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4 21:00:07 来源: sp20241124
汽车压过减速带,人踩踏产生的压力,能不能用来发电?借助深度学习和可穿戴系统,能不能让书法爱好者运笔如飞?这些奇思妙想,来自第3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的中小学生们。为期5天的大赛25日落下帷幕,800余名中小学生在武汉同台竞技。面对这些国家科技创新的“预备队”,怎么测定他们的创造力?对他们的创新能力培养还存在哪些问题?记者赶赴这个全国规模最大的青少年科技创新赛场“蹲点”,一窥究竟。
提问题、找方法、能动手是关键
“怎么想到做这个呀?”“什么是wifi啊?”“你自己做的是哪部分呀?”“花了多少时间?”在第一天的答辩环节,每组的4~5位评委要分别与组内的30个学生自由问辩。记者跟着一位评委走过8个展台,发现这些随意的对话里,藏着玄机。
“不只是选拔最好的作品,更希望学生们能在准备参赛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锻炼他们提问题、分析问题、找解决方法和能动手实践的能力。”大赛科学道德与伦理审查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岳良介绍。
正因如此,评委们需要在答辩过程中,运用智慧,仔细分辨学生对项目熟悉到什么程度,是否理解了相关的知识点,是否自主提出了想法,参与度有多少等,再依据这些综合打分。
不仅如此,他们还会给学生专业建议,引导他们进一步延伸思考——“做得不错,建议增加语音操作系统,方便老年人使用”“还可以继续优化,利用人行走产生的能量充电”“建议增加前期的社会调查研究,看看市场需求怎么样”……
在此基础上,“今年还增加了‘创新素养和综合素质考察’环节。这个环节专门考查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思考能力,引导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这是创新的必备条件。”吴岳良说。
呵护好奇心激发多元创造
“请等一等!”在赛场,记者突然被一个小姑娘拽住。“能给您讲讲我们发明的给螺蛳剪尾的装置吗?”这位勇敢的小姑娘叫杨晗羽,来自广西柳州第八中学,她与队友黄祉凯、袁张峻熙带来参赛的是家用切割螺蛳壳的小发明,运用了3D打印、电动机等技术。杨晗羽一边演示一边说,灵感源自她发现“妈妈有时给螺蛳去壳会弄伤手指,想发明一种工具帮助她!”
记者在赛场看到,很多学生的研究课题都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为老人设计的智慧药盒,解决校内自行车停车难研发的双层停车架,为校园荷塘处理浮萍、恢复生态提出的解决方案等。
“高精尖并不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尺,找到能在生活和学习中自主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好苗子,才是我们更看重的。”一位评委说。
记者还发现,选手们的参赛项目五花八门,涵盖各个学科——上海市第二中学的任思渔带来的书法运笔引导系统,涉及计算机视觉和力反馈的知识;深圳市翠园中学陈冠维、曾恺然、李金榜团队带来的智能化假肢接受腔,涉及智能温度控制和人体生理学原理等。
这也是这项大赛的亮点——几乎覆盖所有学科,而且不给固定题目、不限定时间。“重在提供一个包容交叉的平台,通过生活实际、兴趣爱好牵引,更能激发创造性和热情。”一位评委说,“总之,就是不设限制,想尽办法呵护孩子们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尽情发挥想象力,激发多元创造。”
需多方共同培育创新沃土
“父亲说,他对青年人特别有感情,总是抱着特别的希望。”大赛期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院士之女黄峻,向参赛师生讲述了父亲隐姓埋名30年、投身祖国核潜艇研制“赫赫而无名”的一生,同时也转达了黄旭华院士对青少年的关心、关爱和寄望,“请抓住机遇、打好基础、加倍珍惜好时光,不负韶华。希望同学们为报效祖国努力学习科学知识。”
关心关爱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让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这也是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作为主办方的愿景。据介绍,本次大赛共邀请了近150位来自全国知名高校院所的优秀科研工作者担任评委,力争给更多孩子提供获得指导的机遇。
国家竞争力的本质是创造力的竞争,而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更需要多方共同培育创新沃土。
记者观察到,从地区分布来看,经济和教育发达地区的参赛选手数量较多,相对落后地区则数量较少。“的确是这样。”一位多年参与大赛的评委表示也有同感,“希望能对相对落后地区给予一些激励政策,激发他们输送选手的动力,也希望社会各界能更积极主动重视对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得让更多孩子跟得上创新的脚步!”
“在比赛中互相学习、互相激励,能巩固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和远大志向,为他们未来成长成才、投身科学研究事业打好基础。”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院士呼吁,“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一定要从娃娃抓起。”
(记者 詹媛)
(责编:李昉、孙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