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4 07:26:16 来源: sp20241224
AI学伴协助规划学习路径、语言学习助手助力口语听力技能提升、VR模拟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近日,北京市发布《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指南(2024年)》,为推进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按下“加速键”。
应用指南明确了人工智能在学校教育“助教、助学、助评、助育、助研、助管”等六大应用领域、29个典型场景的应用规范,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管理、科研等各个环节中充分发挥作用,指导学校、师生稳妥、有序地开展应用实践。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在教育领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入,教学、学习和管理手段不断丰富,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例如,在学生学习方面,应用指南提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学生个性化学习、研究和实践,促进学生在不同学习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发展。在教师教学方面,人工智能将应用于智能课程设计、智能课堂管理、智能教学分析、智能作业批阅等场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师工作提质增效减负。在学校管理方面,利用人工智能可以实现全方位、多模态、即时性的校园智能化管理,提高管理工作效率,为师生创造安全便捷的校园环境。
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要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2024年3月,教育部启动人工智能赋能行动,促进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深度融合,为学习型社会、智能教育和数字技术发展提供有效的行动支撑。不久前,北京市教委等部门发布了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工作方案,积极推动建设“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应用基地、搭建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测试场等十大任务。此次发布的应用指南,就是这一方案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北京及其他省市推出的一系列人工智能融入教育的重大举措,必将推动教育领域全方位的变革,助力教育公平与高质量发展。
在抢抓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发展机遇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智能技术变革可能带来的一系列风险和挑战。个人隐私保护、道德伦理问题、意识形态安全、惰性思维养成等,都是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和妥善解决的问题。为此,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树立正确理念,强化辩证思维,主动应对教育模式变革引发的冲击。
首先,摆正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位置,避免陷入技术上的依赖。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其核心价值在于辅助和优化教育过程,而非完全替代教师的角色和传统的教育手段。我们既要“拥抱”人工智能,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也要深入了解人工智能的局限和适用范围,避免过度使用技术,防止技术凌驾于育人之上。
其次,强化价值引领,确保人工智能教育产品的育人导向。现有的一些人工智能教育产品可能存在思想价值引领方面的功能缺陷,甚至一些人工智能大模型在训练时借鉴了其他语种语料库,容易生成包含意识形态偏见的文本。因此,在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价值引领,确保人工智能教育产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律法规要求。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融入人工智能教育产品中,使学生在使用这些产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价值观的熏陶。
最后,强化全方位监管,筑牢安全保障防线。加快制定智能教育通用评价标准,明确人工智能教育产品进入大中小学各类校园的准入标准、审批流程以及监管政策。对于教育领域大模型应用,要进行合规检测和分类备案。加强对人工智能教育产品使用的数据保护,特别是对敏感内容进行动态监测。完善隐私保护机制,强化对敏感数据的匿名化或脱敏处理,通过使用先进的安全技术来确保数据在收集、存储、传输、使用与销毁等全生命周期内都得到科学保护和管理。
(作者:彭庆红,系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责编:李昉、孙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