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11:41:31 来源: sp20241123
老街区历史悠久,古建筑韵味悠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评论,聚焦名城名镇古村古街保护,汇聚众智众力,更好赓续历史文脉。
——编 者
漫步江苏常州焦溪古镇的长街短巷,随处可见古迹。古镇保留了700多年前江南水乡的风貌,维持着过去的街巷肌理。
建筑能照见一个时代的艺术水平和审美风格,也记录着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以焦溪古镇的建筑为例,它不同于江南水乡常见的粉墙黛瓦,而是下部由黄石垒砌而成,形成黄石半墙的独特景观。黄石取自附近山地,能发挥防潮、防洪作用,为清秀淡雅的龙溪河增添了厚重感。“因天材,就地利”,实现了建筑与自然的有机统一,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风貌,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古建筑修缮,需要保护其承载的历史信息,更好彰显其文化价值。当地历史名城保护专家告诉记者:“古建筑修缮前,要搞清楚很多事情。比如,房屋以前是谁在住?每间屋子是什么用途?”从实践来看,大量走访当地居民,搜集地方文献、口述史和老物件,充分做好调查研究,才能制定出科学方案,为相关修缮利用打好基础。
保护古建筑,离不开严谨科学的态度和精湛的修缮技艺。古建筑屹立至今,其建造过程蕴含着智慧和工匠精神。比如,黄石半墙的内侧通常会砌筑半砖墙,中间填泥石灰土,起到保温的作用。从营造材料,到结构手法,相关建造技术体现了古代匠人的高超技艺。记者采访时了解到,当地专门安排工作人员寻访掌握这门手艺的传承人,复刻了当年用黄石砌墙、以石灰拌稻草做成纸筋来勾缝的建筑方式。事实证明,下“绣花功夫”,追求细节、精益求精,进行持续、动态的保护,才能使古建筑葆有生机。
保护“形貌”,更要存留“记忆”。古建筑好似一个盛放故事的容器,砖瓦构成了外观之美,而生活在其中的人,则让建筑变得鲜活。“修旧如旧”,并非简单地把古建筑恢复到原来的模样,还应留存建筑里的文化,做到见人、见物、见生活。在焦溪古镇,拥有150多年历史的代表性建筑承越故居,已成为焦溪记忆馆。这里陈列着居民自发捐献的各类老物件,电子屏幕上播放着古镇居民访谈视频,生动彰显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深挖内涵、传承精髓,讲好一方水土的故事,才能让古建筑成为具有辨识度的地域文化标识和公众集体记忆。
让古建筑“留下来”,也要促其“活起来”。焦溪古镇重现了明清时期商贸繁盛、店铺林立的热闹场景,在沿袭建筑风格的同时,还留下了传统的民俗技艺,同时注重与现代生活相适应。如今,古镇的一些原有居民依然在此居住,过着原汁原味的生活。在这里,姚记豆腐坊已经传承了7代,成为百姓日常佳肴;返乡创业的青年在老茶馆里开起了咖啡店,吸引游客在古色古香中品尝“新中式”创意糕点。这启示我们,应以保护传承为基础,与时俱进探索古镇发展路径。
行走在江南水乡的街巷里弄,空间的纵深感与历史的厚重感相互交织。保护古建筑任重道远,期待更多人携手并进,共同传承文明薪火、赓续中华文脉。
(作者为本报政治文化部记者)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27日 05 版)
(责编:赵欣悦、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