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8 02:36:11 来源: sp20241128
近日,杭州互联网法院公开审理一起公益诉讼案,判令三被告在国家级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并支付公益损害赔偿金29万余元。该赔偿金用于个人信息保护或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公益事项。公益诉讼起诉人发现,2020年下半年至2022年2月期间,李某先后非法购入多地新生儿信息3万余条,包括新生儿出生日期、性别、父母姓名及联系方式等。某摄影公司、某创意公司为拓展婴童摄影业务,先后向李某购买并使用上述信息,李某从中非法获利29万余元。(4月22日《法治日报》)
新生儿信息被贩卖的现象在生活中并不少见,一些人对此深有感触。比如孩子出生的消息还没有来得及告诉亲友,推销奶粉和月嫂的电话就打了进来;产妇和婴儿还没有出院,理胎儿头、做胎毛笔等生意就找上门来;婴儿稍大一些,影楼为孩子拍写真的计划已经做好,并精准推送给了孩子父母,等等。不少人感到困惑,孩子的信息是怎么被他人如此快速掌握的呢?孩子父母不堪其扰,要求整治这类行为的呼声一直较高。
这起公益诉讼案不仅让人拍手称快,而且一些做法具有示范意义。假如让家庭单个起诉泄密者,就会面临鉴定难、举证难以及维权成本高于消费支出的问题。由相关部门和机构代理这些家庭展开公益诉讼,就可以集诸多零散小事为大事,诉讼的成功率就能得到显著提升。将公益损害赔偿金全部用于个人信息保护或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公益事项,则具有将后端治理转化为前端预防的作用,这一新颖的做法同样值得推广。
也要看到,此案除了要通过公益诉讼来追责,还应向前追溯,看看信息泄露的源头漏洞在哪儿。信息的中间贩子李某以及信息使用者摄影公司都得到了相应惩罚,但这不是终点,还应该追问,多地新生儿信息是怎么流到中间贩子手上的。如果是黑客侵入,就说明医院的信息平台存在漏洞;如果是内部人员贩卖信息,则说明管理存在漏洞,防范“内鬼”的力度要加大。
此外,针尖大的窟窿能透斗大的风。病房里的床头卡、护士站里的住院患者信息栏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地方,也可能会成为泄露新生儿信息的漏洞。只有堵死这些漏洞,才能从源头堵死医疗信息泄露的漏洞。
此外,在一些地方,贩卖新生儿信息甚至已经形成完整的黑色产业链,从前端信息收集,到中端转手贩卖,再到末端精准推送等,每个过程的分工极为精细,商业推广或诈骗的效率也很高,对此更应高度警惕。只有斩断这根链条的每个环节,才能达到治本之效。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个人信息保护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果信息泄露成为新生儿的一份“见面礼”,无论从情感上还是实质危害上,均让人难以接受。目前多种鼓励生育的配套政策陆续推出,此类行为则具有降低民众生育意愿的负面影响。什么时候都要保护好每个年龄段人群的个人信息,在人口出生率下滑的背景下,强化母婴信息保护力度、严惩贩卖新生儿信息,就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为此,就更加需要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泄露新生儿信息的处罚力度,守护母婴信息安全。供图/视觉中国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