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如画丨黄河魂、华夏根,在临汾寻找穿越时空的答案

发布时间:2025-01-01 20:33:01 来源: sp20250101

   中新网 临汾11月28日电(记者 左宇坤)三晋大地,苍茫无际,笔走龙蛇。仿佛随便拎起一头,故事便可以无休无止地讲下去。

  在风光旖旎的汾河畔,在奔腾激荡的黄河中,山西省临汾市这片有着厚重历史文化的土地上,中华民族的形态以多种多样的方式铺展呈现开。那份精神尊崇和情感寄托,已深深镌刻在城市的每个角落。

  11月27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中国新闻网、山西省委网信办主办的“江山如画”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山西)在临汾启动。采访团在对临汾文化资源的探寻中,深切感受着华夏文明之肇端、最初中国之精神。

11月27日,山西临汾吉县,航拍黄河壶口瀑布壮丽景观。
中新社
记者 武俊杰 摄   11月27日,山西临汾吉县,航拍黄河壶口瀑布壮丽景观。 中新社 记者 武俊杰 摄

  大河流金,壶口喷涌黄河大合唱

  “西出昆仑东入瀛,悬流喷壁泻瑶琼。涌来万岛排空势,卷作千雷震地声。”在明代诗人刘子诚笔下,壶口瀑布奔腾如虹的气势和力量依然可以在今天与我们产生深切的共鸣。

  在山西省和陕西省交界的晋陕大峡谷中,黄河缓缓流淌过北方大地。奔流至壶口,两岸岩石陡然一缩,地势忽降,河水倾泻而下,如壶之口,故名壶口瀑布。

  这条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第一大黄色瀑布的壮观之景四季不同,滔滔黄河水从千米河床排山倒海似的涌来,骤然归于二三十米宽的“龙槽”。到了冬天,严寒的天气把瀑布冻成难得一见的冰雪之态,形成姿态万千、造型各异的冰挂、冰柱,绝美的“水帘洞”奇景亦可得一观。

  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而壶口瀑布作为母亲河——黄河的代表,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内涵,被誉为“黄河之心·民族之魂”。

  这里是著名经典音乐史诗《黄河大合唱》创作灵感的触发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奋勇向前。“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出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壶口瀑布都被认为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具象化。

 11月27日,山西临汾吉县,航拍黄河壶口瀑布壮丽景观。
中新社
记者 武俊杰 摄    11月27日,山西临汾吉县,航拍黄河壶口瀑布壮丽景观。 中新社 记者 武俊杰 摄   

  壶口景区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景区不断丰富旅游业态,一是打造文化和旅游精品工程,二是开创黄河地方文化特色,三是全面推动演艺、非遗、文创产品、公共服务等进景区,四是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充分发挥壶口景区的龙头作用,让果园变景区,真正使农民端上旅游的碗,吃上旅游的饭,挣上旅游的钱。

  黄河精神的照耀之下,新的奋斗征途已经展开。山西吉县因“千里黄河一壶收”的壶口瀑布而闻名于世,也因“鲜艳浓红、香脆甜爽”的优质苹果而享誉全国。

  近年来,吉县围绕“山上治本、身边增绿、促民增收”主线,依托天然林保护人工造林工程、三北防护林、新一轮退耕还林、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项目、吕梁山生态脆弱区等重点工程,完成荒山造林9.34万亩。

  东部油松防护林、南部刺槐防护林、中部水果经济林、西部干果经济林……从“光秃秃”到“绿油油”,把黄河沿岸变绿,吉县人的梦想正一步步实现。

临汾市博物馆是城市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是展现华夏文明、促进文化交流的主要平台,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为采访团在山西临汾打卡汾河边的博物馆。   临汾市博物馆是城市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是展现华夏文明、促进文化交流的主要平台,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为采访团在山西临汾打卡汾河边的博物馆。 中新社 记者 武俊杰 摄

  日月相抱,文物诉说千年古今事

  拂去历史的尘埃,走进临汾市博物馆,通过现代技术,观众可以清晰直观地看到三枚人牙化石和右顶骨化石在头骨中的位置,以及“丁村人”栩栩如生的生活场景。

  记者了解到,丁村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中国人独立完成的旧石器时代的考古,“丁村人”和“丁村文化”填补了大陆人类进化中间“古人”的缺环,有力驳斥了“中国人种西来说”观点,连通了中国大陆人类发展史谱系。

  “这是3枚丁村人牙齿化石的复制品。这些牙齿呈铲状,铲形门齿是黄种人拥有的较多。”临汾市博物馆陈列展览部工作人员介绍,丁村人的化石非常少,但对于了解中国古人类的连续演化进程非常重要。

  在第二展厅入口处,“镇馆之宝”彩绘龙盘格外引人注目。据工作人员介绍,彩绘龙盘是早期王级大墓特有礼器,陶寺遗址的早期王级大墓共出土4件彩绘龙盘,这是其中1件。

  “陶寺遗址存在明显的等级分化和社会分工,表现出早期都城的雏形。”正如工作人员所言,陶寺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最重要的都邑聚落之一,40余年来的发掘和多学科综合研究不仅从考古学上确立了陶寺文化及年代框架,还出土了中国最早的书写文字,确认了世界最早的观象台,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原创性贡献。

  在临汾市博物馆里,中华文化的传承、中华文明的持续性都得到了直观的展示。黄河魂与华夏根,家与国的概念,在临汾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土地上穿越古今,体现得如此清晰。(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