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一曲文学与科学的协奏

发布时间:2025-01-02 02:14:48 来源: sp20250102

  科幻作家走进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在互动展览中感受“科幻照进现实”;聚焦科技前沿,科学家与科幻作家共同畅想未来……近日,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的“《哥德巴赫猜想》之后——科幻科普作家活动周”在北京举行。

  据了解,作家活动周是中国作协倾力打造的重要文学活动。“希望让广大作家感受文学大家庭的亲切氛围,凝聚起‘文学一家亲’的蓬勃力量。”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张宏森表示。

  活动周期间,“科学与文学共助新质生产力”座谈会、科学题材文学创作座谈会、“AI语境下的文学创作与接受”座谈会、“文学科学双螺旋:作家、科学家汇客厅”对谈以及参观采风等文学活动接连举办。

  “科学和文学有许多相通之处,科学的激情和文学的激情、科学的想象和文学的想象、科学的向往和文学的向往,都是密切相连的。”“人民艺术家”王蒙表示,《庄子·逍遥游》写道“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这是一种瑰丽的幻想,也是庄子的哲学寄托。从古人的奇思妙想,再到《哥德巴赫猜想》乃至《三体》,文学与科学的结合始终令人兴奋。

  在作家刘慈欣看来,中国科幻文学正面临关键的发展节点。首先是来自AI的冲击,“这个巨大的变化会对传统文学作家甚至科幻作家提出严峻挑战。”其次是科幻读者群的变化,“以前预设很小众、很独特的科学领域,其实有很多相关领域从业者和读者,这对科幻作家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国科幻还有很大发展空间,科幻作家一定要忠实地面对‘变化’本身。”刘慈欣透露,他近期创作的重点与当下的科技热点和《三体》等作品都不一样,面向的是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鲜活的生活经历,是造就顶级文学家的必然条件,目前AI还并不具备。”作家王晋康说,应该将AI视为一种工具和伙伴,用它来辅助我们更好地挖掘内心世界,表达独特的情感和思想。

  “以AI为镜,我们能够知道什么?每一个创作者都应该持续追问。”作家陈楸帆正尝试在戏剧排练中使用AI生成人物角色、创作台词模本,开拓AI协同创作的探索实践。

  《人民文学》副主编徐则臣认为,人类文学创作中,最宝贵就是个性化与差异化,“未来,或许AI会取代90%甚至以上的作家创作,但仍有一些作家作品无法被取代,这也迫使作家们不断努力,成为不可取代的那10%。”

  “蛟龙”号深海探测的故事,被记录在报告文学《第四极——中国“蛟龙”号挑战深海》中。“蛟龙”号海试现场总指挥刘峰提到,海底3500米处,“海铃计划”正捕捉着中微子带来的宇宙信号,科幻故事般的场景已经走入现实,“大国重器”背后的故事值得期待。

  国庆假期,全国科技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接待观众初步预计超300万人次;《2024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达1132.9亿元,同比增长29.1%……公众对科普的蓬勃热情,中国科幻产业的巨大潜力,为科幻文学繁荣发展注入活力。

  2022年,中国科协与中国作协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弘扬科学家精神、推进科学文化素质建设、推动科普科幻作品创作、加强国际交流等方面深入加强合作。此次活动期间召开的“科学与文学共助新质生产力”座谈会上,发布了《科学与文学共助新质生产力三年行动计划》,提出2024年至2027年,中国科协和中国作协将进一步细化责任分工,建立科学家、作家日常联络机制,实施科学文学共创计划,推出讴歌创新发展的文学精品,共促新质生产力发展。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08日 12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