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也能改编成电视剧?无需设限

发布时间:2025-01-04 11:32:52 来源: sp20250104

  阅读提示

  改编自李娟同名散文集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热播,引发观众热议。散文也能改编成电视剧?观众的审美需求在多元化,影视剧的形态也在多样化。文学为各类艺术提供母本,这些艺术形式也让文学更贴近普通人。

  近日,改编自李娟同名散文集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热播,5月7日刚上线便斩获收视第一,收官后11万人在豆瓣打出8.8分。

  过往影视剧多为小说改编,这部剧是少有的由散文改编而来的作品,引发观众热议。业内专家认为,关于什么样的文学体裁适合影视化改编,不应设限;观众的审美需求在多元化,影视剧的形态也在多样化;文学为各类艺术提供母本,这些艺术形式也让文学更贴近普通人。

  “治愈系”画面让观众“种草”阿勒泰

  雪山、森林、草地、奔跑的少女、骑马的少年……电视剧《我的阿勒泰》所展现的美丽画面,让许多观众直接“种草”了新疆阿勒泰——总有一天要去那里旅行。

  “我好像潮湿的腐木,晒到了阳光。好明媚,好治愈,看着好想流泪。”这是一个豆瓣网友的评论,获得近6000人点赞。“治愈系”是人们提及该剧的一个关键词,其他高赞评论还有:“阿勒泰那片广袤无垠的草原一定能接住我所有的忧愁和烦恼”“自由,生命力,热烈,浪漫”“自由的风,狂野的梦”……

  原著散文作者李娟,著有《我的阿勒泰》《羊道》《遥远的向日葵地》等非虚构散文作品,她的书热销十余年,她的文字灵动、幽默、自成一派。在熟悉她的读者那里,她是爱笑的“娟姨”,朴素节俭、没有架子、才华横溢。

  比起小说,散文的故事性、人物关系、戏剧冲突都不强,通常被认为难以改编成影视作品。这部剧的编剧彭奕宁也坦言,改编难度很大,剧集增加了新的人物角色和故事线,扩展了书中的一些内容,试图用画面展现散文的文字之美。

  李娟本人没有参与改编,5月13日她参与一场网络直播时还没有看剧,未对剧集发表看法。当然,也有部分读者认为剧不如书,但更多观众是买账的,截至5月17日,11万人在豆瓣打出8.8分;该剧还是首部入围戛纳电视剧节主竞赛的长篇华语剧集。

  什么样的作品能做影视化改编?

  事实上,以为只有小说才能改编成影视作品,可能是某种“刻板印象”。

  陈凯歌1984年执导的电影《黄土地》已经成为影视经典,就是改编自柯蓝的散文《深谷回声》。近年来,也有一些非虚构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如2023年上映的电影《三大队》,改编自非虚构文学《请转告局长,三大队任务完成了》;2024年上映的电影《我们一起摇太阳》,部分取材于纪实报道《最功利的婚姻交易,最动情的永恒约定》;记录真实爱情故事的《藏地白皮书》,已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待播……

  “文学为各类艺术形式提供了母本,我觉得不要设限。”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创作研究部主任何向阳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设限可能会让影视作品变得相对板结、太类型化。有那种情节丰富的电影,也有那种诗化的电影。”

  何向阳认为,不只是小说,散文甚至是诗歌,都能作为影视改编的母本。“比如说,著名导演塔可夫斯基的电影,有的改编自传记,有的改编自诗句。文学性会为影视作品提供营养。”她说。

  在何向阳看来,《我的阿勒泰》的改编成功,可能会促使更多的优秀散文走入影视创作者的视野。“在散文的选择上也不要设限,散文当中有很多好的素材具备创作空间,未必要找一个特别’满’的作品。能触动影视创作者的东西,也能触动观众。”

  让文学更贴近普通人

  比起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更加大众化。20世纪80年代由我国古典四大名著改编的电视剧,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

  不同的形式能承载的内容毕竟不同。很多读者认为,剧拍得再好,有一些文字之美也难以表达出来,建议看过剧后,还是要去看看书,才能获得更深度的感受。近几年,《人世间》《繁花》等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成为“爆款”,直接带动了原著的热卖。

  随着观众的需求发生变化,影视剧的内容和形式也在拓宽和创新,市场在变得越来越多元。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认为,剧集越来越走向形态的多样化、叙事的审美化,《我的阿勒泰》这样走“散文化”之路的电视剧,可以看作是创作者和生产传播者审美自觉的一种体现。

  “从影视改编的经验来看,尽管影视在自己的语言修辞方面可以无限探索,但是,文学性依然决定其灵魂的高度。”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徐兆寿撰文指出。值得一提的是,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改编,可以让原著作品走入大众视野,这对于其他的写作者来说,不失为一种激励——不拘于写作的体裁,也能有更多让作品走向大众的机会。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