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论坛调研组 | 三明市三元区:打造“我为企业解难题”金字招牌

发布时间:2024-11-19 07:30:58 来源: sp20241119

  22年前,在福建的县级市晋江,其鞋服产业年销售额达3000亿元,位居全国首位,纺织、机械装备、建材家具产业上榜全国百强产业集群,占据福建省“半壁江山”,发达的民营经济孕育出51家上市公司,开创了中国县域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晋江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总结的晋江经验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处理好发展市场经济与建设新型服务型政府之间的关系”。政府和企业间的关系是经济发展的一道大题。正是始终坚持发展经济,始终加强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服务,才能不断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中特别强调,不断创新和发展“晋江经验”,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好经验好做法,对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以适当形式予以固化。

  2023年,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四个季度蝉联三明市“抓重大项目、促高质量发展”工作考评第一名,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排名全市第一,超七成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荣获七项桂冠。

  三元,一个福建典型的山区县级城市,不沿海、没港口、非特区,更没有特殊的资源,却能成功吸引企业,成为福建区域产业地标中一块新的投资热土。其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为企业解决难题的工作实践。三明市三元区以“我为企业解难题”为实践抓手,创新了一套科学运行和监督机制,这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成为“晋江经验”发展的新样本,充分体现了“晋江经验”的新时代内涵和现阶段要求。

  “以督促效”通报栏,公示企业难题促进展

  2024年5月17日,三元区政府大楼一层大厅人流如织,墙上设置的“以督促效”通报栏所连接的大型LED电子屏格外引人注目。下午16:23,黑底红字的电子屏出现一条信息,内容为“三元区2024年‘我为企业解难题’重点问题进展滞后情况表”的公示,详细列出了所涉及的企业名称、所面临的难题、负责牵头解决的政府主管部门、未能在规定时间解决的原因、政府主管部门的公开承诺及解决措施,政府主管部门领导和区分管领导的名字也一一在列。不到一分钟,下午16:24,电子屏上随即又出现另一张被公开通报的表格。每天上班时间内,大厅内的这块电子屏都在不断更新信息,以此督促政府相关部门迅速解决企业遇到的难题。

截图20241017111423

  实际上,三元区政府大楼一层大厅的“以督促效”通报栏所呈现的只是三元区政府深入持久开展“我为企业解难题”活动的一个缩影。在三元区,从政府部门领导到基层普通工作人员,“我为企业解难题”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并形成一整套完整系统的实施方式、流程、运行机制,包括有效监督机制。

  探索流程闭环模式,做好问题解决高效循环

  三元区专门成立“我为企业解难题”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承担顶层设计、政策制定、具体实施、督考推动等职责,相当于“我为企业解难题”的指挥部。同时,建立起政府与企业服务活动的联席会议制度,作为一项长期化、经常性的制度安排,联席会议统筹协调解决涉及企业的难题。在此基础上,分别组建了工业、三产、建筑业、重点项目四个领域的企业服务办公室,覆盖了全区几乎所有企业作为服务对象。

  工业、三产、建筑业是首批组建的企业服务办公室,值得一提的是后组建的重点项目企业服务办公室。三元区政府服务主动靠前,及时跟进,为项目企业提供精准、精细化的服务,第一时间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各类问题,确保项目的引得进、建得快、成效好。园区作为项目建设的主战场,政府的资源要素、产业政策向各类专业园区集中、整合。三元区工信局为了更好地“为企业解难题”,2023年成立了10个工业专班,分别对园区各项服务工作负总责,形成园区及企业反映的事有人问、有人管、有回应的良好机制。

  除了利用到企业走访、政企直通车、12345市民电话的方式向企业收集遇到的难题,三元区还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工具,开发微信小程序“益企服务”,同时政府部门和企业共建多个为企业服务的微信工作群,实现了与企业的全天候深度联系。企业可以随时在群里向政府工作人员反映遇到的困难,政府工作人员几分钟内就有回应,并立即着手解决,跳过了传统线下以及线上申请的繁琐流程。政府主要领导也加入了各自分管的政企微信工作群,亲自挂帅,确保各级领导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响应企业提出的问题。

  针对从线上、线下、电话、走访、微信等不同渠道企业反映的困难问题,三元区探索出“问题收集——派单——解决问题——定期推进与沟通”的流程闭环模式。派单制度是指根据企业反映难题的类别、轻重缓急,由三元区工业、三产、建筑业、重点项目四个领域企业服务办公室将问题清单分派给相关的政府部门,要求及时联系企业业主,限时办结;还要求在问题办结后,该部门及时向当事业主反馈办理情况。

  为集中力量攻克难关,三元区政府引入协调机制,涉及多部门的由各责任单位协调作战,形成工作合力,有效破解难点、堵点、卡点。此外,三元区还采取政府相关部门“一月一协调”、“一季一推进”、与企业建立联席会议的固定形式等协调机制,直面企业和难题,消除工作死角,推动企业问题的逐层解决,让企业满意。

  三层立体监督体系,为优化营商环境筑牢安全防线

  除了完善的运营机制,为追求实效,防止走形式、敷衍塞责、漠视企业诉求,三元区主动建立了被称为史上最严格的监督机制,构建起三层立体监督体系。

  最高层是三元区人大的监督。区人大常委会重点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组成“我为企业解难题”督查组,每月召开一次督查会,听取三元区相关职能部门和属地乡镇、街道、园区对企业反映问题落实情况的汇报,并通过与企业交流,核实具体问题的落实结果。对于没有能够在规定时间及时处理结清的企业所有难题,区人大在每月一次的专项督查会上提出疑问,涉及的每一个难题的政府部门领导要在会议上解释为什么没有按时完成、下一步计划怎么做。在人大监督的庄重严肃会议上,滞后部门要拿出针对具体难题的解决方案,公开表态下一个完成的时间节点。三元区人大深度介入优化营商环境的政府工作,每月主持召开一次监督政府部门“我为企业解难题”的联席会议,长期坚持真抓实干。

截图20241017111434

  其次,第二层监督来自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队每个季度固定组织一场与三元企业家的座谈会。“我为企业解难题”的成效如何,最终由服务对象——企业来评判。三元区重视企业家的意见,问计于企,问政于企。每次座谈会邀请不同的20余位不同行业的企业家代表参会,向企业家通报上一季度“为企业解难题”的综合情况,倾听企业家心声,征求企业家对政策扶持、产业发展、园区基础建设等方面发展建议。三元区政府主要领导一年内参与四场座谈会,与上百位企业家进行数小时的深度交流,不仅能够掌握第一手的真实信息和企业需求,同时座谈会上企业家对政府工作的评判也成为衡量政府服务能力的标尺。

  第三层是三元区将“我为企业解难题”纳入政府相关单位和工作人员的年终绩效考核中。三元区“我为企业解难题”领导小组联合两办督查室、区人大,跟踪督办企业难题解决的进展,形成每月一期的“我为企业解难题”工作简报,集中晾晒企业难题落实情况。哪个部门、谁没有按时完成,区效能办启动通报问责,从而确保各个问题承办单位主体责任压紧压实,让企业反映的问题事事有回复,件件能落实。

  以“我为企业解难题”为抓手。三元区不仅给三元企业提供了信心保障,更激活了三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探索出区域经济不断优化改善营商环境的新经验、新实践。

  启示:

  “晋江经验”深刻阐述了市场导向与服务型政府建设之间的紧密联系,强调了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三元区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实施“我为企业解难题”行动,创新了政府的运行和监督机制,成功打造了优化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成为区域产业投资的热土,吸引了众多企业和投资者的目光。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三元区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以确保政策的有效落实和最大化效果。首先,区政府通过加强顶层设计,确保了政策的连贯性和前瞻性。为此,建立了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确保各项任务能够高效推进。其次,引入了协调机制,通过跨部门合作,打破了信息孤岛,实现了资源共享,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

  此外,三元区还建立了立体多层次的监督机制,确保服务企业的各项政策能够落到实处。通过设立营商环境监督热线和在线投诉平台,收集企业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定期发布营商环境评估报告,公开透明地向社会公布营商环境的改善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在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下,三元区的营商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有效解决了企业面临的各种问题,提升了企业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三元区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证明了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栽好梧桐,引凤来栖。一流的营商环境是最好的梧桐树,最大的吸铁石,是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助于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发展要素的流入与集聚,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加速提高区域经济的综合优势。通过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三元区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吸引力,也为区域经济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人民论坛调研组

【编辑:王超】