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8 14:29:12 来源: sp20241118
数据资源体系持续完善 环境治理效能日益提升
“数智”力量扮靓美丽中国
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日前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会上集中发布了一系列数字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其中,以“生态云”、数字水利、环境智慧执法监管平台等为代表的数字生态应用成为本次大会的一个亮点。
将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于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中,是建设绿色智慧数字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提出,“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并将“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纳入2025年数字中国建设的目标范畴。
近年来,在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中,传统的“人力模式”已逐步被人工智能、卫星遥感等新兴技术所代替,数字生态应用场景日益丰富。我国生态环境数据资源体系持续完善,生态环境治理更加系统化,治理水平和治理效能日益提升。
“千里眼顺风耳”让生态监管更精准
顶部装有传感器走航系统的车辆,可以一边行驶一边监测沿途的空气质量;“平台监控+手机APP预警”可以实现几十座水电站生态流量的实时监测和短信预警;智慧管理平台能在海量数据中精准筛查出环境违法线索……近年来,生态环境监管工作搭上了大数据时代的“顺风车”,依托5G、物联网、北斗应用等“黑科技”,逐步实现了生态环境监管从“粗放型”向“精细化”的迭代升级,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见的迭代升级,推动生态监管效能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黄沙口村伍家坑发现火情……”在不久前举办的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现场,工作人员点开福建省林长制智慧管理平台,一条由三明市清流县黄沙口村生态护林员吴富生上传的火情警报立刻弹出。
“收到警报信息后,平台已经第一时间通知乡镇、林业站及相关工作人员前往处置,及时将火情控制在萌芽阶段。”智慧管理平台开发公司工作人员蔡雅萍介绍,平台应用相当于为森林资源监管装上了“千里眼”,帮助各级林长实时掌握森林险情,并及时跟进处置。
不仅是森林火情警报,发现林业有害生物、野生动植物等的处置结果在智慧管理平台上也能清楚查看。据了解,事件处理结束后,生态护林员还需将处置结果拍照并上传平台,形成“发现事件—处置事件—上报结果”的事件处置闭环。
在依托传统人工巡护方式的基础上,福建省还进一步探索无人机监测“机防”方式,打破人工巡护受地形、气候、交通等因素影响较大的难题。去年10月,全国首个一站式林业无人机应用管理平台在福建落地,平台汇聚了全省林业无人机飞行数据,依托无人机巡护成像清晰、定位准确、机动灵活等优点,为有效提高林业资源监管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较于过去监管靠“人眼看”“双腿巡”的“人力模式”,如今,无人机、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越来越多地在生态监管中应用。
在河北雄安新区,人工智能专员“灵灵”成为生态监管领域的新晋力量。它对白洋淀的生态状况了如指掌,不仅能准确“说”出白洋淀的水质情况,还能跟往年同期进行对比。
“灵灵”的海量监测数据从何而来?答案藏在雄安新区“天空地淀一体化智慧监测网络”里。为实现对水质、大气现状的整体把控,雄安新区充分运用无人机、无人船、卫星遥感、地面自动监测站、水下机器人等现代技术,以数据为支撑建立了天空地淀立体智能感知“一张网”。拿白洋淀来说,由于淀泊星罗棋布,沟壕纵横交错,许多狭窄的河道处大型船只无法通行,给水质监测增加了难度。而无人船通过遥控可以在水下灵活穿越,执行水下暗管监测任务,并将水质监测结果数值实时上传到监控指挥中心,为开展污水源头管理提供参考。
在北京市丰台区,全国首个移动污染源智能监管云平台让一些难以溯源的移动污染源也得到有效监管。
大灰厂路12吨以上重型货运车辆日过境通行数最多达400余辆次;有尾气排放超标车辆违规进入围栏;有违规车辆停靠在看丹路……在移动污染源智能监管云平台上,丰台区相关车辆的行车轨迹一一展现。
结合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等,移动污染源智能监管云平台可以对辖区内12吨以上的重型货运车辆进行“全天候”监控,精准查找车流量大的时段、路段。同时,对发现的违规车辆进行轨迹溯源,查找车辆始发地和停靠地,开展源头整治。
“智慧大脑”让生态决策更聪明
近日,在福建省永泰县,佳信劳德巴赫(福建)啤酒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卢朝光熟练地打开福建省“生态云”中的“福建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数据应用平台”查看企业项目地附近生态环境管控要求是否发生调整,选择用户角色、用途后,眼前密密麻麻呈现出各色图块,对应的是不同生态环境管控单元。
以前,城市开发和生态保护两者之间如何平衡一直是个难题。项目能否落地?落地的最佳位置是哪里?都让生态环境部门感到“头疼”。如今,在生态云“一张图”的助力下,福建省全面提升“天上看—地面查—网上管”的一体化智慧监管能力,为分区差异化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决策依据,为地方引入产业项目提供指引,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在这张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网格图’上,每个管控单元都标注了涵盖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等方面的准入要求。有了‘最强生态大脑’的帮助,不管是招商引资的政府部门,还是为新建项目选址的企业,都可以通过网上查询了解到这个项目适不适合在这里建,有没有更好的地方可以建。”福建“生态云”的工作人员介绍,随着系统集成、天地一体的“一张图”不断绘制完善,福建“生态云”系统进一步突出数据赋能,不断强化对水、大气、土壤、海洋等生态环境数据的综合开发利用,统筹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为培育绿色示范企业,提升高质量发展含“绿”量提供数据支撑,为及时研判、系统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重要决策参考依据。
助力土地规划只是数字技术在生态决策上起到的作用之一,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在推动动物保护上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不久前,在2024年石首市长江大保护精准增殖放流主题活动中,石首长江大保护AI形象正式发布,鱼翔浅底、江豚逐浪的美好景象成为新的城市风景线。
此前,湖北省石首市就已经将长江江豚保护数字化提上日程。在天鹅洲保护区,海量数据驱动正帮助天鹅洲保护区在江豚保护上更好地作出决策。
“过去,江豚保护数据主要依靠巡护人员手工填表格,统计难度大、费时费力,效果也不好。”为天鹅洲保护区设计智慧生态保护系统的联想集团大数据开发师表示,通过研发江豚识别AI算法、搭建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提高保护区信息调度及管理水平,困扰长江江豚保护多年的老问题得以解决。
通过智慧大屏,江豚的活动状态、保护区环境监控数据、巡护人员数量、设备状态等信息一览无余。从栖息地水温、水压、溶氧率、pH值,到江豚的行为活动、健康状况等,有关数据不再需要巡护员人工记录在本子上,研究人员只要通过简单查询,所有的信息便能一一呈现。
多少饵料能满足一只江豚的营养需求、什么样的水质对江豚的健康发育更有帮助、适宜江豚繁殖的最佳季节是哪几个月……通过与数据管理平台联通,复杂的保护数据及保护成果以直观的方式展示在管理人员眼前,为决策制定提供指南。不仅如此,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对鲸类进行迁地保护的保护区,天鹅洲保护区多年来积累的江豚保护数据和监测数据,对指导其他江豚保护区优化迁地保护方法也有着重要参考意义。
海量数据与强大算力不仅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高效监测、主动预警的“千里眼”,还为及时研判、系统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科学分析、有效应对的“智慧脑”,推动决策过程由“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
“一体化运用”让生态治理更高效
6月,我国南方进入主汛期。水利部预计我国今年主汛期旱涝并发、涝重于旱。依托数字孪生技术,我国正逐步构建起具有“四预”功能,即预报、预警、预演、预案的数字孪生水利体系,广东数字孪生北江系统就是其中之一。
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在今年珠江流域的编号洪水防御中,该平台提前两天半预报将发生特大洪水,成功将洪水量级控制在北江大堤安全泄量以内。
“4月19日17时,基于当时的气象降雨,数字孪生北江水文模型预报48小时之后北江流域80%范围的雨量将超过200mm,数字孪生北江系统滚动预报显示石角站22日洪峰流量可能达到19300立方米/秒。”工作人员介绍,随着雨情的变化,数字孪生北江持续开展“预报—调度”一体化分析。广东省水利厅根据预演成果优选调整水库调度方案,精准削峰错峰,调度北江干支流水库提前预泄,成功化解特大洪灾风险。
“数字孪生北江系统”通俗而言,就是依托智慧水利平台,在数字空间为实体北江构建一个“双胞胎兄弟”,通过基础数据对水系情况进行模拟和预演,同时形成应对预案,为水域治理提供参考。
构建智能高效的监测感知网络,获取“原型北江”的动态数据,是数字孪生北江系统建设的基础,也是关键所在。数字孪生北江系统新建并整合了流域内4323个雨水情监测站点、832个视频监控点以及重要水库的闸门开度和水工程的安全运行状态等关键数据,为全面准确掌握雨情、精准预测提供坚实数据基础。
不仅为“四预”赋能,智慧水利平台还通过新一代无人机和卫星遥感信息技术,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感知网,有效提升灾情预测和灾情应对能力。一方面,通过无人机低空监测北江现场灾情,航拍影像图和现场视频并实时传回平台;另一方面,利用SAR卫星遥感监测,结合历史数据对北江干流及连江沿岸的主要受灾点进行深入解析,评估淹没区域对人口、GDP及农作物的具体影响,为环境影响评估、治理及重建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数字技术整体性思维也被广泛运用在草原生态治理中。内蒙古草原宽广辽阔,传统的治理模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内蒙古森林草原生态系统数字化监管与服务平台的出现则有效破解了这一难题。这个平台实现了对草原资源的全方位、实时、精确监控,有效应对火情、病虫害以及违规放牧等风险,显著提升了草原生态治理的效率和精准度。
在鄂尔多斯草原,几架无人机在上空盘旋,将草原上的一草一物“尽收眼底”。得益于无人机这一“空中管家”,数字化监管与服务平台能够对草原牲畜数量进行精准识别与计数。同时,在卫星遥感技术的加持下,草原监测实现了无盲区、“全方位”覆盖,草原长势、草原火情、病虫害等情况尽在管理人员的掌握中,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管理人员便能迅速作出反应。
同时在为草原治理忙碌的还有草原网格监管人员,他们通过手机APP上报和记录草原网格化管理的日常工作,执法人员快速响应违法事件,管理人员实时掌握管理区域的关键信息,确保草原生态保护高效运转。
每一颗飞沙走石、每一条运行轨迹、每一个腾空跳跃、每一次波涛奔涌、每一片茵茵草原……在数字生态加速发展的今天,它们在数字世界里一一映射,赋能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未来,数字技术与生态环境保护将深度融合,生态环境现代化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全领域改进提升、全地域协同共建、全要素流动共享、全过程管控共治、全方位塑造共融的大生态保护蓝图将被擘画。
本报通讯员 林灵 王峥榕
(中国纪检监察报)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