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4 12:12:21 来源: sp20241114
【开栏语】
中国是海洋大国。广东是海洋大省,拥有全国最长的大陆海岸线,以及分布在广阔海域上的1963个岛屿。
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作出重要指示,要加强陆海统筹、山海互济,强化港产城整体布局,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全面建设海洋强省。6月召开的广东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强调,要全面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在打造海上新广东上取得新突破。
沿着领袖嘱托的蔚蓝坐标,满载勇立潮头的信心荣光,今年以来,广东各地开辟出一条又一条向海图强、依海而兴的“航线”,共同鼓起落实海洋强省战略的“风帆”,为广东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增添“蓝色动力”。
为了深入展现新时代“海上新广东”故事,更好地强信心、稳预期、促发展,10月30日至11月5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广东省委网信办主办、南方新闻网承办的“向海图强看广东”大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将联合100多名中央和省市重点网络媒体记者以及相关海洋经济领域专家学者、知名网络达人、自媒体创作者等,分东、西、中三条线路探访调研广东14个沿海城市。南方日报、南方网、南方+、粤学习客户端即日起推出“强信心 稳预期 促发展”系列报道之“向海图强·广东观察”,敬请垂注。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同时也是资源的宝库。她神秘、博大、浩瀚,蕴藏着丰富的海洋矿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动力资源。
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作出重要指示,要加强陆海统筹、山海互济,强化港产城整体布局,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全面建设海洋强省。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1310”具体部署,“全面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在打造海上新广东上取得新突破”作为10大新突破之一,举足轻重。
广东是海洋大省,濒临南海,有着全国最长的、延绵4000多公里的海岸线,海域面积居全国第二。其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全年均适合海水鱼类养殖。
今年6月发布的《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3)》显示,广东海洋经济总量已连续28年居全国首位。2022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1.8万亿元,同比增长5.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4%,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9%。海洋经济为广东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蓝色动力”。
广东按照“疏近用远、生态优先”的要求,腾出近海空间搞建设、布项目、保生态,大力拓展深远海开发利用空间。
如今,广东锻造打开海洋资源宝库的钥匙。一片片深海智能网箱耕海牧渔筑起“蓝色粮仓”;一艘艘海洋科考船驶向远洋探索深蓝底下奥秘;一座座港口不舍昼夜助力全省货运通江达海“链”全球……
伴着汽笛和涛声,广东已吹起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嘹亮号角,奏响向海图强的新时代乐章!
现代海洋产业增底气
在珠海鹤洲新区(筹)桂山镇蜘洲列岛海域,清晨6时许,渔民驾驶船只来到深海养殖平台,用机械吊臂将捞网放至深水网箱内。吊臂起,大网收,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金鲳鱼浮出水面。广东大麟洋海洋生物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吴俊表示,公司今年的金鲳鱼产量预计在2000吨左右,由于品质较往年好,预计总产值6000万元左右。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珠海渔业实现产值46.90亿元、增长6.1%,呈积极向好态势。
数据的背后,是珠海依托262个大小岛屿、近934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的先天优势,大力推进海洋牧场建设。
今年以来,广东立足海洋资源禀赋和海洋产业发展基础,做强做优做大海洋牧场、海上能源、临港工业、海洋旅游等现代海洋产业,强化涉海基础设施、海洋科技、海洋生态等支撑保障。
深耕碧海,牧渔未来。目前,广东海洋牧场建设已进入“快车道”,着力打通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探索构建一条从种业、养殖、装备到精深加工的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全链条,极大增强广东经济发展底气,使海洋牧场成为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特别是将休闲渔业和生态旅游等产业有机融入海洋牧场建设中,充分发挥其对上下游产业和周边区域产业的拉动作用。
海洋第一产业方面,潮州市全力攻克广东花鲈种苗产业技术难题,投入资金8000万元全力打造省级花鲈良种场;汕头南澳县引进南澳县平屿深水网箱养殖基地项目,推动传统渔业转型升级以及渔民转产增收;中山以优势旅游和航运企业为依托,推动海洋牧场与生态养殖等产业融合发展,逐步形成海洋牧场经济新的增长点。
在阳江离岸69公里的海面上,钢铁巨人转动叶轮,把海风转化为绿电。这是全球首台“导管架+网箱”渔风融合一体化装备,每年发电量可超4500万千瓦时,养鱼超15万尾,年渔获量可达75吨。海面下,鱼种养殖情况实时回传至智慧平台,该装备采用了智能化渔业养殖系统,通过大数据和AI计算,实现智能投喂、智能监控监测、自动洗网、自动收鱼等功能。工作人员可通过风机观测数据平台,实时远程查看并进行养殖作业,解决了深远海养殖无人值守与看护的难题,使绿色渔业进一步挺进深海。
海洋第二产业方面,广东加快发展海洋新材料、海工装备等新兴产业,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提升海洋产业“链主”企业引领力和竞争力,培育壮大海洋油气化工、海洋旅游万亿级产业集群,海洋清洁能源、海洋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等千亿级海洋产业集群,充实蓝色经济的制造业家底。
目前,江门已研制出国内第一艘DCM深层水泥搅拌船、国内首套潜水无人切割机;南洋船舶通过采用数字化焊接设备、数字化激光切割设备等智能装备,有效解决了造船过程中劳动强度大、焊接效率低等问题。
2023年2月,位于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园区的中石油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的炼油双系列、芳烃、化工装置全面投料生产,带动揭阳工业生产,助力揭阳市上半年生产总值增速跃居全省第一,构筑了粤东沿海经济带新增长极。
海洋第三产业方面,广东着力推动形成一批向海而兴、因海而富、依海而美的县、镇、村,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茂名充分利用晏镜岭得天独厚的滨海生态资源,深度挖掘海洋文化底蕴,传承好心、俚族、疍家、渔商等文化,引入美食、文创、民宿等多种业态,打造渔、工、文、旅结合的乡村振兴新样板——疍家墟,是蓝色经济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乡村写照。目前,疍家墟创造200多个就业岗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收入有望从1.7万元提高到2.2万元,村集体每年收入约100万元。
海洋科研实力展锐气
“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数字海底地震仪、水下滑翔机、水下自助式航行器……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探海利器”,正助力中国逐梦深蓝。
在海洋能源开发领域,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牵头研发的20kW海洋漂浮式温差能发电装置在南海成功完成海试。这是我国首次在实际海况条件下实现海洋温差能发电原理性验证和工程化运行,有力推进了我国深海能源开发利用。
此外,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深海科技创新中心被纳入国务院《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落户南沙,成为海洋能源领域第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不断突破的海洋科研实力,为广东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坚实而有力的技术支撑,展现广东海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锐气。
数据显示,2022年广东省在海洋渔业、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油气及矿产、海洋药物等领域专利公开数达19375项。其中,湛江运用“揭榜挂帅”模式,重点突出水海产品育种、海洋生物医药、深远海绿色养殖装备等方向,推动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当地自主培育的凡纳滨对虾“海茂1号”“海兴农3号”水产新品种打破国外种源垄断,达国际先进水平;湛江高体鰤人工育苗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解决了长期以来高体鰤养殖依赖野生苗的问题。
在工程制造方面,全球首艘具有远程遥控和开阔水域自主航行功能的科考船母船“珠海云”号下水;全球最大的抗台风半直驱海上机组——MySE12MW机组正式下线,适用于全国98%的海域;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一号”正式投产,填补了国内超大型深水导管架设计建造的多项技术空白。
5G网络应用向海延伸,服务渔船安全生产及海上牧场、海产养殖、交通运输、海上风电产业等应用场景创新。由5G、云计算、物联网和“GPS+北斗定位”组成的数字渔船系统成功开发,有效提升渔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深圳盐田港实现华南首个前装5G设备的远控轮胎吊常态化商用,在“5G+智慧港口”创新应用取得新成果;完成对汕头中澎二海上风电场、大唐南澳勒门海上风电场、外罗风电场等区域的5G连片覆盖。
当前,从海岸、海面到海底,满载高水平自立自强创新成果的巨轮驶向深蓝,以科技创新促发展,为广东海洋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蓝色朋友圈”聚和气
一艘艘远洋货轮集聚在锚地,等待引航进港;临近的港区堆场内,满载着“广东制造”的数万个集装箱静候出海……这是深圳港繁忙的作业景象。
据自然资源部发布《2022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的深圳港,集装箱累计吞吐量达3003.56万标箱,同比增长4.39%,成为全球第4个年吞吐量突破3000万标箱的港口。
深圳港创新海铁联运、驳船便利绿色运输等模式,将国际枢纽港功能延伸到更广阔的内陆腹地,让更多企业享受到“港口就在厂门口”的无缝衔接。
海洋作为连接海内外市场的重要通道,广东正不断构筑更大的“蓝色伙伴关系”生态圈。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来,无数万吨船舶从广东各大港口起航,劈波斩浪,筑梦深蓝,持续拓展对外开放与合作的新空间。
夜深时,广州南沙港码头依旧灯火通明,桥吊起舞,集卡穿梭。海面上巨轮往来不绝,悠长而洪亮的汽笛声响起,又被黑夜紧紧包裹,隐没在辽阔的海面上。
海铁联运“马蹄疾”。9月23日,在广州北部,一列满载110个标箱国产新能源汽车的X8120次中欧班列从广州国际港鸣笛始发,前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据悉,今年前9月,广州海关监管发运新能源汽车中欧班列7列,总计480辆新能源汽车,货值达9644多万元。
7年来,广州中欧班列线路稳步增加,“朋友圈”越来越大。在开行线路方面,由7年前只有1条出口线路,目前已形成“14出6进”共20条线路,织就了一张覆盖欧亚大陆的国际物流大网络。
广东正敞开怀抱,海运与铁路物流链深度融合,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一道,在“新丝路”上携手共绘发展繁荣新画卷。
港口不仅在对外贸易中起“通道作用”,如今,广东临港产业聚集效应也愈加凸显。大城见大港,在向海图强已成共识的当下,广东各沿海城市越来越重视“港产城”深度融合发展。在深汕合作区,“港产城”模式促进比亚迪与深圳港强强联合,加快国产新能源汽车“出海”。深圳在全国首推的“大湾区组合港”模式,现已开通线路30条,覆盖大湾区近90%城市,助力大湾区产业链以及供应链的畅通稳定,也提升了深圳港国际中转港和全球枢纽港地位。
东莞滨海湾新区充分发挥政策、区位、交通优势和雄厚经济腹地实力,加强与广深港联动融合发展,集聚国际一流海洋要素资源,成功引进OPPO智能制造中心、vivo智慧终端总部等重大龙头产业项目。
在惠州大亚湾石化区,聚集了埃克森美孚、中海壳牌等13家世界500强企业,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5家化工企业在此扎根合作,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
在汕尾红海湾港口,港航物流业集聚发力,打造粮食储运、饲料加工、食品制造等产业集群。同时,汕尾市正积极创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立“关检汇税融”一体化的公共服务平台,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一站式、一卡通服务;积极申报筹建汕尾综合保税区,着力招引一批引领性、龙头型、核心竞争力强的项目入驻综合保税区的建设运营。从“硬”基础到“软”实力,进一步扩大产业链“生态圈”,促使汕尾海洋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内外同行,和合共生。海洋是经济交流、文化互鉴的“大通道”和“滋养地”。广交天下,和气生财,这是刻在广东人骨子里的务实基因,也是广东经济发展的密码。
总策划:侯小军
总统筹:金强 张纯青
策 划:李琳 朱景 袁佩如
采 写:陈伟峰
执 行:苏若倩 韩薇 曾文宇 欧文恒 刘玉倩 张涵青
视频策划:苏若倩
视频剪辑:李江锐 张琪达
视觉设计:杨晨悦 汪婉莹
校 对:赖玉清
实习生:张国威
(南方网)
【编辑: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