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赓续历史文脉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发布时间:2025-01-01 23:51:15 来源: sp20250101

在赓续历史文脉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求是》杂志编辑部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浩如烟海、多姿多彩的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利用?百川汇流、源远流长的历史文脉如何赓续传承?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该怎样继往开来,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战略高度,深入思考文化传承发展的重大命题,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放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宏大视野中深谋远略,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意义重大,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遗产工作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深化了我们党对文化遗产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新境界。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篇重要文章,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8月至2023年9月期间有关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节录。文章围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大意义、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实践要求、促进中华文明与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要认真学习领会这篇重要文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深刻领悟这一重要思想的丰富内涵、宏阔视野、高远立意,高质量做好文化遗产工作,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强大文化力量。

甘肃省陇南市礼县一带是早期秦文化发祥地,被誉为“秦人故里”。四角坪遗址位于礼县四格子山顶部,是目前已发现的罕见的规模宏大、格局规整的秦代大型建筑群,体现了中国古代统一国家形成初期的风格和气魄,被评为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图为2022年6月10日拍摄的考古发掘现场。 新华社记者 陈斌/摄

  “中华文化的热烈拥护者、忠实学习者”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大漠孤烟、江南细雨,总让人思接千载、心驰神往;黄河九曲、长江奔流,总让人心潮澎湃、豪情满怀。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2024年元旦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发表新年贺词,深情礼赞我们伟大的国度、伟大的文明,极大激发起全体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

  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10000年的文化史、5000多年的文明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指出的,“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绵延古今、璀璨夺目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蕴藏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保护中华文化遗产、赓续民族历史文脉,是炎黄子孙的崇高责任,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使命和政治责任。作为“中华文化的热烈拥护者、忠实学习者”,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厚的民族感情和深沉的文化情怀,对文化遗产工作始终念兹在兹、关怀备至。

  在地方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非常关心文化遗产保护。担任正定县委书记时,对古城保护、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实施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在福建工作期间,不遗余力保护万寿岩遗址、三坊七巷等文物古迹和历史街区,推动修复闽王祠、华林寺、琉球馆等重要历史遗迹。在浙江工作期间,亲力推动良渚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西湖文化遗产保护、大运河综合保护利用等。在上海工作期间,要求倍加珍惜古镇、自然村落等宝贵历史文脉,做好历史风貌区保护工作,防止盲目大拆大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崇高使命感,把文化遗产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作出系统谋划部署。先后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等重要会议,并以考古、历史文明研究等为主题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对做好文化遗产工作作出全面深刻阐述。特别是在各地考察调研时,总书记更是把考察历史文化遗产、探寻中华文明根脉作为重要内容,“文化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为守护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倾注巨大心力。

  曲阜,孔子故里。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孔府和孔子研究院时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北京,千年古都,文脉绵长。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考察时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要求“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西安,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厚。2015年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西安博物院时强调,“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图为2023年6月28日在井冈山拍摄的“胜利的号角”雕塑。 新华社记者 万象/摄

  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摇篮。2016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时深情指出,“回想过去那段峥嵘岁月,我们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们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

  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产床”,党梦想起航的地方。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前往瞻仰,强调“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一定要把会址保护好、利用好”。

  永庆坊,广州历史文化的缩影,拥有广州保存最完整的骑楼建筑群和具有中西合璧风格的民国建筑。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考察时强调,“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敦煌莫高窟,中国古代文明璀璨的艺术宝库,中华文明同各种文明长期交流交融的重要见证。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莫高窟时强调,“要十分珍惜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份珍贵文化遗产,坚持保护优先的理念,加强石窟建筑、彩绘、壁画的保护,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保护水平,将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长城,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嘉峪关长城时指出,“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要求“做好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

  长江、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求“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2020年11月14日,在南京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要求“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深入研究长江文化内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云冈石窟,世界文化遗产,石窟艺术宝库中的瑰宝。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大同考察云冈石窟时强调,“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要求“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朱熹园,南宋时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创建的第一所书院。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武夷山市考察朱熹园时感叹,“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调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苏祠,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眉山市实地考察这座千年古祠时指出,“我们是在这块土地上的文明培育出来的,全党全民族都要敬仰我们自己的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广泛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2022年10月27日,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前往陕西延安革命纪念地瞻仰,感慨延安革命旧址“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每次来都温故而知新,受到深刻教育和启示”,要求“管理好、研究好,结合现实讲好杨家岭的故事、讲好党的七大的故事”。

  三星堆遗址,中华文明满天星斗中的璀璨星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生动实证。2023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德阳考察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时指出,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相互影响等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考古实证”,强调对文物保护修复要“加大国家支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扬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一件一件来,久久为功,做出更大成绩”。

  大运河,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2023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绍兴考察浙东古运河时强调,“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天津古文化街,“津门故里”,天津最早的经济文化商贸聚集地。2024年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考察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要求天津“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街区,使其在现代化大都市建设中绽放异彩”。

  湖南常德河街,保留了许多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2024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考察时指出,“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共同构成璀璨的中华文明,也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嘱咐当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适当载体传承好利用好,与时俱进发展好”。

  ……

  殷殷期待、谆谆嘱托,情深意厚、隽永绵长。新时代,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导、亲自推动下,我国文化遗产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神州大地上,古今辉映、欣欣向荣,历史文脉融入现代生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迸发新的活力,呈现出“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繁盛景象。

  “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

  “藏之名山、传之后世。”

  沿北京中轴线一路向北,燕山脚下,一组气势恢宏、古朴典雅的建筑群——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坐落于绿水青山之间。中央总馆文瀚阁、西安分馆文济阁、杭州分馆文润阁、广州分馆文沁阁,2500余万册(件)版本,中华文明种子基因库以东西南北“一总三分”的格局,构建出中华版本保藏传承体系,构筑起新时代的国家文化殿堂。

  建设中国国家版本馆,是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注、亲自批准”的项目,是文明大国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标志性文化工程。“我最关心的就是中华文明历经沧桑留下的最宝贵的东西。中华民族的一些典籍在岁月侵蚀中已经失去了不少,留下来的这些瑰宝一定要千方百计呵护好、珍惜好,把我们这个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建设版本馆的初心就是收藏,就是在我们这个历史阶段,把自古以来能收集到的典籍资料收集全、保护好”,“盛世修文,我们现在有这样的意愿和能力,要把这件大事办好”。2023年6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考察,切切叮咛中传递出护文明之火种、传永续之文脉的崇高使命感。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工业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搞‘拆真古迹、建假古董’那样的蠢事”。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鲜明强调“要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

溱潼会船由南宋相沿至今,历经数百年传承,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为2024年4月6日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湖国家湿地公园参加会船表演的船只。 新华社发 汤德宏/摄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总计43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43项,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它们星散在锦绣大地上、绵延于岁月长河中。这些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丰厚“家底”,该怎样守护好管理好?这篇重要文章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提出的明确要求:

  ——“建立健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库,加强相关领域文物资源普查、名录公布的统筹指导,强化技术支撑,引导社会参与。”

  ——“健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机制,把文物保护管理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

  ——“制定‘先考古、后出让’的制度设计和配套政策,对可能存在历史文化遗存的土地,在依法完成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不得使用。”

  ——“深刻汲取国内外重大文物灾害事故教训,督察落实主体责任,强化隐患整治,增强历史文化遗产防护能力。”

  ——“加强执法督察,规范举报流程,严厉打击文物犯罪。”

  ——“通过文物发掘、研究保护工作,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既要保护古代建筑,也要保护近代建筑;既要保护单体建筑,也要保护街巷街区、城镇格局;既要保护精品建筑,也要保护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民居及地方特色的民俗。”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资源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保护是首要任务”,“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求“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深入开展红色资源专项调查,加强红色遗址、革命文物保护工作,统筹好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单点保护和集群保护等”,“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

  新时代以来,保护文化遗产、守护历史文脉在全党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坚持保护第一”、“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等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数以万计的馆藏珍贵文物、重要出土文物得到抢救修复,一系列重大文物保护工程有序推进,革命文物阶段性保护利用工程圆满收官。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等方面的重要文件先后印发实施,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更加健全、保护法律更加完善、保护行动更加有力。

  “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

  “陶阳十三里,烟火十万家。”

  因瓷而生、因瓷而兴。瓷都景德镇,千年窑火生生不息,泥与火的交融淬炼出令人惊叹的陶瓷文化,也成就了一个城市依靠单一手工业支撑千年的奇迹。2023年10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景德镇市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考察时,与一位老师傅交谈起来。

  “老师傅好!手上功夫了得啊!有图案吗,还是凭着手感?”

  “都在心里。”这位师傅是家中的第四代传人,已从业40余年。

  “你是这块土地孕育的传承人,是工匠精神的写照啊。”总书记赞许道。

  在景德镇,除了这样的老师傅,还有两万多个年轻人忙碌在制瓷一线。总书记颇为感慨:“很高兴看到陶瓷事业有这么多的传承人、继承人,这个事业要不断发展下去”,“老祖宗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继续攥在手里,与时俱进,让它发扬光大。”

  文脉悠远,弦歌不辍。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是赓续文化血脉,用中华民族创造的精神财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篇重要文章中,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总书记对传承文化遗产提出明确要求: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对赓续红色血脉,强调“加强革命历史研究,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背后的思想内涵,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对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强调“要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保留城市历史记忆,强调“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中华文化基因”。更好传承历史文化遗产,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年轻一代的参与尤显重要。总书记特别强调,“要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广泛宣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万余名,非遗工坊6700余家。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非遗活动进校园、非遗知识进教材、非遗传承人上讲台,涌现出《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简牍探中华》等一系列优秀电视节目……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正在形成。

  “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国宝重光,皇皇大观。

  《清明上河图》里的店铺在卖什么?《富春山居图》里共有几个人?《货郎图》的货摊中放着什么?……这些有趣的问题,在2022年年底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上,不但可以找到答案,观者还可以“步入”画中、身临其境,在栩栩如生的情景中感受沧海桑田、时代变迁,触摸生生不息的中华文脉。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批准、高度重视的一项规模浩大、纵贯历史、横跨中外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图为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展示的“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收录的数字化古画(2023年5月31日摄)。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摄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是习近平总书记持续关注并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的一项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到2022年年底,该项目已历时17年,入编图像12405件(套)。这一工程见证了在总书记推动引领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

  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纵览历史,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血脉之所以绵延不绝,既是一代代人的薪火相传、辈辈守护,更在于能够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和人民需要,与时俱进、与日俱新。中华5000多年历史文脉,怎样才能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强调,“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让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要求“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成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成为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名片”。

  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才能“火起来”、“潮起来”。新时代,各地文博系统依托数字技术,采用艺术手段,积极推动文物活化利用,以创新方式探寻中华文化宝藏、激扬时代风采。“活力故宫”、“全景兵马俑”、“云游敦煌”等纷纷上线,AI算法实现文物复原、裸眼3D还原考古现场,青铜面具“动”起来、殷墟车马“迈开步”,《千里江山图》文具、《永乐大典》信笺等文创产品广受欢迎……历史与现代交融、传统与时尚握手,恢宏灿烂的中华文明更加真实可感地融入大众生活,中华文化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展现出新的生机活力。

  “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在中国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春节占据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

  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中国农历新年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春节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春节文化更加广泛地走向世界,是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美美与共的生动体现。

  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灿若星河的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其中蕴含的丰富智慧,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还具有世界意义,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之势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深刻阐述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难题的重要启示;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以千年“鎏金铜蚕”为佐证,讲述中华民族2000多年前开辟古丝绸之路,打开中外友好交往新窗口的壮举;在亲自倡议召开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深刻阐释中国的文明观,道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精神密码;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郑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强调要“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筼筜会晤”,向其介绍传承数百年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一起欣赏千年古琴奏千年绝唱,传递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蕴含的国与国相处之道……总书记深谋远虑、身体力行,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开展一场场“文化外交”,向世界精彩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深入交流互鉴,不断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价值共识、夯实人文基础。

  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郑重承诺,“同亚洲各国携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经验交流,积极推动文化遗产领域国际合作,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加强同全球各地的文化交流,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文明交流互鉴,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愿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更紧密合作,不断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促进各种文明交流互鉴、包容合作,助力世界和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近年来,北京冬奥会、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相约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等一系列人文交流活动,一次又一次向全球展现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包容四海的雍容气度;“中国秦汉文明的遗产”、“何以文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数字艺术大展”等大型展览一次次走出国门;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服饰、礼仪、茶文化、武术等,越来越广泛地在世界各地传播和流行……中华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不断上升,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愈加真实生动、深入人心。

  “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上,一个亘古亘今、日新月异的中国,一个文化自信蓬勃昂扬、前程光明远大的中国,正在以自强不息、守正创新的文化创造,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行。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