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5 06:18:18 来源: sp20241125
新华社耶路撒冷11月6日电 (国际观察)巴以冲突持续一个月 国际社会强烈呼唤和平
新华社记者吕迎旭 王卓伦
到11月7日,牵动世界目光的新一轮巴以冲突将满一个月。冲突给巴以双方带来重创,大量平民伤亡和流离失所已造成了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这次冲突对巴以双方内部政局、地区安全乃至世界局势都产生深远影响。国际社会发出了停火止战的强烈呼声,呼吁紧急行动起来促使局势尽快降温。
高烈度冲突
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从加沙地带向以色列发动突袭。当天,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宣布该国进入“战争状态”。
根据联合国网站11月5日发布的数字,本轮冲突已造成巴方近万人死亡,2万多人受伤,以方约1400人死亡,5000多人受伤。加沙地带62%的人口流离失所,人道主义灾难深重。
从冲突烈度来看,以色列智库国家安全研究所数据显示,截至11月6日,加沙武装组织向以色列发射9000多枚火箭弹。以军10月12日称其不到一周就在轰炸中向加沙地带投下了约6000枚炸弹。
从波及范围来看,巴以新一轮冲突爆发后,黎巴嫩真主党声援哈马斯,其军事组织向以军阵地发射火箭弹和炮弹,以军以重型火炮等还击。这是2006年黎以冲突后,两国边境发生的最大规模冲突。也门胡塞武装也多次对以色列发动导弹和无人机跨境袭击。冲突还波及叙利亚和伊拉克,美国在这两个国家的军事基地多次遭袭,美军也袭击了叙利亚境内的军事目标。另外,除加沙地带,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也与巴武装组织多次爆发冲突。
以方达成军事目标并非易事
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哈加里5日晚称,以军已将加沙地带“一分为二”,并将对加沙实施“重大打击”行动。他表示,以色列针对哈马斯的战争已进入重要阶段,包围加沙北部并使其与加沙地带南部分离开来,是以军行动的重要一步。
据《以色列时报》10月29日报道,以国防部长加兰特日前宣布,军事计划分为四步:第一步,空袭和有限地面行动;第二步,扩大的地面行动;第三步,后哈马斯时代;第四步,以色列停止向加沙输送燃气、水、电等。内塔尼亚胡此前表示,加沙地带的战斗将“漫长而艰难”。
不过,分析人士指出,本轮冲突很可能难以像以色列计划的那样推进。
首先,消灭哈马斯并非易事。以色列国家安全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科比·迈克尔告诉新华社记者,以军面临的最大难点是加沙城下如蜘蛛网般的地道。这些地道深达40至60米,长达数百公里,以军必须谨慎应对。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刘中民认为,即使以色列占领加沙,也难以实现剿灭哈马斯的目标。
其次,以色列能否支撑长期巨额军费开支存疑。以财政部长比撒列·斯莫特里赫10月25日表示,本轮巴以冲突的日均直接开支超过2亿美元,这还不包括动员预备役、应对战斗损失等其他项目。
再者,国际社会要求停火止战的声音不断高涨,以色列面临的外交压力与日俱增。
巴勒斯坦政治分析人士萨米尔·阿纳卜塔维对新华社记者说,以色列政府和军方多次表示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将会非常困难,这是在做舆论铺垫,让民众做好接受巨大损失和以军可能随时退出战斗的准备。
冲击巴以内政和中东局势
分析人士认为,本轮冲突的走向或将决定内塔尼亚胡的政治命运。有以色列媒体民调显示,如果现在举行大选,内塔尼亚胡领导的利库德集团可能仅赢得19个席位,远远低于目前的32个席位。
10月30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特拉维夫出席记者会。新华社记者王卓伦摄
从巴勒斯坦内部来看,目前巴民族权力机构已失去对杰宁、纳布卢斯等多个约旦河西岸城市的完全控制。巴政治分析人士阿克拉姆·阿塔拉说,如果以军无法消灭哈马斯,那么经过此役,哈马斯在巴内部影响力势必大增,巴民族权力机构的处境将更为艰难。
本轮冲突导致以色列与地区阿拉伯国家关系再度紧张。在中东地区,沙特已暂停由美国推动的沙以关系正常化谈判;约旦、土耳其宣布从以色列召回大使;巴林宣布召回驻以大使并停止与以色列的经济关系。
以色列作家、记者梅龙·拉波波特指出,内塔尼亚胡此前致力于绕过巴勒斯坦问题与阿拉伯国家和解,但本轮冲突提醒以色列人,如果想与阿拉伯国家实现和平,巴勒斯坦问题是绕不过去的。
外溢风险暂时可控
分析人士指出,除加沙武装组织外,黎巴嫩真主党、叙利亚武装组织、也门胡塞武装也卷入此轮冲突,但从目前来看,冲突外溢风险仍在可控范围内,战事扩大的迹象不明显。
截至目前,真主党和以色列的冲突仅限于边境地区3至4公里范围内。真主党领导人赛义德·哈桑·纳斯鲁拉3日在讲话中虽然对以态度强硬,但并未提到要扩大行动规模。而来自叙利亚和也门的零星导弹袭击总体上只能起到声援作用。
此外,美国虽然在地中海部署有两个航母战斗群,并向以色列提供武器弹药和资金支持,但直接参战的可能性不大。阿纳卜塔维指出,美国在国际上还面临其他问题,比如乌克兰危机,因此不想直接卷入巴以冲突。
国际社会强烈呼吁停火
加沙地带目前已陷入严重人道主义危机。联合国官员表示,在加沙因空袭而丧生的人中,近70%是妇女和儿童。国际社会不断重申人道主义停火呼吁。
联合国大会紧急特别会议10月27日高票通过巴以局势决议,呼吁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冲突方立即实行持久和持续的人道主义休战,从而促成停止敌对行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11月3日深夜发表声明,呼吁哈马斯立即无条件释放所有被关押在加沙的人质,同时表示,近一个月来,加沙地带的平民被围困、被杀害,家园被炸毁,得不到援助,“这种情况必须停止”。
卡塔尔、沙特、埃及、约旦及阿联酋等国外长4日在约旦首都安曼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敦促布林肯说服以色列同意停火。不少拉美国家也以外交行动对以色列表达不满。玻利维亚宣布与以色列断交,哥伦比亚、智利、洪都拉斯召回本国驻以大使。4日,从华盛顿到米兰再到巴黎,数以万计示威者举行游行,呼吁加沙停火。
作为坚定盟友,美国在此轮冲突爆发后多次表示对以色列的支持,不仅向中东地区增派军事力量,给以色列提供大量军事援助,还否决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有关巴以局势的决议草案。但随着人道危机加剧,美国国内抗议不断,拜登政府面临更大政治压力。
巴以冲突一个月,停火止战、防止出现更大规模的人道灾难是当务之急,国际社会必须展开切实的行动。(参与记者:柳伟建)
(责编:崔越、刘叶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