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5 17:44:00 来源: sp20241215
立冬至,朔风起,地始冻,水始冰。
人民群众住有所居、温暖过冬一直是人民领袖牵挂的心头大事。
2023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水峪嘴村村民李盟家看望慰问,了解房屋受损、修缮和冬季取暖等情况。2023年11月10日,立冬节气过后刚刚2天,北方户外的最低温度骤然降到冰点以下。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夏季曾因遭受极端降雨而受灾较重的北京、河北相关地区,看望慰问灾区人民群众。
临近中午,总书记来到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水峪嘴村,走进村民李盟在灾后修缮完毕的家。站在窗明几净的客厅,总书记一张一张地翻看房屋受灾时的照片,详细询问房屋受损、修缮支出、取暖等情况。“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是一项硬任务”,这既是总书记对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更是对人民群众的厚重承诺。
对于北方冬季漫长、山里尤其寒冷的情况,曾在陕北高原上度过七个寒暑的习近平总书记深有同感,要求取暖工作务必落实落细,做到每家每户。
2023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水峪嘴村考察时,同当地群众亲切交流。离开村子时,面对依依不舍的村民,总书记说,我心里一直惦念着灾区的人民群众。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永远把老百姓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无论是抢险救灾还是灾后恢复重建,都会全力以赴。
其实,这次温暖的看望是一次“如约而至”。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遭受洪涝灾害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察看水毁房屋重建情况。2个月前,2023年9月7日,正在黑龙江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从哈尔滨出发,乘火车、换汽车,来到受灾较重的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他走进一栋因灾损毁正在重建的房屋,向现场施工人员仔细询问房屋面积、布局、抗震级别等,还格外关心房屋的取暖方式:“东北天冷啊,冬天可不能挨冻!”“要保证受灾群众入冬前能入住。”
一项项重要部署,一次次悉心叮嘱,饱含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深情。
和乡亲们聊起京津冀的灾情,总书记说:“我牵挂着受灾的地方。那些地方我之后也会去看。”
口言身行,抱诚守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时时放心不下受灾群众,担心他们能否吃饱穿暖,留下一幕幕温暖画面。
2013年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芦山地震灾区,带着“灾后农民住得怎么样”的牵挂,在龙门乡青龙场村集中安置点,沿着通道同住在帐篷里的群众交谈。总书记说,得知你们房屋倒塌,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很大损失,我和你们一样心痛。现在,看到你们得到比较妥善的安置,我又感到很宽慰。
2015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鲁甸县小寨镇甘家寨红旗社区过渡安置点,看望受灾群众。2015年首次离京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就赶在大寒节气前一天来到了5个月前遭遇6.5级地震突袭的云南鲁甸。总书记接连走进5个帐篷看望群众,亲手摸棉被、深情问冷暖,“现在我特别关心你们越冬和灾后重建情况”。
…………
冒寒风、翻山岭、到农田,进农家看铺盖、察饮食、问健康,在灾区关心的一个个细节,都是总书记心怀“国之大者”的真实写照,是“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的真诚践诺,是“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真情流露。
无论是“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满意的事情抓起”“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还是“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这些真挚的话语都和每次灾后看望群众关注的细节一样,彰显着总书记始终不变的理念——
一切以人民为中心。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编 辑丨鲁杨
校 对丨孟利铮 王卓婕 李英卓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