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观察丨共建“一带一路”的发展密码

发布时间:2024-11-23 05:05:10 来源: sp20241123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国际观察)共建“一带一路”的发展密码

  新华社记者柳丝

  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18日发布的《“一带一路”发展学——全球共同发展的实践和理论探索》(简称《“一带一路”发展学》)报告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一种由“发展”破题的新思路,为深化国际合作、完善全球治理、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提供了新的理念和行动方案,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实实践平台,并且正在孕育产生一种更具包容性、实效性的发展学——“一带一路”发展学。

  打通发展经脉

  “以前我们的运输状况很糟糕,只能用卡车运输土豆,赶上下雨被困在泥里,会在内罗毕困住好几天。现在情况好多了,我可以在两小时内到达内罗毕。”肯尼亚土豆种植户埃迪非常庆幸有了蒙内铁路。

  在东非国家肯尼亚,土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2017年,由中国企业承建的蒙内铁路开通运营。6年多来,肯中部地区的土豆等农产品能够快速、便捷地远销外地市场。这条联通了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和肯尼亚内陆地区的标轨铁路,是中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东非铁路网北部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东非内陆国家经由肯尼亚的海路货运更顺畅。

  蒙内铁路的故事是一个缩影。“要致富先修路”的中国经验,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中得到进一步验证。

  人类开启工业化进程以来,铁路、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一带一路”发展学》报告指出,无论是工业化先行者还是追赶者,如今仍面临不同程度的“基建赤字”,交通设施、电力能源、通信网络等基建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联合国项目事务署和牛津大学2018年一项研究表明,基础设施状况影响了92%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构建以经济走廊为引领,以大通道和信息高速公路为骨架,以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管网为依托,涵盖陆、海、天、网的全球互联互通网络,有效促进了各国商品、资金、技术、人员的大流通。这有助于打破制约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打通经济全球化大动脉,还在促进国际投资方面发挥了催化剂作用,为全球经济注入新活力。

  比利时布鲁盖尔研究所的相关研究表明,“一带一路”沿线铁路、航空及海上运输成本每分别降低10%,能分别提高国际贸易约2%、5.5%和1.1%。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打破发展瓶颈。

  世界银行报告显示,共建“一带一路”这十年,仅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就使全球贸易成本降低1.8%,使参与国贸易增长2.8%到9.7%,全球贸易增长1.7%到6.2%,全球收入增加0.7%到2.9%。

  激活发展动能

  “我刚来时,这里还是一片沙漠。我从未想到,我们可以把这个地方从沙漠变成一个综合区。”39岁的娜赫拉·伊马德是埃及泰达特区开发公司首席执行官,她的事业与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一同成长。

  红海之滨,荒漠之中,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生机勃勃地书写着发展故事。这是埃及综合环境最优、投资密度最大、单位产出最高的产业园区之一,迄今已形成新型建材、石油装备、高低压设备、机械制造四大主导产业集群,成功吸引130多家企业入驻,直接解决就业4000余人,相关产业带动就业约5万人。合作区对接中国企业巨石成立的巨石埃及公司,使埃及玻纤行业从无到有,并使埃及一举成为世界玻纤生产大国。“合作区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让整片区域都焕发活力。”伊马德说。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共建“一带一路”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短板和瓶颈,为共建国家打造新的经济发展引擎,创建新的发展环境和空间,增强了共建国家的发展能力,提振了共建国家的发展信心,改善了共建国家的民生福祉,为解决全球发展失衡问题、推动各国共同走向现代化作出贡献。

  在塔吉克斯坦,中泰新丝路塔吉克斯坦农业纺织产业园,帮助当地从棉花种植向棉纺织全产业链跨越;在印度尼西亚,青山工业园区将曾经偏僻的小渔村变成了全球重要的镍矿开采冶炼和不锈钢产业基地;在哈萨克斯坦,建在粮食产区北哈州的爱菊农产品物流加工园区采取“订单农业”方式,有效解决当地农民“卖粮难”问题,在提升农业加工能力之后,园区与中欧班列形成联动,进一步扩大哈萨克斯坦农产品出口规模……

  《“一带一路”发展学》认为,世界各国资源禀赋各异、发展阶段有别,具有各自比较优势,存在相互借力、协同增效的巨大潜力。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各国协同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合作等重大项目,引导整合各方资金、技术、产能、资源,服务各自发展优先事项,产生“1+1>2”的合作效果。

  追求共同发展

  如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让更多民众、更多国家分享到发展的果实,是长久以来的发展课题。当今世界,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全球性问题和挑战层出不穷,人类社会需要新的思想和理念。

  英国社会学家马丁·阿尔布劳在《中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角色》一书中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最大的特点是坚持不懈地将各种相关理论构想同解决人类面临的实际问题密切结合。

  《“一带一路”发展学》认为,共建“一带一路”通过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主的“联通”(Connection)带动经济要素自由流通,通过以产业合作为主的“赋能”(Enablement)实现全球生产链价值链的优化与重塑,通过以政府间合作、规则标准对接为主的“协同”(Coordination)增进合作效能,由此形成“CEC发展动力模型”,致力于解决全球发展两大关键问题——增长动力不足与发展持续失衡,并通过推动动力模型有效运行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经过十年实践积累,一幅关于全球发展与治理的新愿景随着共建“一带一路”铺展。

  十年间,共建“一带一路”拓展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方案的选择范围,实现了更多人口的减贫脱贫,汲取了更加强劲的发展动力。世界银行预测,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相关投资有望使共建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

  十年间,共建“一带一路”追求更加均衡和可持续的发展,不断迸发新的生机活力。在巴基斯坦,中国企业在建设卡洛特水电站点亮千家万户的同时,还修公路、建小学,让当地适龄儿童得以上学;在马来西亚,中国的云计算和数字技术运用在农作物种植中,进一步提升了农业效率,也为促进粮食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非洲,中非携手打造“数字非洲”,助力非洲国家消除“数字鸿沟”……每一个项目,都对应众多受益者,印证了“一带一路”是造福各国、惠及世界的“幸福路”。

  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是各方的大合唱,倡导并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得到积极践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决策机制就是例证之一。亚投行行长金立群说,在亚投行,“不管股份、投票权多少,有事大家商量”。

  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查尔斯·奥努纳伊朱说,广泛合作与交流的趋势是人类历史进程发展的客观轨迹,因此,“一带一路”任何有意义的发展都必须从全球共有的角度出发。“一带一路”集中体现了全球化最广泛意义上的协调、包容和参与。

  天下一家,命运与共。共建“一带一路”正以美美与共的方式,奔向下一个金色十年,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参与记者:黎华玲、姚兵、蒋超)

(责编:艾雯、刘洁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