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1 09:37:57 来源: sp20241221
清晨,阳光洒向大地,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各类草木渐渐“苏醒”。这里,也是原麝、勺鸡、白冠长尾雉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122种大型真菌的美丽家园。
“每次进入保护区核心区感觉都不一样。”进保护区前,工作人员储勇习惯性地背上他的单反相机,“有的植物发了新叶,有的开了花,运气好的话还能碰上新物种……再过些日子,这里便会‘层林尽染’,用无人机在空中俯瞰才壮观呢!”
坐落于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包家乡境内的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大别山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北亚热带高山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123平方公里范围内,几乎囊括了大别山区所有生物种群,其中两栖动物22种,爬行动物38种,鸟类167种,兽类39种,蝶类140余种。
踏着松针铺成的厚“地毯”,行进在海拔1100多米的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多枝尖,日前,储勇带领记者一行人在遮天蔽日的密林深处探寻。
“这是厚朴,这是杜仲,那是一片30多年树龄的杉树林,前面不远有一片金钱松地衣样地……”顺着储勇的指点,记者进入了这个神秘的野外世界。
“不同于在国有林场、无人区建立森林生态型保护区,鹞落坪是全国首个建立在农民集体山场、土地上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的山场、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由农户承包经营。”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党委书记、包家乡党委书记储刚介绍,这决定了保护区必须“承担生态保护与地区发展的双重任务”。
1994年,鹞落坪晋级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当地就确定了“区乡统筹”的发展策略——在鹞落坪,保护区的负责人同时兼任包家乡的党政领导职务。储刚介绍,20世纪90年代中期,保护区曾经历“阵痛”:当地老百姓上山伐木的现象难以禁绝,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遭遇严峻挑战。“可以说,没有区内近6000人的生活条件改善,就没有保护区的发展。”
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区严守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三区界线,会同当地乡党委政府,充分利用森林覆盖率高、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年均气温低等优势,引导当地群众发展生态农业。如今,保护区所在的包家乡发展茶园面积6000余亩,其中有机茶园占比超过一半。通过补贴、技术引导等方式,发展四季豆、灯笼椒等高山蔬菜产业3000余亩,让当地山民“放下斧头,走进田头”。
“我家分了300多亩山场,以前的收入靠伐林子。大约1998年的时候,山里发了一场特别大的泥石流,让我记忆犹新……”
现年52岁的鹞落坪村村民储德峰告诉记者,2018年,他在保护区当起了护林员,负责保护区的森林防火、防盗伐、防盗猎工作。2022年,他办起了农家乐。靠着茶叶种植和农家乐的兼业经营,以及当护林员的收入,储德峰已不再伐林。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鹞落坪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上海、合肥、武汉、南京等周边城市人群纷纷前来避暑度假。
“在鹞落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我们保护区在‘烂泥洼’有座管护站,每到秋天好多白冠长尾雉会落在那里休憩,一个个像身披黄金甲的大将军,神气得很,到时候欢迎你来看!”储德峰向记者发出热情邀约。
通过保护区工作站的信息监测系统,记者有幸一睹这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的风姿:视频资料里,一只白冠长尾雉张开双翅,奋力抖动着身上金黄色的羽毛,并不断发出“啾、啾、啾”的鸣叫。
“这是两年前保护区拍摄的白冠长尾雉求偶视频。”保护区中心管理站主任、工程师王新建介绍,“那时,保护区的红外相机需要每半年人工更换储存卡,并检查电池电量,相机的物种监测资料也要手动导入管理系统。如今,保护区引进了可实时无线传输监控数据的新型红外相机,工作人员在手机端就可以对保护区物种进行实时监测。”
随着保护区的发展,物种监测手段与保护技术在不断完善。2023年,通过迁地保护实验,曾经在保护区被认为“硕果仅存”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大别山五针松又发现了12株——珍稀树种有了新群落!
日落时分,记者在鹞落坪遇到一队来自北京林业大学开展“县域植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的学生。结束了一天的野外样线踏查,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研究专业博士生詹振枫发型凌乱,黝黑的脸庞略显疲惫却难掩兴奋。
“过去一周多的时间里,我们在鹞落坪发现了大花斑叶兰、银缕梅等十几种珍稀植物,这是很难得的!”詹振枫向记者解释,“从林学上看,珍稀保护植物对生境有极高的依赖性,它反映了当地良好的立地条件。只有在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出现珍稀保护植物的概率才会更高。”
(本报记者 马荣瑞)
(责编:薄晨棣、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