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5 16:38:05 来源: sp20241105
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让农村具备现代化生产生活条件。”
让乡村靓起来,乡亲富起来,各地区各部门大力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不断取得新成效,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乡村更加美丽宜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各地区各部门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向农村倾斜,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人居环境舒适度。农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一个个美丽乡村成为乡亲们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民生项目实打实,生产生活更加便利。
“自来水的水压稳、水质好,大家伙儿用上了‘放心水’。”四川省青神县汉阳镇小三峡村村民辜明说。农村供水工程稳定水源、铺设管网,自来水流入千家万户。青神县供水工程已覆盖全部行政村,城乡自来水普及率达90.29%。
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程建设。前9月各地开工建设农村供水工程17089处,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接近88%;全国有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路,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率分别达到99.8%和99.7%。水电路网基础设施加快补短板,有力改善乡村面貌。
美丽乡村展新颜,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走进河南省长葛市佛耳湖镇刘庄村,家家户户干净整洁。“村里统一规划,大家一起动手,改水改厕,打理庭院,村容村貌变好了。”村民刘天旺说。长葛市全域实施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一个个乡村绿起来、美起来。
各地区各部门全力抓好农村改厕和污水治理,健全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一系列强有力举措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73%,90%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14万个村庄得到进一步绿化美化。5万多个美丽宜居典型示范村庄发挥带动作用,乡村环境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迈进。
良好生态增福祉,守好青山换来金山。
在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兴桥镇钓源村,香樟如盖,白墙灰瓦。保护乡村生态,修复明清古建,古村重焕生机。“好生态有了好前景,游客带旺人气,我们吃上了‘旅游饭’。”村民李玲说。
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前三季度,乡村休闲旅游稳步恢复,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公共服务提标扩面,乡亲过上幸福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聚焦农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快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建设,织密社会保障网,提高公共服务便利度。
补短板,家门口有了贴心服务。
“吃住有人管,生活挺方便。”入住山东省莱西市日庄镇万林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刘洪高说。日庄镇建成6个养老服务站,设立助老餐厅,让周边农村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各地区各部门精准发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下沉。全国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不断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优服务,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市医院专家到家门口看病,不用来回奔波了。”湖北省广水市马坪镇柏林村村民黄诗明说。广水市整合医疗卫生资源,推动医共体服务向镇街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延伸,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多健康服务。
看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从试点阶段转入全面推进阶段,90%的家庭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医疗点,基本实现所有地市和县(市、区)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加强农村学校建设,2895个县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网络课堂、在线教育等助力城乡学生同上“一堂课”。
筑底线,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
前不久,河南省嵩县组织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集中排查,工作人员了解到白河镇栗扎树村村民谭红丽因患病有返贫风险,立即提供临时救助并帮忙申请低保,同时鼓励其种植中药材。
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各地区各部门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对可能返贫致贫的农民进行有效帮扶。截至9月底,中西部22个省份63.5%的监测对象已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其余均落实帮扶措施。全国脱贫劳动力(含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务工规模达3297万人,超过年度目标任务277.8万人。我国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风文明气象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农村现代化,不仅物质生活要富裕,精神生活也要富足。”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推动移风易俗,不断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让文明乡风劲吹广袤田野。
树新风,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在江西省泰和县,小积分引领新风尚。“打扫院子,拾掇家里,都有积分,攒够了能到小超市兑换牙膏、洗衣液,大家伙儿劲头很足。”苏溪镇模山村村民郭占海说。
文明积分、身边榜样、光荣榜……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创新机制,激励农民自觉践行文明新风。民政部门共确定32个国家级、近1400个省市县级婚俗改革实验区,农民群众彩礼负担明显减轻。
促善治,让乡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
“得到满分,领了一把铁锹。”在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程河镇曹河村9月份的评比中,村民方金楼名列前茅。村里将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文明家庭等11个事项量化打分,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被大大激发。
乡村治理效能稳步提升。清单制、积分制、数字化治理模式覆盖面不断扩大,新创建一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走乡村善治之路;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级组织体系,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强内涵,不断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吃过晚饭,农村文化礼堂可热闹了。周一练太极扇,周二敲锣鼓,周三学交谊舞,周四唱越剧……天天都有新课程。”浙江省新昌县澄潭街道社古村妇联主席金晓芳说。新昌县整合多个部门资源,依托农村文化礼堂,提供政策法律、医疗卫生、文化艺术、理发、家电维修等37项“菜单式”服务。
优化文化供给,创新惠民服务。全国所有行政村都开设了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和文化活动室,全国现有群众文化团队的数量超45万个,广大农民的精神生活更加富足。
乡村既是农业生产的空间载体,也是广大农民的生活家园。新征程上,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铆足干劲,久久为功,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澎湃动能。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30日 06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