,我们来帮着解决。”最终,小常村清理出一批土地,通过交换置换整合为项目用地。镇里争取上级资金,通过乡镇的联合总社整合各村闲散资金入股,引进企业解决资金问题。产业园建成以来,年销售收入达到3000万元,解决了周边村100多人就业,同时带动村集体增收。

  村集体增收后,收支交易也要更透明。潞城区制定土地承包指导价格,统一合同鉴证,减少纠纷。同时,为解决交易事项不公开问题,建立县乡村三级产权交易平台,健全“三资”管理平台,在乡镇设立交易站,负责简单标的流转交易。“我们还出台相关规定,从源头规范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潞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学良说。

  在长治市,乡镇党委不仅发挥着引导与监管职责,还注重整合资源,引领党员发挥优势,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以前村民每斤谷子只能卖4元,现在提高到6元。”沁县沁州黄镇党委书记田冠英说,“因为我们有了自己的产业。”

  2023年,由于长期以来小米种植零散、产销对接不畅、缺乏定价话语权,沁州黄镇党委决定扩大种植规模、完善产业链条。镇党委请来农业专家考察后意识到,要改变种植方式。“以前是5月种,但一遇到‘卡脖旱’,就导致产量低。”田冠英介绍,如果可以推广3月种的早春谷,不仅能解决难题,还能提早上市,卖个好价钱。

  可村民却不理解:“种了这么多年,凭啥要变?亏了咋说?”面对种种质疑,田冠英决定,还是得依靠党员,“经过调研发现,镇里党员中有很多能人”。镇党委探索创建功能型党员队伍,组织专家成立导师团为党员培训。“我们按照政策宣讲型、产业带动型、矛盾化解型、环境保护型、文明创建型5类目标功能,采取党员自愿申报和党支部指定的方式,确保党员能人尽其长。”田冠英说。

  随着早春谷顺利推广,小米加工厂也建起来了。现在,当地小米种植平均每亩增收600元,户均增收3000元。

  同台“比武”亮本领,现场“过招”促提升。2023年10月15日,长治市重点乡镇党委书记巩固衔接工作大比拼活动同台展示举行,来自6个县的64名乡镇党委书记依次登台,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讲思路、比实效、找不足、谈打算。“开展重点乡镇党委书记大比拼活动,目的是层层压实责任、持续传导压力,促进基层干部队伍能力全面提高、巩固衔接工作质效全面提升。”长治市委主要负责人说。

  开展党建联建

  鼓励抱团发展

  40岁出头的梁余妮是麦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在农业领域工作了十几年,也是一名有着十几年党龄的老党员。2022年,她的公司在平顺县北社乡东青北村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蔬菜产业链条,经营效益不错,想继续扩大规模。

  一天,北社乡党委书记暴宏云找上门来:“梁总,县里最近新出了一个文件,我想找你商量,能不能成立一个党建联盟,带一带周边的弱村。”暴宏云说的文件,是2022年5月平顺县委组织部出台的《关于实施村级联建的指导意见》,意见鼓励发展村村联合党委、产业联盟党委、经济联合体党委、城乡联合党委的集中联建模式。

  “平顺县村均人口不足900人,山区面积占到总面积的85%,人均耕地仅1.5亩,可以说村小散弱,产业单一。”平顺县委书记连树斌介绍,县里决定探索党建联建的模式,以强带弱、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走“抱团式”发展的道路。

  大家一拍即合,决定由企业与6个村的党组织共同成立蔬菜产业经济联合党委。“联合党委成立后,村民实实在在得实惠,一来不会因为不了解市场需求而盲目种植,二来由于企业有加工产品等环节,产品附加值高,蔬菜收购价也更高。”暴宏云说。

  平顺县西沟乡附近几个沟里的村子距离相近、产业相近,通过共同成立村级联合党委,系统规划党参产业,分为种植、仓储、加工等不同区域,避免了同类竞争、规模零散的情况。

  “我们的总体思路是,在党建引领下,摸清资源、找准方向、抱团发展,筑牢战斗堡垒,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长治市委主要负责人介绍,开展抓党建工作以来,市里设立集体经济扶持资金2000万元,全市村集体收入全部突破10万元,年收入30万元以上村达到58.2%。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23日 19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