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解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强调这两个关键词

发布时间:2025-01-07 10:01:35 来源: sp20250107

  1月31日,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

  在这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全面系统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概念和基本内涵,并就如何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提出明确指引,要求“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

  央视网《热解读》栏目注意到,在强调科技创新这个“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时,总书记使用“特别是”的句式着重强调了两个关键词:“原创性”和“颠覆性”。

  “原创性”和“颠覆性”,既是“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也是“从1到10”的颠覆性跨越。

  从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第一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正式写入中央文件,这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原创性概念,不仅指明了我国新发展阶段激发新动能的决定力量,更明确了重塑全球竞争新优势的关键着力点。

  观察总书记在此次集体学习中对新质生产力的要义概括,“摆脱传统”“革命性突破”“创新性配置”“优化”“跃升”“大幅提升”等说法,都体现了“原创性”和“颠覆性”至关重要的地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新质生产力,要义就在科技创新,在于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只有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增强原始创新,突破更多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才能切实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因素,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从国家“顶层设计”到各地“落地实践”,为具有“原创性”和“颠覆性”的科技创新创造了有利条件。

  “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位列九大重点任务的第一项。

  2024年1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提出,鼓励企业面向应用场景开展创新研发,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针对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建设早期试验场景,引领未来技术迭代突破。

  2024年1月,省级地方两会相继召开。截至1月30日,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河北、四川、重庆、湖南等10余个省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

  经济靠科技、科技靠人才、人才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是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人才引领驱动”。

  “支持顶尖科学家领衔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2023年全国两会,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对顶尖科学家提出了殷切期望。

  前不久,“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对81名“国家卓越工程师”和50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进行了表彰。他们在重大工程建设、重大装备制造、“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发明创造等工作中,有许多“原创性”和“颠覆性”的贡献。

  “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总书记在此次集体学习中,对加大人才引培力度提出新要求。

  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科技创新等不得、拖不得、慢不得。我们要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内涵、要义,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积极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努力在科技创新领域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持久动能。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编 辑丨刘禛

  视 觉丨张紫曦

  校 对丨孟利铮 孙洁 闫田田 李英卓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责编:宋心蕊、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