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5 11:57:54 来源: sp20241205
唐朝,长安迎来了无数番客经商、定居。回坊在长安城里落地生根,清真寺也随之拔地而起。
这些清真寺初建时,就富于中式美学,多以中式宫殿建筑美学为设计理念,将主体建筑巧妙安排其中,辅以亭台楼阁、砖雕石刻、水木花草等,动中取静,静中有动,仿佛一幅徐徐展开的中国画卷轴。
位于西安市鼓楼北边的化觉寺,正是这样一座典雅的中国清真寺古建筑。
中式宫殿建筑融合清真寺建筑风格
化觉寺,因位于化觉巷内,全称“化觉巷清真大寺”。据寺藏碑记记载,该寺初建于唐天宝年间(742年)。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朱元璋特许兵部尚书铁铉对化觉巷清真大寺重修与扩建。化觉寺又经多次重修和扩建,呈现给后人庄严的古寺样貌。
▲化觉寺全景图。(图片来源:陕西伊协微信公众号)全寺总面积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寺院坐西朝东,沿东西中轴线分四进院落,对称分布,不难看出中国礼制思想在建筑构思中的运用。每进院落中间或筑门楼、或置院墙相隔,呈现出和谐井然的四合院模式,风姿各异,自成一体。
第一进院落中最醒目的建筑莫过于木牌楼,样式为三间四柱三楼式,重檐歇山顶造型,檐下斗拱层层叠叠,高大雄伟。背后为砖雕照壁,中心主体图案为三方菱形菊连图,据证为清代所筑。
▲化觉寺木牌楼。(作者 供图)第二进院落的标志性建筑是石牌坊,为中式三间四柱式样,中楣镌刻“天监在兹”,两侧楣刻“钦翼昭事”“虔诚省礼”,意为造物主正在监督每个人的言行举止,人们理应虔诚自省。
石牌坊后南北两侧各建有一座碑亭。一侧碑体正面刻有明万历年间《敕赐重修清修寺碑》,背面有宋代书法家米芾手书“道法参天地”。“道法”源自老子的《道德经》“道法自然”两字,指的是天地运行万事万物并行不悖的真理。在清真寺题字使用道家核心词汇,体现出道伊同理的和谐思想。另一侧碑体正面刻有清代乾隆年间留下的《敕修清真寺碑》,背面是明代书法家董其昌手书“敕赐礼拜寺”。
第三进院内,高矗着省心楼(宣礼塔,也称邦克楼),砖木制结构,三层八角攒尖顶,覆盖蓝色琉璃瓦。楼体两侧厢房设有经堂、沐浴室、会客厅等,功能空间布置一应俱全。《敕赐清修寺重修碑记》中记载,全寺使用的琉璃瓦和瓦当吻兽原为明代皇家宫殿建筑特有建材,皆有嘉靖皇帝特许。
第四进院东侧的主体建筑为“一真亭”,又名凤凰亭,集中式牌楼与亭阁于一体。木质结构,中心亭为六角攒尖式,两侧用三柱支撑,状如凤凰展翅。
院落西侧由月台而上为礼拜大殿,为“明七暗九”的中式大殿样式,面阔七间、内深九间,单檐歇山顶,勾连搭,面覆蓝色琉璃瓦。
四进院落内部皆采用中式园林庭院设计,呈现出内敛古朴的东方园林造型艺术之美。
纹样中的中华文化优雅和谐之美
寺院有花卉树木、假山鱼池、砖雕石刻、匾额楹联等点缀。
化觉寺的砖雕作品多用牡丹、菊花和兰花等中华文化符号创作,倾注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化觉寺砖雕。(图片来源:陕西伊协微信公众号)蔓草纹样点缀在大型砖雕作品的四周,线条分明,圆润细腻。砖雕作品取荷花、牡丹和菊花等原型,经艺术加工后作“S”形波纹曲线排列,构成二次连续图案,造型优美,如风吹花动,又若叶随浪流,一气呵成中蕴含着自然洒脱的气韵。
寺内大量运用祥禽瑞兽的艺术符号。青龙、丹凤、朱雀、白虎、麒麟、狮子等中国上古神话中的神兽,有吉祥如意、辟邪镇宅的寓意。凤凰亭的外形象征取材于祥禽凤凰。寺内多处出现雕龙图案。如,石牌坊两侧设有雕龙牌楼,一真亭的匾额装饰为雕龙纹样,二龙戏珠的石刻。寺内大型建筑屋顶的瓦当头,采用传统中国建筑的吻兽,有龙、凤、海马、天马、狮子、狡猊等,寓意辟邪安宅。“祥禽瑞兽”出现在化觉寺内,是清真寺建筑中的中国文人意趣与民俗文化的融合。
在色彩运用上,化觉寺大量采用红、黄、蓝、绿和白等彩绘,极富地方民俗特色。礼拜大殿顶棚上600余块彩绘天花板,各成花叶图案,色彩亮丽。墙壁顶端利用沥粉金柱做成门罩、垂柱等饰物,中央象征礼拜朝向的“窑殿”呈拱尖状,内饰几何纹样。在其上方和左右做层层扩布浅雕,饰以蔓草纹样,再辅以中国传统的牡丹、宝瓶纹饰,既有异域风情,又有中式建筑艺术古色古香之韵味。
体现在碑刻匾额中的包容性
寺内陈列大量碑石。《创建清真寺碑记》写到“惟圣人心一而道同,斯百世相感而不惑。是故四海之内,皆有圣人出。所谓圣人者,此心此道同也。”全篇530余字,用中国儒家思想解释伊斯兰教理,成为以儒释经的金石典范。《重修礼拜寺无相记》碑刻,提到“虽居巷首处触之辄不然,其一瓦一砾莫敢移,虽僧虽道尤莫敢亵一旦”,表明历史上化觉寺与当地佛、道教互无亵渎、三教和谐相处。
中文书法作品比比皆是,五间楼檐悬挂的“清真寺”匾额,石牌坊正中镌刻的“天监在兹”,敕修殿正大门上高悬“敕修礼拜寺”,殿内悬挂着慈禧当年书写的“派衍天方”,礼拜殿正门上的匾额书写着“道冠古今”“本然清高”“为善最乐”“普慈万民”等,彰显着中华文明“仁者爱人”与“厚德载物”的精神风范。
化觉巷清真大寺地处西安繁华地段,历经1300多年历史沧桑。建筑风格中深深蕴含了中式艺术的审美意趣,直观展现了历史上伊斯兰教融入中国社会和中华文明的实践路径,印证了以儒释经的文明互鉴,更加彰显了中华文明有容乃大的风度与气韵。
监制 | 王翔宇
责编 | 刘渝西
审核 | 蓝希峰
制作 | 胡琪
(作者简介:赫剑梅,西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副教授)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