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青年担当”

发布时间:2024-11-27 14:20:51 来源: sp20241127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对“第二个结合”作出了深刻阐释,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成功推进“第二个结合”使中国式现代化成为“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让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绽放出夺目光彩,需要唤起澎湃的青春力量,加深青年一代对历史经验和文化规律的认识,使其自觉担负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的文化使命,在不断推进“第二个结合”中坚守马克思主义,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开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新境界。

  掌握精神主动,在激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生命力方面展现“青年担当”。文明生命力是指一种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和生存能力。强大的生命力意味着文明能够守正创新,并在历史长河中保持活力。唯有坚持以古鉴今、古为今用,方能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有机结合。当代中国青年应在实践中着力推动“第二个结合”,为文化传承和文明建设贡献独特力量。要明确“尊古而不复古”的现代文明基本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当代青年应在本土实践中把握文化传承的历史规律与时代特征,正确解读古今通融的价值理念和文化标识,同时以现代眼光和未来视野抓住数字化、移动化、智能化等发展契机,为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青年人特有的洞察和创意。要参与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话语体系。当代青年应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进程、独特之处以及发展方向,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正确对待,共同参与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政治话语、学术话语与生活话语,并探索与当代中国发展实践、民族复兴时代主题相契合的现代表达方式。要以现代方式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当代青年要准确把握全媒体传播规律,运用新传播技术、手段、形态,助力文化建设提质增效扩容。同时,充分发挥创造力,将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审美追求巧妙结合,展现出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

  聚焦价值认同,在提升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向心力方面展现“青年担当”。文明向心力是指一种文明内部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一个拥有强大向心力的文明,成员会因为共同的价值观、文化传统、历史记忆等因素紧密团结在一起。当代青年应致力于通过“第二个结合”,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自觉担当起价值信念“传扬—凝聚”的使命,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群众基础,为增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价值认同而不懈努力。要做助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传扬者。当代青年要积极响应时代需求,在学习领悟的基础上,尝试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最广泛的群众推介马克思主义核心理念,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群众掌握科学的思想武器,以其为指导创造性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当代青年特别是青年文艺工作者,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止步于书本和陈列柜中,应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理解加工,创造出一批叫得响、传得广、留得住的,符合受众需求的文化产品,增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感召力,使之真正走进民众可感可知的日常生活,日用而不觉。青年要与社会各界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曾提出“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的课题。今天,在新形势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构建属于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应充分发挥新文艺组织与新文艺群体作用,帮助青年深刻认识文化建设责任,保持对中华文化主体性的高度信心,释放青年群体中蕴藏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艺创作活力。

  推动文明互鉴,在增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影响力方面展现“青年担当”。文明影响力是指一种文明在国际层面传播开来、作用于受众的深层力量,其思想理念、文化艺术等能够跨越国界,在域外文明中得到有效传播。“第二个结合”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当代青年需要以浓郁的中国味、深厚的中华情、浩然的民族魂,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形态得到更加广泛的认知与认可。要以文化自觉彰显文明互鉴的中国特色。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和发展规律的高度认知和理解。“第二个结合”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汇,更是一场思想的“化学反应”。当代青年应通过实际行动将这一抽象理论概念具体化,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助力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华文化传播体系,使文明中国形象在世界舞台上巍然耸立。要以文化自信彰显文明互鉴的中国风格。文化自信是对文化传统及其价值的自信,体现了对文化的独特性、先进性和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当代青年应该培养胸怀天下的国际格局,通过跨文化的交流、多语言的传播,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深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理念的文化根源,强化全球文明倡议的国际影响力。要以文化自强彰显文明互鉴的中国气派。在增强中华文明国际话语权时,一方面要寻找“共鸣点”,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寻找有助于国际化传播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推进中华文化的全球化传播、分众化表达,特别要把握各国青年群体的媒介使用习惯和内容选择偏好,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另一方面要寻找“共振点”,保持开放的心态,正确看待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虚心学习与借鉴国外先进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光明日报)

  (作者:叶龙祥,系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本文系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项目“习近平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的价值意蕴与逻辑理路研究”〔FJ2022XZB028〕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