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6 00:58:10 来源: sp20241216
前些日子,小组来到福建厦门,在乘船前往火烧屿中华白海豚救护繁育基地途中,与几头中华白海豚不期而遇。
这是世界上唯一以“中华”命名的海豚,有“海上大熊猫”之称,在广西、广东、海南等地均有分布,但厦门是全国少有的能在城区海域看到中华白海豚的地方。
中华白海豚在火烧屿海域畅游。(图源:福建日报)
中华白海豚为啥青睐厦门?一同乘船的专家说,海洋生态环境好不好,中华白海豚是指示性物种之一。厦门出现中华白海豚,说明当地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成果显著。数据显示,中华白海豚在厦门海域的种群数量,已由上世纪90年代初的60头增加到如今的80多头。
小组与中华白海豚的“偶遇”,是鹭岛生态蝶变的缩影。再往前追溯,这个变化的开始,可以从一个湖说起。
筼筜湖(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筼筜渔火”曾是厦门一景。上世纪70年代,厦门向海要地、筑堤围湖,筼筜港成了筼筜湖。筑堤阻断了水的流动,加上各类工厂沿湖兴起,污水一股脑儿排入湖中,生态环境急转直下。
筼筜湖怎样不再黑臭?1988年3月,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习近平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确定治湖方略。他创造性地提出20字治理方针:“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
筼筜湖综合治理,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发端之一。30多年来,在20字方针指引下,筼筜湖历经5轮大规模整治,从人人掩鼻的“臭水湖”变为水清岸绿的“城市会客厅”,并入选全国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现在,筼筜湖还有了“市民湖长”。60多岁的陈亚进是土生土长的厦门人,从教师岗位退休后穿上了志愿服务队的“蓝马甲”,一有空就来巡湖,“只要在厦门,我就要过来看看”“筼筜湖的生态一年比一年好”。
以筼筜湖为原点,厦门生态修复逐渐从河湖向海洋拓展。
“城在海上,海在城中”,厦门是一座典型的海湾型城市。鹭岛之行,小组几乎去遍了当地所有海湾,切身感受到“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魅力——
漫步马銮湾生态三岛公园,碧波荡漾,白鹭齐飞。曾经的马銮湾水质被老百姓称作“可乐”。经过多年治理,水的颜色从泛黑的“可乐”变成了透亮的“雪碧”。现在,东方白鹳、黑脸琵鹭等珍稀鸟类,争相飞到马銮湾过冬。
马銮湾生态三岛公园(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眺望杏林湾,一段全长2.6公里的骑行道横跨海湾。在阳光照耀下,海面被车道分为光影不同的两面,一边幽蓝深邃,一边霞光璀璨。集美区自行车协会会长陈明福是这里的常客,他用“惬意”形容自己的骑行体验:“杏林湾空气好,每天都有车友来。”
杏林湾水上自行车道(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站在五缘湾湿地公园观鸟平台上,但见鸬鹚在水中的木桩上一字排开,或低头休憩,或伸展翅膀。此处过去被称为“烂潮滩”,如今吸引了90多种野生鸟类觅食栖息。五缘湾的变化,让居民黄晓红赞叹不已:“每天我都来公园走走,幸福感爆棚。”
五缘湾湿地公园(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清理海洋污染物,厦门交出一份智慧答卷。在厦门海上环境卫生管理站调度中心,大屏幕中的动画模拟出当天海漂垃圾的漂移轨迹。有了这套智慧海上环卫系统,调度中心可以预测每天厦门湾海流活动,对海漂垃圾的规模和分布进行预报,给出精准的拦截和收集建议。
保护“海岸卫士”红树林,科研工作者倾注大量心血。在下潭尾红树林公园,高低错落的红树林生机盎然。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卢昌义深耕红树林研究与保护40多年,发明的“筷子苗”专利技术让幼苗成活率提升到90%以上。在几乎消失20多年后,85公顷红树林在此“重生”。
下潭尾红树林公园(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海洋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海里,根子在陆上。从外表看,厦门南湖公园西园并无特殊之处,但地下藏着一座2.5万立方米的调蓄池,相当于挖出10个标准游泳池。这一调蓄池可收集筼筜湖范围内区域的截流污水及初期雨水,保护城市水环境。
从湖到湾,从湾到海,从海域到流域,从流域到全域……厦门生态保护修复的每个成功案例,都有“综合”“协同”“统筹”“整体”等关键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的,“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
厦门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先行实践地。今日厦门,“抬头仰望是清新的蓝,环顾四周是怡人的绿”。秀美的城市风景、蓬勃的发展前景,在中国这座海湾型城市交汇。
文/一鹤
编辑/钟祺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