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变化)内蒙古西部农村:特色农业生金 致富增收有道

发布时间:2024-11-24 16:21:06 来源: sp20241124

   中新网 巴彦淖尔7月19日电 题:内蒙古西部农村:特色农业生金 致富增收有道

   中新网 记者 张林虎

  “目前谷子已经出穗了,预计亩产1000斤以上,按照去年的行情,一亩地收入2400元左右,比种玉米亩均能增加五六百元。”19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小佘太镇大十份子村村民任俊说道。

图为大十份子村的谷子长势良好。 李荣摄

  盛夏时节,走进大十份子村谷子连片种植基地,只见青绿色的谷穗随风起伏,田野犹如一片绿意盎然的海洋,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今年,任俊流转了2000多亩土地种植谷子,经过几个月施肥、浇灌、锄草等精心管护,目前谷子进入了出穗期,谷穗长到了20厘米以上,籽粒饱满。

  一直以来,大十份子村属于干旱地区,土地产量低。为了提高土地产出率,2021年,村两委通过考察调整了农业产业种植结构,依托本村独特的地形条件优势,引导农户因地制宜发展谷子种植。

  3年时间里,大十份子村谷子连片规模种植达3000多亩,把低产地变成发展经济的“高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如今,谷子已经成为大十份子村一项特色富民产业,实现了一项产业带富一方百姓。

  “种植过程需要大量人工,我雇的都是本地农民,让他们也能增加一份收入。”任俊说,希望在自己的带动下,有更多村民能选择种谷子,把谷子产业做大,增加收入。

图为任俊(右)查看谷子出穗情况。 李荣摄

  近年来,小佘太镇依托独特的土壤条件和气候环境,探索发展谷子产业,打造谷子种植集中连片区,打响绿色有机小米特色品牌。

  据大十份子村十四份子社社长李国栋介绍,谷子要比玉米亩均节水50%,经济效益还比玉米高。

  “明年计划最少种植5000亩,让谷子种植形成一个产业链,这样能吸引更多客商,既解决了销路,农民的收入也能提高。”李国栋说。

  与小佘太镇不同,相邻的大佘太镇则是加快推动马铃薯等特色产业高效发展,沙土地里呈现致富“新薯光”。

  在大佘太镇600亩马铃薯种植基地,叶绿花白的马铃薯郁郁葱葱。远远望去,马铃薯花如同千万只飞舞的蝴蝶在风中摇曳,阵阵花香扑鼻而来,把田间地头装扮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我流转了600亩土地种植马铃薯,准备8月上市,每亩地预计在10000斤到12000斤。”村民马勇说。

  今年,马勇流转了600亩土地种植马铃薯,应用滴灌、水肥一体化、大垄双行等技术,提高土地效益,实现以水促肥、以肥调水,既能保证马铃薯各个生长时期对水分和肥力的需求,同时能提高马铃薯产量及品质,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产业支撑。

图为马勇查看即将上市的马铃薯。 李荣摄

  “采用这些技术可降低生产成本,每亩要比玉米增收2000多元,亩均节水100方以上。”马勇说。

  马铃薯作为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广,粮菜饲兼用,具有较大的加工和高附加值潜力。今年,大佘太镇首次大面积种植马铃薯,不仅有效节水,还能带动当地村民就近就业增收。村民杜永利就是受益人之一,他成为既领工资又收租金的新农人。

  “今年我把土地流转出去,承包价格也很不错,我还能打工增加一些收入,也不耽误我干家里的活。”杜永利说。

  近年来,乌拉特前旗在高效节水产业上做加法,在低效高耗水产业上做减法,科学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通过推广膜下滴灌、水肥一体等高效节水技术,重点推广谷子、辣椒、籽用葫芦、马铃薯等高效节水作物,推动农业提质增效,产业稳产增产,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活力。(完)

【编辑: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