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30 10:30:06 来源: sp20241230
爱美食就是爱生活。
明末清初,浙江人聂璜写过一本《海错图》,把在中国沿海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336种生物都画在了这部图谱中,堪称古代海洋生物图鉴。
有趣的是,这位民间画家、超级海鲜达人还在书里写下所见海洋生物的味道与烹饪方法,画上“食材”的模样,于是《海错图》又被挖掘成美食图谱。
后来,一位科普博主经9年考证写成《海错图笔记》,一经出版就成为科普界的现象级作品。书中描绘藤壶的吃法时,那真是令人垂涎:“好,你藤壶就在礁石上待着别动,我生堆火,直接烤礁石。火燎过的壳,一掰就下来,手指一顶,嘴一吮,冒着泡的肉就滚到了舌头上。不用加盐,肉里饱含的海水就是作料。”细腻生动的文笔,看得“干饭人”修炼出“干饭魂”。在如此多姿多彩的水产世界遨游,收获着味觉和视觉的双重满足。
翻着《海错图》中的海鲜美食,越看越饿,把吃过的海味、湖鲜都在脑海中回味了一遍,甚至觉着过往吃的那些个太逊色了,在心中立下宏志:有朝一日,要沿着《海错图》吃它一遍!
之后了解到,现在沿海城市不少海鲜店都把《海错图》里的美食列入自己的菜单招揽顾客。是啊,既美味,又有历史和文化,想不火都难!聂璜的足迹遍布了浙江、福建、海南、河北、天津等沿海地区,《海错图》给这些城市提供了一个“餐饮+文创”多美妙而新质的大IP啊!
而把美食推到了一个新境界的,当属清代著名诗人、美食家袁枚,其所著《随园食单》堪称中国饮食文化的百科全书,中国人追求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在书里达到极致,让你从一杯茶、一盅酒、一顿饭中感悟到生命的意义。江南不少酒家与饭店,常能看到《随园食单》里的菜品,地处南京的随园糕团,历经百年仍是众多老饕的最爱。
而袁枚的《食蟹五绝》,则给江南螃蟹产业加分不少:“寒露霜降饱尝鲜,拥炉挥酒到天明。无论壳中藏日月,换得诗人百世名。”美食与诗交相辉映,影响可谓深远。
“秋风起,蟹脚痒”,食蟹在江南是餐饮界一件盛事。农民养蟹、商者卖蟹、众人吃蟹,苏州的阳澄湖大闸蟹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各类文化美食节上、酒店客栈的墙上乃至大闸蟹礼盒的包装上,时常可见蟹的诗画,从诗文中走出的蟹产业链条,既细且长。
或许有人说,无论是《海错图》还是《随园食单》,都是文人雅士的精致生活,离普通百姓太远了。其实,《随园食单》里记载的诸多制作的美食,本就是药膳,也是从民间搜集而来。药膳发源于中国传统的饮食和中医食疗文化,如今早已端上了大江南北寻常百姓家的餐桌。
今年春天,在药都安徽亳州和河北安国等地调研,发现这里的老百姓喜爱药膳和养生茶,药膳麻椒鸡、药膳芍花鸡、曹操鱼头、绿色的石斛汁、贡菊冰茶等都是餐桌上常见的药膳和饮品。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岐黄经典《黄帝内经·素问》中众多的食疗养生理念早已化成当地人的饮食习惯,变成一道道强身健体和“治未病”的美食。吃的药膳,喝的养生茶,不仅蕴含了深厚的文化,还吃出了又一条产业链——药膳、花草茶产业。如今,安国共有“药食同源”生产企业76家,年产值达6.8亿元;亳州有各类药膳企业约120多家,年产值约20亿元左右。
以亳州道地药材亳白芍为例,每年5月,当亳州连片数千亩的芍药花绽放时,可观、可吃、可入药的芍药花形成的连绵花海,成为游人打卡的景观,如同袁枚的那首《春风》所展现的:“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
中国典籍浩如烟海,可发掘美食IP的可不止《海错图》《随园食单》与《黄帝内经》。《山海经第一·南山经》中有云:“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就是说,这种像韭菜一样开着青色花的草,吃了它不会感到饥饿。说不定未来就有商家由此得到启发,以“祝余”来命名一款健康食品的名字呢!
典籍中的美食,蕴藏着大文化和大市场。从中寻找IP创意,吃出典籍的文化味道,赋能当下的美食业,真是美事一桩。
(责编:杨曦、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