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龙华“一会双中心”打开可持续发展新空间

发布时间:2024-11-24 01:45:19 来源: sp20241124

  探索社会力量自主、可持续参与的平安建设新路径

  深圳龙华“一会双中心”打开可持续发展新空间

  一场小规模的公益培训,搅热了浪口社区居民们茶余饭后最爱的休闲广场。

  这是一个寻常工作日的下午,阳光依然炽热。在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浪口社区虔贞广场,浪口社区平安益家“儿童服务空间”(下称“浪口平安益家”)负责人郑保杰在广场一侧拉起围挡,几名专业急救人员开始教导60余名小朋友使用AED演练起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热烈的学习氛围吸引了不少围观居民加入体验的队伍。

  这是一周来,浪口平安益家举办的第二场以急救安全教育培训为主题的平安建设活动。

  “平安益家”是龙华区委政法委立足于三级平安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在“区—街道—社区”平安建设体系基础上,创新打造的第四级平安建设微治理阵地。

  2023年12月20日,随着第二批10个平安益家授牌,龙华区平安益家总量达到21个。这些扎根在城中村、产业园区、居民小区、商区、医院的新型空间,集平安宣传、法治倡导、民情收集、矛盾调处、资源汇聚、暖心服务六位于一体,将平安建设、平安服务送到了居民群众的家门口。

  平安益家的背后,有龙华区宏大的平安建设改革布局与资源支撑。如郑保杰所言,浪口平安益家会定期联动龙华区“一会双中心”(龙华区平安建设促进会、龙华区平安建设志愿服务中心及龙华区社会治理公益服务中心),依托后者引入专业的资源,保障不同主题的平安建设公益活动顺利落地。

  居民身边的平安益家、社会组织的公益运作、“一会双中心”的体系支撑……透过貌似微小的平安益家,向更深处掘进,外界看到的是,在平安建设社会参与这一侧,龙华区正在构建全新的治理体系,以及由此激发的更具可持续性的平安建设活力。

  这一体系的构建,以政府引导社会力量自主、可持续参与为主线,以“一会”抓总、“双中心”驱动、平安益家驻点实践为框架,即平安建设促进会作为平安建设社会引领性力量,重在“聚合社会资源,协同平安建设”,区平安建设志愿服务中心重在统筹、赋能全社会志愿服务力量,区社会治理公益服务中心重在统筹各类社会组织资源,共同襄赞平安建设,而平安益家则作为龙华区三级平安建设中心的延伸触角,扎根社区,驻点居民家门口,将平安建设融入居民日常生活,从而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提供生动的基层样本。

  理念嬗变

  从“政府主导”走向“政府引导、社会参与”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平安中国建设,群众既是最大受益者,又是最广大的建设者。

  我国提出,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营造见义勇为社会氛围,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然而,如何实现广大群众和社会力量对于平安建设的有序参与,并在参与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始终是社会各界探索的重要课题。

  而位于深圳地理中心、城市发展中轴的龙华区,堪称平安中国建设大背景下的微观样本。

  龙华区毗邻六区一市,且坐拥华南地区综合性交通枢纽深圳北站。得天独厚的区位,叠加卓越的交通便利,让龙华区成为五湖四海人才来深创新创业的首选目的地。

  建区以来,龙华商事主体登记持续增长,人口流入量不断增加。如今,龙华区服务人口已接近300万,人口密度达到2.19万人/平方公里,远高于深圳全市8791人/平方公里的平均水平,城区发展呈现出鲜明的“两高一多”(人口高密度、高流动及社会形态多元化)特点,由此造成矛盾纠纷多发、社会治理长期承压,平安建设可谓任重道远。

  在硬币的另一面,是一个社会参与度高、生机勃发的龙华。据统计,龙华全区累计注册志愿者人数达38.1万。仅2022年,全区志愿者累计新注册人数近3.6万人,较2021年增长10%,发布志愿服务项目超8.1万个,服务时长超158万小时,均列全市前三。全区社会组织发展迅猛,总量达到816家,其中社区社会组织成立登记共304家。

  纷繁复杂的社会治理,遭逢生机勃发的社会力量,让龙华看到了平安建设社会创新发力的巨大空间。

  基于此,龙华区大胆革新理念、创新路径,从传统的“政府主导”走向“政府引导”,探寻在党委、政府引导下,社会力量自主参与平安建设、自我造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不仅要引导广大居民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平安建设,更要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引入社会资源,充分激发社会力量的活力、创造力,实现群防群治的可持续发展。”龙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应时而动

  全市首个区级平安建设促进会成立

  2021年11月30日,龙华区平安建设促进会(下称“龙华平促会”)揭牌。这是深圳市第一家区级平安建设促进会,其成立正是上述理念嬗变与行动探索催生的产物。

  据了解,龙华平促会是由中共深圳市龙华区委政法委作为业务主管单位,由从事平安建设工作及致力于平安建设事业发展的单位和个人自愿组成的地方性、联合性、专业性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

  龙华平促会秘书长曾新凯表示,促进会聚焦两大定位:

  其一,聚合社会力量。联动包括辖区企业、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公益机构等多元主体,构建平安建设专家、信息、项目、阵地等为一体的综合资源库。目前,龙华平促会的63个会员中,有辖区企业39家、社区股份合作公司16家、律师事务所2家、社会组织4家,个人2名。

  其二,协同平安建设。在党委、政府引领下,结合辖区实际,充分发挥自身枢纽型、专业性社会组织作用,聚焦平安建设领域,打造品牌项目,扩大平安建设影响力。

  同时,龙华平促会重在发挥五大职能:聚合平安建设资源、打造平安建设阵地、搭建平安建设平台、赋能平安建设队伍、创新平安建设宣传。

  “一会”抓总

  打造平安建设社会侧引领性力量 

  在落地实践中,龙华平促会围绕两大定位、五大职能久久为功,发展成为平安建设社会侧的引领性力量。

  最为关键亦最值得一提的,是平安建设资源的聚合。

  众所周知,无论社会治理还是平安建设,社会力量的持续参与需要持续的资源供给,而这正是传统政府主导模式的力有未逮之处。

  从“政府主导”走向“政府引导、社会参与”,龙华平促会的重大使命之一是探索建立社会参与平安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支持体系。

  在2021年11月30日龙华平促会成立仪式上,龙华区平安建设公益基金同步启动。该基金是由龙华区委政法委倡议、龙华平促会发起成立、设立在龙华区慈善会的冠名基金。公益基金得到龙华区11家爱心企业的热烈响应,筹得善款580万元。

  依托公益基金,龙华平促会发起并实施了龙华区平安建设队伍扶困奖优项目,通过帮扶平安建设队伍困弱成员及奖励在平安建设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个人,从而建立全区平安建设队伍支持网络。

  同时,由龙华区委政法委牵线搭桥,龙华平促会与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签署合作备忘录,将致力于市域社会治理和基层平安建设的“平安益家”示范项目落户龙华,这为平安益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得益于平安建设公益基金与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的支持,龙华区平安建设社会参与支持体系初步成形,这也成为平安建设在龙华区的最大助力。

  龙华平促会以区平安建设志愿服务中心和区社会治理公益服务中心为两大抓手,着眼于全区志愿服务力量的统筹与赋能,以及凝聚社会治理类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力量,形成“双中心”驱动。

  同时,龙华平促会依托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的支持,在全市率先打造21个平安建设微服务空间“平安益家”,引入12个入驻团队/社会组织、全区“公检法司”4方力量,培育13支平安建设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心理咨询、矛盾调解、法律普及、防灾减灾、安全科普等5类主题培训。

  聚焦平安建设队伍赋能,龙华平促会多方链接政企社资源,通过专业培训,提升平安建设各级队伍的综合素质,打造一支体系化、专业化的平安建设队伍。

  不仅如此,龙华平促会联合龙华区龙华街道清湖社区工作站、花半里小区物业合力打造“平安广场”,同时依托“平安广场”,联合“政企社”各界资源,搭建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的平安建设宣传服务平台“平安集市”。截至目前,“平安集市”已累计开展86场,服务14318人次。2023年,“平安集市”入选第二十届深圳关爱行动“百佳市民满意项目”。

  “双中心”驱动

  两个维度发力强化社会协同

  志愿服务是广大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主要形式,而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和依托,其自治性、组织性、公益性、专业性等特点,在化解社会矛盾、推进平安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基于此,在龙华区委政法委指导下,龙华平促会在平安建设实践中,尤其重视统筹性服务平台的搭建工作,在群众志愿服务与社会组织参与两大维度上,为平安建设社会协同加油助力。

  2023年1月15日,龙华区平安建设志愿服务中心(下称“区志愿服务中心”)正式揭牌,这是一个集平安宣传、队伍赋能、资源对接、志愿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枢纽型平安建设志愿服务平台,致力于为全区各级平安建设志愿服务队伍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立足全区三级平安建设中心,区志愿服务中心积极依托6个街道级平安建设志愿服务中心,筹建“区—街道—社区”三级平安建设志愿服务体系,目前,已形成区级志愿服务队伍1支,街道级志愿服务队伍6支,社区/小区志愿服务队伍772支,注册人数44510人。

  作为数字时代先行者,龙华区以数字赋能深化平安建设志愿服务,升级群防群治。

  据了解,龙华区委政法委依托区级数字治理统一分拨平台,搭建平安龙华群防群治数字治理系统。去年4月4日,平安龙华群防群治数字治理系统两大子系统——“平安龙华 你我守护”有奖举报系统与平安志愿服务管理系统“平安义行”率先上线运营,其中,平安志愿服务管理系统实现了平安志愿服务活动发布、认领、反馈、审核、兑换积分的全周期管理,旨在动员和鼓励平安志愿者向平安建设志愿服务中心报到,主动叠加到社会面开展平安建设工作。

  同时,聚焦居民群众参与平安建设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动”,龙华区将精神激励与适度的物质激励相结合,创新推出积分奖励机制。龙华居民可通过平安志愿服务管理系统申请参与平安义巡、上报安全隐患、参与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活动,积累服务时长,转换为积分后,即可转化为面额不同的购物券,在指定商场超市自主选购物品。

  目前,平安志愿服务管理系统已累计发布活动7446场,活动签到34816人次,发放4833780积分。

  在社会组织参与上,龙华平促会运营的龙华区社会治理公益服务中心依托社会治理公益联盟,聚合心理健康、矫治安帮、法律援助、纠纷调解、群防群治五大领域社会力量,引进社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企业36家,成为龙华区平安建设重要的专业化支撑力量。

  “一会”抓总,“双中心”驱动,龙华区借此搭建起社会力量自主参与平安建设的全区性组织动员框架和资源赋能体系,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构建确立了一套行之有效、行稳致远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聚焦

  “平安益家”创新实践:

  “公益合伙人”聚力

  平安建设打通“最后一米”

  龙华区大浪街道浪口社区虔贞广场上,一个20平方米集装箱改造而来的“蜗居”——平安益家“儿童服务空间”,就是郑保杰开展活动的据点。

  三十岁出头的郑保杰是一名轮滑高手。闯荡大浪的十多年里,他以轮滑为媒,交朋友、做公益、搞事业,风生水起,既开了自己的公司,也成为大浪浪花轮滑协会的负责人。

  而现在,他又有了一项新的事业。半年前,大浪浪花轮滑协会以公益入驻方式,接过了浪口社区平安益家的运营,成为了龙华区平安建设事业“公益合伙人”团队的一员。

  以平安益家为平台,郑保杰与大浪浪花轮滑协会以及龙华区平安建设事业,由此迈入了崭新的纪元。

  平安益家有三“新”:

  其一,建设模式新,从政府主导转向“公益合伙人”共建,而其核心,在于经费来源的共建。

  在龙华区委政法委指导下,龙华平促会与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按照1∶1共同出资,并联合龙华区慈善会,同步推动成立各社区公益基金,为阵地的运维提供支持。

  其二,功能定位新。

  龙华区委政法委以平安益家为抓手,推动市域治理模式创新,突出打造平安益家4大应用功能——平安服务“枢纽处”、平安建设“宣传室”、平安资源“汇聚点”、平安队伍“加油站”。

  在平安益家微不足道的空间背后,有海量充沛的“资源池”:龙华区委政法委聚合了全区“公检法司”部门的资源,与平安益家对接;龙华平促会聚合志愿者、社会治理公益联盟成员、社会组织及爱心企业等多元群体助力空间打造与运营;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提供社区安全建设支撑等。特别是壹基金品牌项目“安全家园”依托平安益家,资助社会组织驻点服务,协助社区组建社区志愿者救援队,完善应急物资、标识配套与“家庭—隐患点—社区”三级应急预案,提供标准化的减灾知识、技能培训,扶持社区搭建“个人—家庭—社区”多层面的应急管理体系,助力提高社区灾害应对能力。

  正是这些背后看不见的资源,支撑着平安益家扎根在社区前沿,成为培训、服务、解忧、解纷的“堡垒”。

  其三,运营特色新。

  解决了关键的经费问题,平安益家轻装上阵,以公益运营的创新模式,因地制宜地邀请社会组织入驻空间开展服务,并赋予后者极大自主性。由此,在平安益家外观设计与内涵定位整齐划一基础上,催生出异彩纷呈的多元化特色。

  浪口社区平安益家便是典型案例。入驻方大浪浪花轮滑协会以青少年儿童为主要服务人群,儿童安全服务因此也成为平安益家的鲜明特色,龙华区委政法委甚至特许其将空间命名为平安益家“儿童服务空间”。

  此后,郑保杰带着轮滑协会,依托平安益家背后强大的资源池,将儿童公益轮滑培训、居民志愿服务、平安建设公益培训、宣导等融为一体,特别是将轮滑元素融入各项活动中,深受“大手牵小手”的喜爱,平安益家的名号也因此深入人心。

  如今,21个平安益家在龙华全区落地,龙华区零废弃促进会、章阁社区sunshine乐队、章阁社区平安夜巡队、章阁社区炫舞天团舞蹈队、牛湖社区红马甲志愿队、松元厦小蚂蚁志愿服务队、福城街道耀辉自行车协会、龙华街道平安建设志愿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先后入驻,开展公益运营,并就地孵化出13支平安建设志愿者队伍,基层平安建设格局为之一新。

  撰文:吴永奎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