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发布时间:2024-11-21 20:37:01 来源: sp20241121

  北京构建大思政牵引、全链条育人、产学研协同工作格局——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李军锋说,北京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按照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的新要求,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瞄准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这个重大命题,探索构建大思政牵引、全链条育人、产学研协同等工作格局,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重实践、促融合、抓落实,不断提升教育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

  聚焦“大思政课”综合改革

  开辟“沉浸式”思政育人新路径

  说到2023年3月那堂特殊的思政课,中国人民大学学生于畅至今记忆犹新。在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小学、中学、大学的思政课教师从不同视角解读北京中轴线承载的壮美空间秩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堂思政课让我们置身历史场景,第一次发现思政课还能如此‘带感’。”于畅说。

  这堂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是北京市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文化中心建设有机结合的一次重要探索。现在,故宫、天坛等北京中轴线上的重要地标都成了首都大中小学生增进文化自信的“大思政课”的“沉浸式教学”空间。

  试点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联合体,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联动。推动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完成1070所学校相关制度建设。出台以实践教学为主题的“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方案,搭建实践教学数字地图……近年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回信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积极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出台了一系列精准发力的硬措施。

  李军锋说:“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不是不同学段工作的机械拼接,而是一项目标一致、要素共振、环节衔接、链条完备的系统工程。”

  北京市教育两委深入各区、各高校开展大量调研,形成的《关于推进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是全国首份省级层面的指导性文件。《意见》在大中小学思政课、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育人、网络育人和实践育人一体化等方面,都明确了不同学段的中心任务、育人目标和重点任务清单。

  今年暑期,北京市教育两委与平谷区继续开展“千人百村”暑期社会实践,以“乡镇出题、高校答题”模式,组织京内外62所高校的1193名大学生,在“农业中关村”开展走访调研、劳作实践、助农直播、文艺下乡等,不仅为平谷的乡村振兴带来青春智慧,还打造了以“村课”“村耕”“村播”“村晚”等为代表的农业“大思政课”品牌。中央财经大学学生卢昕玥在过去一个月内见识到了科技感满满的前沿农业:天上飞的是喷药无人机,地上跑的是自动除草机,就连摘果子的也是机器人。“我们先后去了8个博士农场,一一记录下它们各自的经济模式。”她说,团队5个人来自4个专业,形成了好几份调研报告。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与市委宣传部共同推出的“‘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让青年学生通过信仰行、红色行、古都行、文艺行、志愿行、园区行,亲身参与红色文化课题研究、文物研究、文艺作品创作、志愿服务等一系列“文化赋能思政”的实践活动,坚定理想信念,夯实文化自信。目前,全市百余个文化场馆都已成为青年学生感知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的“大课堂”。

  不仅“文化赋能”,北京市坚持“文化和科技赋能思政”的双轮驱动,教育两委“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大思政课’”也如期而至。“‘打卡’科创,触碰未来”小学生科创体验行动、“我与院士面对面”科学家精神讲述行动、“寻访科创奋进力量”大学生集体采访行动等八大行动,结合首都科创优势,开辟了思政教育新赛道。

  聚焦连续贯通

  构建全学段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

  行业产业在发展,人才需求在变化。加强教育对拔尖创新人才供给和科技研发的支撑力度,需要根据时代要求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李奕说,基础教育的基点作用和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应相互促进、有机联系、协同配合,以扎实、有后劲的基点供给龙头,以引领创新的龙头带动基点。当前,北京教育正以“大减法、小加法、多渠道、新载体”为总体思路,着力打通从“基点”到“龙头”高质量发展的脉络,为打造具有首都特点的高水平人才高地提供立体支撑。

  在基础教育阶段,北京正在升级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以数学、科技两个领域作为试点,推动建立市区校三级有组织的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目前已建立的首批18个市级培养基地突出兴趣和素养导向,按照大构架建设、小切口试点、渐进式改革的原则,集纳大中小学、校外教育、科研院所等优质资源,在学员发现、课程开发、师资建设、大中贯通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人才培养的新载体、新赛道。

  在高等教育阶段,北京正在推广高校人才分流培养模式,支持各高校构建厚基础、宽口径、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荣誉学院、书院、实验班,推动校内人才分流培养,探索多样化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目前,北京市持续推进“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已在多个领域形成了卓越拔尖人才培养的北京模式。同时,持续深化“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着力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身心健康、综合素质,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把牢育人导向。

  根据《北京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年)》,北京正全面推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课程教材体系建设。今年,北京工业大学新设置的智能建造专业,融合了学校机械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等学科群,聚焦于培养引领国家未来智能制造产业的系统集成型高级工程人才,体现交叉复合人才培养特色。北京交通大学正在构建的本研贯通课程体系,设置本研一体化教学系统,所有课程根据难度分级,面向全体学生通选互认,学生可依据自身学习情况,向上或向下自主选课,实现本研课程有机衔接。

  目前,北京重点建设了国家级一流专业1232个、省市级一流专业53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380门。在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评选中,北京高校共获奖107项,占获奖总数的26.8%。

  聚焦科研成果转化

  推进有组织科研和有效的人才培养

  北京集成电路高精尖创新中心和北京未来区块链与隐私计算高精尖创新中心,日前相继完成2023年度工作总结和里程碑成果考核。专家组认定,两个高精尖创新中心在前沿性技术领域实现多项重大突破,并推动相关技术向量产过渡,为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了力量。

  高精尖创新中心是北京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加快北京高校有组织科研、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北京正在推广的亦庄模式,支持高校与北京亦庄开发区等区域紧密合作,对接中芯国际等企业,开展“大线出题、小线开题、高校答题、产线考核”的有组织科研,将研究生、本科生培养全周期推进到产业一线,培养造就具有多学科基础理论、突出研究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同时,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创新研究生思政工作模式,推动管理服务力量下沉至学生一线,为研究生投身学习科研创造“无忧”环境。

  依托沙河大学城高校联盟,北京还在积极建设未来科学城产教融合示范区,聚焦区域战略急需和产业布局需求,以深化产教融合为切入点,以实质性联合培养为纽带,推动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建立起核心需求凝练、关键技术协同攻关、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产出高质量科技创新成果落地服务区域。

  面向首都四个中心建设实际需求,当前北京正在以“汇诊制”深入推进市属高校分类发展。李奕介绍,“汇诊制”关键是全面、客观、准确地研判市属高校面临的核心问题,剖析学校高质量发展、优势特色提升的资源和制度瓶颈,找准影响学校“更上一层楼”的堵点痛点,精准诊断、靶向施治,整体推进、集约支持,保障学校更好实现内涵、特色、差异化发展。

  北京市组织市属高校科学合理申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项目,对符合学校办学定位、有利于凸显学校特色,能够切实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优势学科专业、推动有组织科研创新、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项目给予精准支持。在此基础上,北京市根据《北京市属高校绩效考核办法(试行)》指标体系,每年对市属高校进行分类考核。

  “北京市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实现了深刻转型,很多变化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李军锋说,我们要用好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让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感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伟力,将首都聚焦“四个中心”城市功能定位的发展实践,化为北京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头活水,将首都“四个中心”的发展需求变成广大青年奋斗创业的舞台,以源源不断的青春之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文字 | 施剑松

  来源 | 《中国教育报》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