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处在科学的起跑线上”

发布时间:2024-11-25 15:54:59 来源: sp20241125

原标题:“永远处在科学的起跑线上”

4月2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化学家、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万惠霖辞世,享年86岁。

万惠霖毕生致力于催化化学研究,始终活跃在催化化学的前沿领域,取得一系列原创性重大研究成果,是我国催化化学研究的先驱。

创新路上无畏惧,一马当先创佳绩。这是万惠霖一生追求真理、勇攀科研高峰的生动写照。

潜心催化献终身

催化化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80%以上的传统化工过程都与催化作用有关。从踏入这一领域开始,万惠霖就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责任感。他说:“催化化学这个学科近几年在世界上发展得很快,我们不能步人后尘,要勇于创新,不仅要在基础理论研究上有所突破,研究方法也要创新。”

当时,国内外研究者主要依靠阳离子来调变催化剂的活性与选择性。万惠霖课题组选择独辟蹊径,研究一种新型阴离子(即氟离子)调变的催化剂。这类催化剂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多个化学反应中展现出高效催化性能。

经过多年研究验证,万惠霖带领课题组阐明了氟化物助催作用的本质,创新研制出一系列性能优良的含氟稀土(碱土)氧化物催化剂,为从天然气等低碳烷烃资源中制取乙烯和含氧有机化合物等开辟出全新方向。

强烈的创新意识使万惠霖的科研工作始终走在前沿。一生中,他与老师、同事合作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600余篇,出版专著1本;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3项,以及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荣获中国催化成就奖。

谈及取得的科研硕果,万惠霖总是轻描淡写。他说:“我只是一个比较肯学习的人,组织上交代的教学或是其他任务,我都很认真地去做。”

在同事及学生眼里,他是一名典型的“三无”教授,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没有在晚上十二点前休息过。只要不出差,不论是星期天或节假日,同事和学生经常能在实验楼看到他的身影。而他家书房的灯,午夜之后也总是亮着。

在万惠霖的同事、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王野眼中,万惠霖严于律己,对实验数据要求极为严格,最大的爱好是看文献。甚至在外地考察期间,他都背着一大包文献随时翻阅。

别人问他为何这样拼命?

万惠霖说:“我觉得自己永远处在科学的起跑线上,要拼命地向前跑。”学习兴趣一直推动着他前进,做学问搞科研让他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甘为人梯育栋梁

在勤于科研的同时,万惠霖也投身于教学一线,长期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专业课程。在学生印象中,他讲课深入浅出,条理清晰,重视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总能激发兴趣、启迪思维。

为了让年轻人有更多时间作研究,他肩负起学院、学校交给他的行政任务,曾任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其间承担了大量行政性、服务性工作。

万惠霖除了给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更以身示范,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

令学生龙瑞强记忆犹新的是,20多年前,他与导师讨论课题时,万惠霖坦诚布公地告诉他,自己对实验装置的细节不懂,要他自己摸索或向别人学习。在龙瑞强看来,当时在他面前说话的万老师已是全国知名的“催化大师”,完全可以安排他去问别人,压根儿没有必要在一个毛头小伙面前如此谦虚。

龙瑞强在回忆文章《我的恩师万惠霖院士》中写道,万老师这种谦虚和诚实的态度给他的一生都带来深远影响,特别是在以后的工作中,当他有不懂的问题而羞于开口时,万老师的一席话总是回荡在耳边。

“973”项目“天然气、煤层气优化利用的催化基础”是国内最重要的重大基础研究计划之一。彼时,万惠霖是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但他却坚决推荐当时小他21岁的包信和担任项目首席科学家,并在随后的工作中给予鼎力支持,最终项目高质量完成。

“先生那淡泊名利、提携后学的崇高品质和甘为人梯的宽广胸怀,我时刻铭记在心。”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荣说,万惠霖淡泊名利、励精图治,他崇高的科学家精神和道德风范永远值得后辈学习和敬仰。

(记者 符晓波 通 讯 员 曹京柱 欧阳桂莲)

(责编:郝孟佳、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