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无用”的书 画有趣的画(名人书房)

发布时间:2024-12-21 10:37:15 来源: sp20241221

  老树作品

  刘树勇

  老树作品

  长满荷叶的荷塘边,两位头戴礼帽的男士迎面而坐,配上独具特色的六言题画诗“春风起处看花,荷塘岸边吃茶。世间从来不易,且度有限生涯。”——一幅氤氲着浓浓乡野情趣的水墨漫画令人眼前一亮。从2011年起,“@老树画画”开始在微博平台发布漫画,收获超255万粉丝关注。粉丝们不仅在线上赏画,还在评论区用“打油诗”留下各自赏画的心得随笔,形成独特的互动空间。

  “@老树画画”本名刘树勇,1983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现为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艺术系主任、教授,合著有《中国书法导论》《图文二十世纪中国史》《中国当代摄影批评文丛》等,相关画作曾登上央视春晚舞台。近日,我们来到刘树勇位于中央财经大学的工作室,听他讲述研究视觉语言的心得,听他分享用漫画表达人生感悟的创作故事。

  注重文史哲积累

  在老树记忆里,大学时,全社会的读书氛围浓厚,人人渴望知识,朋友们的聊天话题离不开诗集与小说。“上世纪80年代,我们没有电脑、手机,中国还未全面接入互联网,获取知识只能靠阅读。”

  老树说,当时的印刷厂还不具备数字印刷条件,大都用铅字版印刷。“一本书如果几千页就得有几千块板子,可以堆上一整屋。”他生动地比划道。那时的书都采用凸版纸,纸张很脆,一折角就容易掉,但因为从业者严谨认真的工匠精神,用这一老式印刷法制作的书籍错误很少,因此老树将许多繁体竖版的旧书珍藏至今,“根本舍不得扔掉,太宝贵了。”

  老树尤其爱好哲学,他形容:“哲学如同空气一般存在。”他特别喜欢的哲学书是《理想的冲突》,因为这本书帮他理清了很多问题,让他系统地认识到人性的构成,找到了理解自己内心的切入点。“我得以明白‘我是谁,为谁而活’。”老树说。青年时期的大量阅读帮老树搭建起认知世界的框架,他在头脑中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这对他日后的研究与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于阅读,老树认为不必在意读过多少本,重要的是和书建立关联,让知识真正进入自己的头脑,渗入思维,成为修养,这样书里的内容才会真正改变我们。此外他还格外强调文史哲阅读积累的重要性。“文史哲类书籍被不少人称作无用之学,但实际上文学开拓想象力,历史提供经验坐标,哲学提供世界观方法论。有了想象力、经验和方法论,做什么都会有帮助。”老树说,这就是无用之学的大用途。

  阅读培养思辨力

  阅读积累的人文素养不仅让老树形成深度的思辨力,也为他的专业研究带来强大支撑。老树告诉我们,视听艺术看似抽象、模棱两可,其实自有门道。例如他提到沃林格的《抽象与移情》,有助于学者理解抽象艺术,在其中找到清晰的脉络。老树还提到阿恩海姆的《视觉思维》,“不仅文字是思维的工具,纯视觉也有思维。”因此不能凭直觉去理解,而要用理性介入。

  他曾被一个问题深深困扰。“从小到大都听到一句话,艺术是相通的,可如果艺术真的相通,为什么还分这么多门类?”为此,24岁的刘树勇用一年时间收集大量资料,严谨证明假设,最后写出一篇1.8万字的文章《艺术的自律性》,来论证不同类型艺术间的不可替代性。

  除了理论研究,老树还从兴趣出发进行艺术实践。他回忆道,自己的首次陶艺创作以失败告终。“吭哧吭哧画了7天釉彩花纹,烧制24小时,最后得到一堆起泡的碎瓷片。”老树发现,从前掌握的绘画规律无法用在陶艺上。对视觉语言的研究和实践,让他意识到直觉和理性结合的重要性:“直觉只能停留在想法层面,理性的系统训练才能将想法付诸实际。”

  阅读形成的人文积淀与做研究形成的理性思考相得益彰,让老树得以充分表达想法,将其转化为一张张富有人文底蕴的漫画作品。但对老树来说,在绘画中不断找到真实的自我,才是促使他持续创作的灵感源泉。

  用漫画与读者共情

  “大学期间一个偶然机会,在画展上看到齐白石和徐悲鸿的真迹后,我就对绘画产生了浓厚兴趣。”老树说,那时他把钱几乎都用在了画画上,买画册、访名家,一度还想从他就读的南开大学中文系转学到天津美术学院。

  但就是这样一份近乎“痴迷”的喜爱,却在几年后戛然而止。“那时候我画齐白石的虾,画徐悲鸿的马,都画得不错呢。但那只是用我的努力证明有齐白石、徐悲鸿存在,根本没有‘我’在。”因为找不到“自己”,他从1986年开始放下画笔,一放就是20年。

  再拿起画笔,已是2007年。“那时父亲生病,手术前的那晚,心中塞满焦虑和烦闷,就想找点事儿排解一下。”回忆起“第一幅”画的创作过程,老树历历在目:“随手找来一张练字的纸头,连墨水都没有,蘸着钢笔水就这么画了一个靠着树的长衫男子。”

  “后来一看,谁都不像,好像是可以按照这个路子发展下去,这就像找到一个只属于我的词语,这个词语可以扩成句子,形成文章。”老树说,长衫男子的符号已成为他表达自我心境的载体,“他可以赏花,可以喝茶,可以冥想,可以是我自己,也可以是看我作品的人。”

  “绘画不仅处理各种符号间的关系,也处理我与外在世界的关系。阅读是汲取和输入智慧的过程,绘画、写诗等艺术创作则是对生活理解的具体实践。在‘输入—输出’的循环中,我有所遇,我有所见,我有所思,最后我有所表达。”就这样,老树在画中找到了自己,得以从容自处。

  找到自己后,如何打动别人?老树谈到两个关键:“首先,你自己要喜欢,画作必须来源于灵感的迸发;另外,画作要以广泛的知识和深厚的人生经验作为积淀,我们常说文史哲不是用来言说的,而是用来体验的。”

  当然,老树的题画诗也是吸引大家在画前驻足停留的重要因素。他的诗和画互为注解,共同构成表意空间。“语言要成为桥梁,而不是一堵墙。”老树说,他写诗特别注意在古意中嵌入烟火气,雅俗交融,这样能让读者在会心一笑中看到自己的生活,“就像这首‘荣辱得失都见过,名利想透皆是空,如今唯一还惦记,鸡蛋煎饼卷大葱。’”

  在老树的微博评论区,不少网友也模仿起老树诗体,留下自己对生活的体悟和调侃,这让老树觉得很亲切:“大家在短时间内聚在一起,从现实的纠结和压力中释放出来,这就好比老友突然造访,一起喝几杯茶叙叙旧,散去后再回归各自的生活。”

  前不久,老树在苏州办了名为“好玩儿”的画展。采访最后,老树一边翻开画展画册,一边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时不时还被自己的诗句逗乐。“好玩和有趣可以是每个人的内心追求。”老树说。

  (本文配图由受访者提供)

(责编:李依环、孙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