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1 01:31:57 来源: sp20250111
“咔、咔、咔……”河南省辉县市南村镇南东坡村,73岁的村民刘安山正修剪着连翘树枝。身后,连翘花静静地开满了山坡。
30公里外的上八里镇,61岁的辉县市共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海全忙着向客商推荐连翘茶,嗓门很高,底气十足。
这两人,之前没交情。他们的交集,要从连翘说起。
刘安山的家在豫北农村。“之前种了点地,收入一般般。2018年开始,体力有些跟不上,想着种点核桃、香椿这些好种的,但收成一直上不来。”刘安山忆起过往,5年前的他,眉头总是紧缩在一起。
那时候的孙海全也不太顺。“我之前一直在村里种连翘、黄芩等中药材。2018年,我和一家药企签了一个连翘大订单,想扩大种植规模。但发动村民的时候,他们谁也不愿意种。”孙海全寻思,“莫不是嫌连翘苗贵?”咬咬牙,他决定给村民免费发苗。一些村民领了苗,但种植上却不上心。孙海全怎么能不愁?
一天,刘安山在村里溜达,碰到了孙海全,两人第一次产生交集。
“这连翘好种不?挣钱不?”刘安山问。
孙海全答:“咱这片地适合连翘生长,种好了,赚得可不少。”
刘安山有点心动。第二天,刘安山又来了。这回轮到孙海全发问:“种连翘,至少3年没收益,你看行不行?”
经过一夜思考,刘安山打定主意。他点点头,领走不少苗。翻好4亩坡地,全种上了连翘苗。
谁知第二年,收益不行,刘安山心里打起鼓来。孙海全赶紧来劝说。跟在孙海全后面的,还有一个人——南村镇党委书记王亚楠。
“现在大家看不到收益,不愿种连翘,你们能想办法不?”孙海全把问题抛给了王亚楠。
这下,轮到王亚楠皱眉了。他马上带着镇干部入户访谈,摸清村民想法。
有村民说:“怕有风险。”王亚楠多次跑到市里的银行沟通。镇政府出面协调,银行和合作社签订协议,推出“中草药贷”小额信贷产品,助力农户种植中药材。
有村民说:“怕种不活。”镇干部多次组织种植户去外地学习,请专家来讲解种植经验。
有村民说:“担心种了卖不掉。”镇里推行“村集体+企业+农户”合作模式,签订村集体、企业、农户购销协议,让合作社进行兜底回收,再打包销售。
进了合作社,在购销协议上签了字,刘安山也踏实了。
一整套扶持政策下来,不仅村民们种连翘的热情高了,占地8000平方米的大仓库和晾晒场也顺利建成投运。规模大了,产量有保证了,孙海全和大药企谈合作的底气也足了。
前几天,2024年百泉药交会在辉县市举办。在南村镇的展位前,连翘、黄芩、柴胡、柏仁等20余种药材摆满展台,桑葚茶、桑葚干等产品也吸引了许多药商驻足。孙海全借此机会,和河北一家药企签订了300吨的连翘供应合同。
走进孙海全的仓库,一袋袋连翘籽、柏树壳等中药材垒得有3米多高。“这些都被订了。有的要发往深圳,还有的要出口国外。”孙海全指着不远处的杀青机、烘干机、色选机说,“我们现在不光卖原料,还做深加工。产业链长了,后面赚得会更多。”
“扶持一个龙头企业,能带动一方百姓致富。”一旁,辉县市相关负责人李园丰介绍,市里因地制宜发展“一县一业、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现在辉县市从事药材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的村民有上万人,每年创造产值3亿多元。
刘安山呢?日子过得怎么样?
在刘安山家里,他掰起指头算起账来:“2021年,连翘树挂了果,卖了3000元;前年,卖了一万五千块钱;去年,足足有4万元。”
刘安山笑了,他心里彻底踏实了。
闲时,刘安山和孙海全都喜欢去山里散步。在南村镇的土坡上,看着漫山的连翘花开得金灿灿一片,俩人心里别提多舒坦了……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25日 06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