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井俊二:不用害羞 现在每个人都可以拍电影

发布时间:2024-11-16 21:34:27 来源: sp20241116

  日本著名导演岩井俊二3月29日亮相澳门银河影院,看到热情的影迷时,他说的第一句话是:“今天有一点感冒,声音可能有点沙哑,请大家不要介意。”岩井俊二对待电影的态度和他做人一样,稳重而谦和。

  此次,他作为“焦点影人”来到澳门参加第一届澳门国际短片节。岩井俊二透露,自己很喜欢拍摄短片,因为短片里自有一片奇妙的世界。

  第一届澳门国际短片节于3月23日至30日举行,由澳门文化局及银河娱乐集团联合主办,设置了“澳门短打”“短片新锐”“焦点影人”及“特别展映”4个单元。其中“焦点影人”单元献映日本著名导演岩井俊二精心挑选的8部作品,包括《Kyrie 之歌》《瑞普·凡·温克尔的新娘》《你好,之华》《昌玉的信》《夏至物语》等,融合短片及长片元素,展现岩井俊二导演从短片跨越到长片的创作维度。

  岩井俊二导演了《情书》《燕尾蝶》《关于莉莉周的一切》《花与爱丽丝》等多部经典作品,他擅长镜头下的情绪表达,深度的剧情铺垫,被称为日本新电影运动的旗手。岩井俊二表示,除了长片电影,自己其实也非常喜欢拍摄短片,“因为短片也有短片电影才能达到的世界,我相信这片世界同样充满吸引力,充满趣味,我会不断尝试。”他还笑说比起拍短片,拍摄长片显然更累,“拍一部长片电影所消耗的卡路里是短片的十倍左右。”

《你好,之华》

  30年后翻拍自己的短片作品

  岩井俊二在2023年推出了《夏至物语》重制版,这是他1992年的短片《夏至物语》的翻拍版。

  为何30年后翻拍自己的短片作品,岩井俊二自言也是“罕有、少见”,他解释说当时的《夏至物语》是用一般摄像机拍摄的,画质不好,虽然现在有AI技术可以将当年的作品修复做成4K高画质,但他觉得不如重新拍一部高画质作品给观众,“加上一起拍摄的新演员都是年轻人,我想和年轻人合作。”而除了《夏至物语》,岩井俊二透露自己还有其他想翻拍的作品。

  《夏至物语》重制版的女主角Aina The End也是岩井俊二2023年长片电影《Kyrie之歌》的女主角,Aina The End是乐队BiSH成员,岩井俊二在创作剧本时,通过线上演唱会听到了Aina The End的歌声,当时便决定《Kyrie之歌》的主人公由她来演,Aina The End在片中饰演一名流浪街头的音乐家,只能通过唱歌来发出自己的“声音”,影片聚焦在时代与社会变化之下努力生活着的4名男女。

  《夏至物语》重制版和《Kyrie之歌》两部作品除了同一个女主演外,还有何渊源吗?岩井俊二透露,他是想宣传《Kyrie之歌》,所以才翻拍了《夏至物语》,“我在《Kyrie之歌》上映前一两个月才决定要翻拍《夏至物语》,的确是想提高大家对《Kyrie之歌》的好奇心,希望尽量可以有更多人去影院支持《Kyrie之歌》。”

  岩井俊二作品中的演员和角色的适配度很高,问他如何寻找角色和演员之间的配合,岩井俊二说自己在选演员方面并没有准则,“主要是找一个能感受到作品的人去演,反而是选了演员之后,我会花一些时间去想怎样发挥演员最大的特质,怎样让观众看到他们最发光的一面,我会花时间去想这一点。”

  岩井俊二进一步解释说,他的电影起承转合比较大,所以,他一开始会考虑演员本身的气质,考虑演员自然地演戏时会是什么样的感觉,“我不希望演员做得太过,所以我就会想,如果是这个演员,会去怎样演这部分的戏,这是我最会花时间去考虑的点。比如说一个妹妹的角色,角色就是个配角,但我拍摄时跟演员讲,你当自己是主角去演,这样就发挥出她更大的演技,观众也认可了她的表现。”

  短片也有短片的世界

  岩井俊二拍了很多部长片,但是也一直在拍短片,比如,1996年,他拍摄过以精神病患者为题材的短片《梦旅人》,该片通过对三个精神病患者的刻画,展现了现实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记者评审委员会奖;2002年,他拍摄短片《ARITA》,在片里他首次为自己的影片作曲;2009年,岩井俊二还与娜塔莉·波特曼、姜文等12名导演联袂执导了短片集《纽约,我爱你》。

  岩井俊二认为,短片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魅力,而他追溯自己拍的第一条短片是一个30分钟的电视剧,“当时我有一个自己很想拍的故事,但是因为拍不了长片,只有拍电视剧这个选项,那就拍,也没关系。其实,我觉得,短片和长片没有本质的分别,主要是将你想讲的故事用短一些或长一些的方式呈现出来,反而自己可以去判断有什么能调整,这个也是拍短片的乐趣所在,这个自由我是很享受的。拍短片和长片都很开心很好玩,希望更多人去挑战拍短片。”

  若说长片和短片的不同,岩井俊二认为两者最大的分别是,“短片只要有一个想法,有一个点子,就可以拍出来,长片只有一个点子是不够的,需要构思电影的世界观,怎么去表达人物关系等问题,很多东西要构建出来。拍一部长片电影所消耗的精力和体力也很大,燃烧的卡路里也是短片十倍左右。”

  很多人觉得拍短片的一大难点就是时长,因为时间短,如何在这个有限的时间内讲述好故事?是去找一个完整的故事,还是找一个完整故事的核心来拍呢?

  岩井俊二认为,如何讲故事还是以题材为准,“每个题材都可能不同,但无论长片电影还是短片电影,都是要讲故事,讲述发生了什么事。我觉得短片和音乐很相似,音乐有不同的小节,可能有4拍、8拍、16拍,由不同的拍子去组成一个音乐。”

  拍短片的成熟度对一位导演驾驭长片的能力,显然帮助很大,岩井俊二说自己也是从拍短片到拍长片一步一步来的,他在拍了足够多的短片以后,才觉得差不多可以拍长片了,“刚好有个工作机会,有投资人找我去拍摄长片,于是就有了我的第一部长片作品。”

  岩井俊二有很多作品是由短片到长片,比如说《烟花》《花与爱丽丝》,岩井俊二透露《花与爱丽丝》的短片和长片当时其实是一起拍出来的, “我在拍短片时,突然想到‘记忆丧失’这个主意,然后就写了个剧本拍出了饱满的长片。所以,当时已经很明确知道自己想表现怎样的故事,虽然观众是先看了短片再看的长片,但当时在拍的时候,我想的是大家看短片时以为是这样的故事,但看完长片后,发现原来故事是这样的,给观众准备了一个小惊喜。”

  现场有观众表示,自己非常喜欢《花与爱丽丝》,她询问岩井俊二是如何深入女性内心,展现女性青春时期细微曼妙的悸动、心绪的摇曳,以及难言的爱意的?岩井俊二讲述说他会在自己脑中做一个虚拟的现实,“我会幻想爱丽丝这个角色,想象电影中呈现的画面,先在自己的脑海中构思出整个世界,在拍摄的过程中,我好像每天都投入在这个世界里。这部戏很真实,我真正能感受到这个世界,甚至拍完后都抽离不了。之后我拍了《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其实是我想要从《花与爱丽丝》‘毕业’,不让自己再想这部戏,觉得要拍多一个作品才能让自己真正抽离,所以才做了《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

《夏至物语》重制版

  优秀的电影导演往往是出色的音乐鉴赏家

  很多影迷认为看岩井俊二的电影是多重享受——看剧情、赏画面、听音乐。而岩井俊二涉猎电影、音乐、小说、漫画等多种艺术,是名副其实的“多栖”。他曾和Hec&Pascal乐队来北京举办过音乐会,岩井俊二是乐队的“映像负责人”,同时他也担任乐队的词曲创作工作。

  在岩井俊二看来,优秀的电影导演往往会是出色的音乐鉴赏家。“毕竟除了负责调度场面、把控影像画面和挖掘演员更深层的表演这种‘眼观’的层面外,导演还会对声音上的素材作出判断,一段画面配合什么样的声音,哪段音乐能更好地传递当下章节想要表达的真实情感,都是需要考虑的。”

  提及此次放映的《夏至物语》重制版,岩井俊二说1992年他拍摄《夏至物语》时,有很大的自由度去选歌,他就从自己喜欢的CD里面选出Moon Riders乐队的歌,这次重制版也用了,“1992年拍完《夏至物语》后,我有另一个作品找了Moon Riders的领队去拍,他就说你当年用了我的歌,我说对啊,然后我们就做了朋友。这次做《夏至物语》重制版时,我再次找到这个乐队,不过很可惜,有两位乐队成员已经离开了,但是,剩下的乐队成员重新灌录了这个作品。这次还有一个主题曲,是我大学时候就想好的,那时我一直知道自己想拍一个和夏天有关的题材,还想好了一首歌,这次去做《夏至物语》重制版,就突然想起当年的旋律,所以就用在这里了。”

  在岩井俊二导演的作品当中,声音不仅局限于音乐,也包括人物独白,以及环境的声音,比如蝉鸣。音乐感是不是可以帮助他更好地找到故事的节奏和讲故事的角度?岩井俊二认为声音、音乐都很重要,“因为无论影片的画面多大,但如果声音或者音乐很小,好像你进不了那个世界,所以,基本上我的电影有一部分可以说是被这些声音支配着。”

  什么是钱买不到的?就是每天做自己喜欢的事

  在做导演之前,岩井俊二非常喜欢画画,他说自己从高中到大学,每天给自己的目标就是怎样可以画得更好,“我相信我的绘画能力在文学和音乐之上,我也相信练好绘画对我的创作是非常有用的。我觉得最快乐的就是见到自己每一天都比昨天的自己更好、更有成长、更加进步,我非常享受慢慢去做好一件事的过程,觉得非常愉快。”

  岩井俊二说那时他甚至觉得自己很有绘画天赋,“好像我真的很适合做这件事,我真的画得不错。”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还能每天看到自己的进步,这让岩井俊二感觉到一种内心的富足,他说:“这是钱买不到的东西,如果有人问世间什么是金钱买不到的东西?我觉得就是每天做自己喜欢的事,你付出努力,你见到进步。”

  岩井俊二并没有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只是在钢琴教育上有过音阶练习,但也正因为不用考虑过多的章法,他往往能在琴键上找到灵感,脑子里的故事会随着音符的流泻而自动生成。而在他看来,音乐很容易,只是按几个音,可能灵感来了音乐就出来了,但是,写作或者创作故事时绝对不是那么简单,“不是说动动手就能写出故事,很多时候都要靠做一些其他的事去吸收灵感,比如说去散步。”

  岩井俊二以自己的经验告诉大家:创作真的不可以着急,再急,好故事也不会创作出来,“很多时候都是在寻找,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故事不够精彩,不停去烦恼,想怎样做得更好,我的日常就是去烦恼这些。但是,大家不要气馁,因为你持续去想,一定可以创造出好的故事,而且这个过程非常好玩,我建议大家试试。”

  岩井俊二认为如何来写好一个故事,呈现一个故事,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当然作为导演可以不写剧本,“但我觉得作为一个导演,要具备能写剧本、能讲故事的能力,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本次展映的作品中,《你好,之华》是岩井俊二与中国影人合作的电影,讲述袁之华(周迅饰)代替去世的姐姐之南参加初中同学会,遇见了彼时倾慕的学长尹川(秦昊饰)。阴错阳差之下,之华开始透过没留地址的书信重拾失落的年少岁月,向尹川倾诉心事。另一厢,收到信的尹川把回信寄往之南的老家,被之南女儿睦睦收到。睦睦也以之南的名义回信,希望探寻母亲的青春时代。一连串错位的倾诉与追忆,尘封往事在字里行间慢慢苏醒,渐渐揭开了两姐妹、三世代之间交相缠绕的故事……

  岩井俊二表示,现在通信发达,信件已经失去它的实用性,但他很怀念以前互相写信的美好,而且,让他感动的是,现在也会收到影迷写给他的文字,“这在现在,似乎已经不是一个普通人会得到的体验,所以,我很庆幸自己可以拍电影,可以收到观众的来信,而且我个人认为,信件是不会消失的。”

  拍自己心中想拍的故事 现在都有机会

  岩井俊二的作品主角,很多都是纤细敏感,内敛且不善于表达自己,岩井俊二说,自己其实不是特别想拍那些人,不过通常他作品中发生的那些故事,总是适合这一类型的角色出现,“其实每一个人都会出现低潮的时期,或者都曾经像那些角色一样,有不太顺利的日子。人生很平凡,没什么特别,大部分的日子都是没什么特别,但是如果每一天都有好事发生,你反而不懂得感恩,因为你会习惯了。所以,偶尔有好事出现,就已经很足够,我想描绘的是平凡的日子里面可能有一些东西是不能被取代的,或者是把一个平凡日子的故事很戏剧性地描绘出来,这是我由年轻时候到现在都会给自己的课题,就是拍一些这样的故事。每部作品都想有不同的呈现,我作为一个导演,去探究每一个作品怎样去呈现或者想表达出什么都是我的工作。”

  岩井俊二说自己在学生时代就想拍片,“开始用8毫米摄影机拍片,当时由于缺少设备,拍视频对学生来说很难。自己去拍片,自己去冲片,当时没有什么人这样做,是很少见的。我最初看到自己拍的影像动起来时非常感动,要说有什么能比这个更感动,应该就是给自己的影像配上音乐的感觉。我一直保持这样的创作方式。”

  而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机就可以拍片,岩井俊二认为,现在是一个谁都可以拍出电影的时代,“这个时代已经来临了,我等待这个时代等了很久。大家只要做自己,拍自己心中想拍的故事,现在都有机会。你可以试着自己去拍,就好像看球一样,如果你自己试着去踢,可能会更加明白踢球的乐趣,可能你做不了一个出色的足球运动员,但你感受过踢球的乐趣,和你只是看球赛不同,你所得到的味道会很不同。大家由一个看电影的粉丝,变成一个参与电影制作的人时,相信也可以让电影界有更加蓬勃的发展,所以,我很期待大家亲自试着拍出来,不用害羞,将你自己心中的故事拍出来就可以了。”

  文/本报记者 张嘉

  供图/彤彤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