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7 08:23:52 来源: sp20241127
中新网 北京11月22日电(记者 上官云)每年,诺贝尔文学奖花落谁家,都是一个比较受关注的话题。例如今年,挪威作家、剧作家约恩•福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传出后,他的作品特点、文学风格等很快引发了读者讨论。
据悉,约恩•福瑟1959年出生于挪威,是挪威最具声望的剧作家之一,其剧作被译成数十种语言,在世界各地上演。他的代表作包括《有人将至》《秋之梦》等。
图片来源:诺贝尔奖官网截图约恩•福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创作有哪些特点?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先后采访了业内人士及福瑟作品的中文译者、上海戏剧学院教师邹鲁路,希望能够尽量还原这位新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创作历程。
作为译者,邹鲁路认为,福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他的作品之间的关联性很强,写的都是人生最本质最真实的东西。
得到验证的戏剧成就
此前有消息称,译林出版社将与上海戏剧学院合作,带来福瑟的小说《晨与夜》、长篇代表作“七部曲”(《别的名字:七部曲I-II》《我是另一个:七部曲III-V》《新的名字:七部曲VI-VII》)等多部作品,译者即为福瑟指定的中文版译者邹鲁路。
译林出版社总编辑袁楠表示,要说福瑟作品的影响力,首先要说戏剧。在欧洲各地,福瑟戏剧作品被反复搬演诠释,尤其是《有人将至》《名字》《一个夏日》等9部作品。
这9部戏剧的价值得到了舞台验证。读者和观众赋予福瑟各种桂冠:“新易卜生”“新品特”等等,“他早就斩获了有着‘戏剧界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国际易卜生奖。”袁楠称。
袁楠则介绍,福瑟创作生涯的起点是小说,代表作有《晨与夜》《七部曲》《三部曲》等。“七部曲”最初以三卷形式相继出版,最后其英译本形成合集《七部曲》。
袁楠认为,虽然福瑟被认为“新易卜生”,但这更多是从精神传承层面来说的,实际上,福瑟作品跟易卜生作品从风格到内容都有着明显区别。比较两人作品,能看出时代情绪的变化。
比如,他和贝克特都有接近诗歌质地的意象、极简凝练的语言,都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和思考。但福瑟更温暖、更悲悯,他以悖论方式揭示出人类的永恒命题。
《七部曲》以独白形式写成,讲述了普通人在圣诞节前的七日生活。福瑟以“慢散文”笔法,融合过往生活与创作素材,“七部曲”创作自成一体。
作品关联性极强的“福瑟宇宙”
福瑟因为戏剧广为人知,但小说成就同样值得关注。邹鲁路曾提到,如果略过福瑟在其他文学领域的创作不谈,不可能真正理解福瑟在其他文学创作旅程的整体脉络。
福瑟作品中文译者邹鲁路“他的小说类作品非常重要,例如我正在翻译的《晨与夜》,篇幅不是很长,但福瑟先生曾多次提到,这是他本人最钟爱的作品之一,这个也是小说。”邹鲁路解释道。
袁楠描述了《晨与夜》的内容:一个孩子即将诞生,这个刚出生的孩子将被命名为约翰尼斯,成为一名渔夫;另一位约翰尼斯是位老人,也是一名渔夫,他即将走向生命的终点。
“福瑟很关注生命本身的意义,及关乎生命的来临与逝去,在《晨与夜》中,在晨与夜、生与死的两端,福瑟利用时空并置给我们呈现了整个人生的全部细节。”她解释道。
在邹鲁路看来,福瑟是一个很全面的作家,从文学创作角度看,他的本质是诗人,无论笔下写的是戏剧、小说,或是诗歌,其中都能看到诗意纵横。
“但福瑟并不是一位‘离地三尺’的作家,他能写出人类心底最深的感受、写出一个人最本质的感触,所以,福瑟的文字能够深深地走进读者内心。”她说。
福瑟因为戏剧创作广为人知,在此之前,也写过很多小说、诗歌、文学评论等。回顾福瑟的创作历程,邹鲁路觉得,福瑟的作品关联性很强,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福瑟宇宙”。
一位“全才”型作家
对邹鲁路来说,此次翻译福瑟作品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也是一段难忘的旅程。
“乍一看福瑟先生的文字好像有些‘极简主义’,但他的文学风格其实很难模仿,在极简风格下藏了很多言外之意,比如节奏感、韵律感之类,戏剧台词尤其如此。”她说。
研究福瑟的作品二十年,邹鲁路发现,包括文学创作在内,福瑟涉猎过音乐、翻译等多个领域,堪称“全才”,“翻译有一条基本原则,就是不是翻译字词,而是翻译‘意思’。”
也就是说,译者要对作者在作品中传递的情感、精神内核等,做到心领神会且可以顺畅地表达出来,从某个程度上说,原作和译作,可以称作是“两个灵魂的对视”。
“正因为福瑟的作品关联性强,所以翻译时不能只看到一段文字,而是要沉浸到他所有的作品中去,让想要了解这位作家的读者,都可以一起去倾听福瑟笔下的人生。”她说。
邹鲁路第一次见到福瑟是在2009年,此后的十多年里也曾多次见面,平时邮件往来也很频繁,讨论种种有关文学创作的话题。
“可能有人会觉得他高冷,但用个夸张点的说法形容,福瑟先生其实有一点‘外表社恐,内心萌宠’,一旦你可以进入他的世界和他对话,你会发现,他是个很真诚的人。”她说。(完)
【编辑: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