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开学,应对极端高温天气必要之举

发布时间:2024-11-27 15:03:59 来源: sp20241127

  在极端天气面前,相关行业需要机动灵活的应对机制,这也是应急管理的一部分。

  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官方公众号消息,因持续晴热高温天气,重庆市渝中区、沙坪坝区、江北区、两江新区、大渡口区、渝北区、璧山区、永川区、梁平区、奉节县等区县教委陆续发布了《关于调整2024年秋季中小学(幼儿园)开学时间的通知》,延期到9月9日开学。

  此外,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也已发布延期开学的通知,重庆师范大学、重庆科技大学则确定延期开学。而在与重庆一省之隔的四川,自贡、南充、遂宁、泸州、乐山、眉山、资阳等地也相继宣布延迟开学。

  因为高温而延迟开学,确实不多见。何况还涉及两个省级行政区,范围相当广泛,故而也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

  事实上,延迟开学绝非过度反应之举。根据气象部门的消息,对四川盆地一带来说,正在经历的高温过程是同期罕见的,热到破纪录。

  以重庆沙坪坝为例,目前已经连续8天超过40℃,8月下旬或创造40℃+全勤历史纪录。单看这个数字,已经令不少人望而生畏。也可以想见,此时开学,大量学生聚集在校舍中,中暑、脱水等健康风险会陡然升高。

  在极端天气面前,教育部门及时做出调整,是以“学生为本”的体现,也反映了当地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新理念,值得肯定。在网络的评论区可以看到,不少当地网民都对这一人性化之举表达了认可。

  客观来看,延迟开学并不只是停课这么简单,背后是一笔不小的行政成本。无论是学校的课时,抑或是各地的教学安排等,都会连带着做出相应调整,还需要跟全国、全省(市)统一的各种考试重新调适,产生一连串连锁反应。

  但这依然是值得的。无论如何,学生的健康安全都应当是第一考量。早在2022年时,教育部就已经明确,遇有极端天气,要适当调整上下学时间或采取停课等措施。

  而这两年来,在应对极端天气时,学校的应对也越来越主动。2023年12月12日,因暴雪橙色预警信号,北京市教委决定次日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学生采取临时居家学习措施;今年7月,广州印发新修订的《广州市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其中规定暴雨红色预警发布时,中小学停课无需主管部门通知。

  由此可见,灵活采取停课、延迟开学等应急之举,已渐渐成为社会共识。这也是社会价值光谱嬗变的一种展现,人的安全本身,远远凌驾于各种社会成本和“麻烦”之上。

  当然,不只是学校,从网上也能看到,很多网民呼吁这些应急措施也能推广到其他领域和行业。这种声音值得倾听,近些年人们明显感到极端天气的出现更加频繁。

  今年7月,中国气象局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4)》显示:2023年是全球有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我国平均气温创下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历史新高。有专家介绍,在高排放情境下,目前50年一遇的极端高温事件到本世纪末将变为1-2年一遇。

  这也意味着,未来人们可能会迎来更加多变的极端天气,各地的应急管理措施也应当跟上这一新变化。各方恐怕不能再死守老规矩、老惯例,相反,各地各行业不妨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应对机制,增强应对措施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用于保障社会成员的健康安全。

  这次重庆、四川等地的延迟开学,无疑是打了个样。在各种极端天气面前,需要有及时调整社会日程的魄力与应对机制。这种安全优先的管理思路,对于防灾减灾意义重大,也会成为我国完善应急管理机制的宝贵经验。(新京报社论)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