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再度挑战历史新高,“黄金+”配置受关注

发布时间:2024-11-30 08:40:33 来源: sp20241130

  作者:周艾琳

  中东紧张局势持续升温,黄金再创历史新高可能只是时间问题。黄金现货隔夜劲升1.7%至2472美元,黄金期货价格突破2500美元,两者均创下收盘价新高,现货的前高为2483.78美元。

  由于近年来金价的抢眼表现,叠加机构对于分散风险、多元化配置的诉求升温,“黄金+”配置策略越发受到关注。数据显示,部分银行系理财公司、基金公司已开始增加对黄金的配置(多为黄金ETF),更多配置分布于养老理财、养老FOF、混合基金等产品中,例如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北银理财、景顺长城等,这些配置比例最高的机构黄金配置中枢已达5%~10%。

  “黄金+”指的是把一定比例的黄金加入到投资组合的业绩基准中,将黄金作为投资组合长期战略资产配置的一部分。“黄金+”产品对黄金的配置具有战略性和长期性,而非简单的短期投机。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CEO王立新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市场黄金ETF连续四个季度实现流入,二季度流入约140亿元人民币,达历史新高点。

  多家理财公司的投研团队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一般的固收+混合类产品都可以投资黄金,目前机构确实在提升配置比例,但多数机构的配比短期内并未达到5%。不过,未来机构多元化配置的需求仍将持续升温。

  金价继续逼近历史新高

  上周的“黑色星期一”导致金价也出现大幅跳水,部分海外基金为了应对保证金等压力,将流动性最好的资产抛出,包括黄金ETF。不过,随着市场恢复平静,金价也不断企稳反弹,外加地缘政治风险升温,金价距离历史新高仅一步之遥。

  “事实证明,在一系列有利的前景预期下,金价并没有持续回调,而是在经历V形反转后继续冲高,金价仍运行在趋势线2400上方。不论是美联储降息或经济衰退预期都是黄金潜在的利好。若本周美国经济数据不佳加剧衰退恐慌,金价有望冲击历史高点2483美元,目前还有2%左右的距离。若降息预期有所缓和且失守上述支撑,下方关注2350美元一线的支撑。”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陈嘉瑞(Jerry Chen)对记者表示。黄金一周隐含波动率从22%降至17.8%,但仍是相对较高的水平,暗示本周金价大概率会在2369.39~2492.19美元之间运行。

  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分别于周三和周二公布。最近令人失望的就业数据和ISM制造业PMI结果表明通胀可能走弱,这可能会打压美元并提振金价。市场预期整体和核心CPI数据均环比温和上涨0.2%。目前,9月降息25BP和50BP的概率都在50%左右,这意味着衰退的概率比几周前明显升高。

  世界黄金协会研究负责人安凯(Juan Carlos Artigas)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一般而言,四大因素驱动金价——经济扩张水平、风险和不确定性、机会成本(利率)以及市场动能。“近两年来,金价看似对高利率、强美元已经免疫,即使利率高企,金价仍不断创出新高,但实则并非完全免疫。高利率导致ETF净流出,今年上半年的流出量仍为自201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欧洲和北美地区均有大幅流出,而亚洲是唯一一个实现流入的地区。”

  换言之,如果利率可以下降,对于黄金的投资需求将有所提振。他称,之所以此前实际利率攀升时金价仍在上涨,可能是地缘政治因素盖过高利率因素,推动金价冲高。如今,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ETF资金流向出现拐点。他提及,全球实物黄金ETF连续两个月流入,6月流入约合14亿美元,5月和6月的流入将全球黄金ETF年初至今的流出量收窄至67亿美元。除了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也有望降息。当前,日本央行年内再度加息的预期也已经基本消失,这也归因于此前的市场巨震。

  机构认为,场外投资和央行购金仍起决定性作用。在投资组合保护策略和多元化需求的推动下,二季度全球央行净购金量同比增长6%至184吨;二季度,全球黄金ETF总持仓小幅减少7吨,相较于2023年二季度减少的21吨,这一表现相对良好。季初的大幅流出被此后的流入部分抵消。

  8月7日的消息显示,中国央行连续三个月暂停增持黄金。但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全球央行未来增持幅度可能不会那么大,但趋势仍将持续。安凯也表示,央行一般对于金价的敏感度并不会那么高,更多在于战略性配置需求。

  不过,高金价更多影响的是金饰消费。数据显示,在金价屡创新高的影响下,二季度金饰需求同比下降19%,跌至391吨,为四年以来的最低点。由于金饰消费需求急剧下降,抵消了其他领域的小幅增长,二季度全球黄金需求(不包含场外交易需求)同比下滑6%,至929吨。

  未来,金价走势将被多个因素交叉影响。瑞银方面最新表示,为应对地缘政治局势进一步升级,配置石油和黄金可以为投资组合增加保护。地区冲突升级的风险情况可能会影响石油供应,导致油价快速飙升。同时,黄金应发挥其作为保守型资产的避险作用。“我们预计,到2025年年中,黄金价格将升至2700美元/盎司。”

  “黄金+”策略逐步在中国萌芽

  更多中国资管机构开始重视黄金这一风险分散工具的作用。

  “目标日期基金之父”、美国富达投资大中华区投资策略及业务资深顾问郑任远近期对记者表示:“在投资组合中,如果只有两类资产(股、债),风险真的很难控制,只能择时。但择时并不是我们的强项,因而在养老金投资中,越来越多机构选择配置黄金、另类资产甚至一些实质房地产来进行风险分散。”

  他称,以著名的挪威主权财富基金为例,该机构近年来也增加对黄金的配置,因为在机构看来,只要配置2%~5%的资金在黄金,就可以极大缓解组合的风险,很多风险是非线性的。

  数据显示,以招银理财为例,“招银理财招睿嘉盈”的黄金配置中枢为7.5%,“兴银理财睿利兴成金辰”的黄金配置中枢为10%;以公募基金为例,“景顺长城稳健养老目标三年”“景顺长城保守养老目标一年持有”“景顺长城保守养老目标一年持有”“东方红欣和积极3个月持有”“广发积极养老目标五年持有”“中银证券慧泽进取3个月持有”等产品的黄金配置中枢为5%。

  不过,多家资管机构的人士对记者表示,这一趋势仍只是刚刚开始,目前整体配置黄金ETF的比例仍不会太高。

  王立新对记者表示,所谓“黄金+”,“+”的部分其实主要是三方面——加强组合抗风险能力(对冲货币波动风险)、加强组合抗风险能力(对冲股债波动风险)、增加组合长期收益来源。

  具体而言,黄金作为一种中立的资产,它的特殊功能之一就是抵御货币波动的风险。黄金在国际上以美元计价,但是投资者在关注黄金时,更应该从本国货币的视角出发。今年来看,以美元计价的黄金截至7月26日上涨了14.8%,但是以相对更强势的英镑计价的黄金则上涨14%。日元的贬值幅度较大,因此以日元计价的黄金上涨超过了25%。

  此外,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由于黄金的驱动因素与股票、债券不同,因此黄金与股、债的相关性非常低,甚至是负相关。国内可投资资产相对比较有限,主要还是集中在股票和债券,因此当前机构寻求增加黄金配置,主要是希望可以平滑组合波动。

  就增加组合长期收益而言,王立新对记者表示,货币最早出现的目的就是交换商品。黄金开采困难、供应有限,但全球货币的供给量非常大,因此黄金具有抵御通胀和货币超发的作用。近年来金价也出现过大幅波动,但自“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来,黄金年化收益率超过8%。因此,黄金可以跟其他资产组合提供特殊的长期收益来源,增加投资组合的风险调整后收益。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