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5 18:50:48 来源: sp20241215
中新社 北京7月24日电 (记者 李纯)“预防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中日友好医院减重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孟化近日在北京指出,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已成为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相关防控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日前,中国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体育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公共卫生综合防控技术导则》,指导各地科学开展中小学生超重肥胖防控工作。孟化近日接受 中新社 记者专访,解读上述相关话题。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率显著上升,已成为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就中国而言,一方面,6岁至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约为19%,6岁以下儿童约为10%。超重肥胖已成为影响中国中小学生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另一方面,中国已有超半数成年居民属于超重或肥胖。孟化指出,超重肥胖不仅会使儿童青少年易患上多种慢性疾病、出现心理问题,还可能成为肥胖成年人群的“后备军”,“在成年后继续肥胖,增加患慢性疾病的风险,缩短预期寿命,同时加重医疗系统负担和社会成本。”
如何防控“小胖墩”问题?落实预防为主、早期干预、疾病预警的三级预防策略是关键。此次发布的《导则》构建了以一级、二级、三级预防为核心的综合防控技术体系。
其中,一级预防重在通过健康教育和政策干预,预防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发生;二级预防注重早期筛查和干预,及时发现并管理已有的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三级预防则是为已有肥胖及其并发症的儿童青少年提供综合性治疗和管理,以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
孟化认为,这一综合防控技术体系涵盖了从预防、筛查到治疗的各个阶段,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该体系的构建基于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具有科学依据,同时给出了具体的行动指南和可操作措施,便于实施。
这位专家还指出,防控体系能够落地见效,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落实相应的政策法规,为实施防控体系提供制度保障。卫生、教育、体育等部门应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并增加对相关工作的投入。此外,有必要建立健全的监测、评估机制,及时跟踪和评估实施效果,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改进。
与此同时,食物系统、城市规划与生活环境、公共政策与管理等都是中小学生超重肥胖重要的环境和社会决定因素,需要多方协作以达成防控目的。《导则》也强调,专业机构、家庭、学校、社区应密切协作,共同推动中小学生超重肥胖防控工作。
“预防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孟化建议,利用媒体、网络、社区等多种渠道,传播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危害及预防的重要性,增强民众的参与感和责任感。同时,鼓励食品企业、健身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到健康促进活动中,提供健康食品、运动设施和健康服务。
中新社 记者注意到,相关举措已在路上。就在本月上旬,中国营养素度量模型在北京发布。相关领域专家指出,该模型的建立旨在约束和规范“高糖、高油、高盐”食品向儿童青少年的营销行为,对食品生产企业也是一种引导。
孟化也谈到,政府可以建立相关激励机制,鼓励企业、机构和个人积极参与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预防工作。“这些措施可以逐步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预防的良好氛围,实现综合防控和长期健康目标。”(完)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