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30 01:28:47 来源: sp20241230
中新社 广西防城港8月10日电 题:“Z世代”独弦琴传承人:焕新演绎传承“冷门”乐器
作者 俞靖
在广西青年独弦琴传承人唐佳葭的自媒体账号上有这样一段短视频:在湖北武汉武昌江滩旁,她右手轻拨琴弦,左手控制摇杆调节音高,用京族独弦琴演奏《我的阿勒泰》《Autumn Leaves》等多首流行乐曲。现实中,唐佳葭常以“街头路演”形式,用传统民间乐器演奏流行乐。
“我在上课之余,常赴黄鹤楼等景区进行独弦琴表演,推广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假期返回家乡广西防城港的唐佳葭,近日接受采访时说。
独弦琴艺术是中国唯一的海洋民族京族所拥有的传统音乐艺术,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下辖的东兴等京族聚居地区流传,以“一弦能弹百种音”成为当地民众举办庆典、传情达意的艺术载体。2011年,京族独弦琴艺术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4年7月,东兴京族博物馆内,国家级非遗项目京族独弦琴艺术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赵霞(左)指导唐佳葭(右)演奏京族独弦琴。 俞靖 摄家住中越边境城市东兴的“00后”唐佳葭,学琴已有13年,目前就读武汉音乐学院民族声乐专业。作为年轻一代的京族独弦琴艺术传承者,她尝试将独弦琴演绎焕新,引发年轻人关注中国传统民乐。
唐佳葭介绍说,为让独弦琴走进年轻群体,她以独弦琴演绎流行乐曲,并通过自媒体直播“圈粉”众多年轻人。为了让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与民间唱腔融合,丰富呈现形式,她还结合自身所学,与其他青年传承人“抱团演绎”,将京族独弦琴艺术与湖北小曲等非遗项目结合,焕新中国传统民乐演绎形式。
唐佳葭认为,巧妙借助互联网传播传统民乐是“Z世代”非遗传承人具备的优势,焕新演绎形式更易让壮乡独弦琴、天琴等冷门乐器被人认识和了解。
青年非遗传承人的培养,离不开传承工作的持续开展。据国家级非遗项目京族独弦琴艺术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赵霞介绍,早在2007年便已开展独弦琴相关的传承工作,当地先后完成京族独弦琴艺术资源普查,在东兴市校园中建立京族独弦琴艺术培训基地,实行公益培训教学等工作,并于2023年初步建立京族独弦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体系,截至目前,共有代表性传承人40余名。
而唐佳葭便是因公益培训与独弦琴结缘,成为赵霞弟子之一。两人“亦师亦友”探讨独弦琴技艺,常共同结伴赴北京等地演出,传播京族文化。
独弦琴虽起源于中国,却在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流传较广。在广西东兴,独弦琴常作为跨国民族乐器出现在中越民间艺术交流活动中。
赵霞认为,独弦琴艺术得以登上中外舞台,多亏一代代独弦琴艺人的研究改良,衍生出“京族多功能独弦匏琴”“龙首独弦琴”等形制独弦琴,改善音质,扩大琴声音量,丰富了独弦琴演奏形式。
同时,赵霞探索独弦琴传播模式,她常借助直播平台与越南独弦琴演奏者线上交流切磋,共同合奏中国传统乐曲,以琴为纽带链接中越友谊。因介绍和分享有关独弦琴的内容,她在短视频平台已积攒了50多万粉丝。
如今,曾濒临消失的京族独弦琴艺术焕发生机,诸如芦笙、天琴等壮乡乐器也借助当地乐团推广走向年轻人。据广西民族乐团副团长庞高雨介绍,为助力壮乡民乐传承发展,该团推出《桂风唱响》等多部创编民族音乐作品,并建立创演工作室,以传统民族乐器演绎时下火热的乐曲,通过举办新潮民乐活动,将民间音乐时尚化,收获更多乐迷。(完)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